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陆/解密鄧小平最後5年:耄耋之年再變法(圖)
2008/02/18 13:30:35瀏覽314|回應0|推薦0
鄧小平晚年生活照。(資料圖)

  耄耋之年再變法 

  1992年元月2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一一八廳參加了“運籌與健康”杯老同志橋牌比賽。這個比賽是由他本人在1984年發起的。比賽結束時他獲得了冠軍,幷被授予“橋牌大師”的稱號。在職業橋牌的全部6個技術等級中,這一稱號位列第三。大廳里因此喜氣洋洋,沖淡了一個星期前的聖誕節的晚上、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緩緩降下的陰影。其時鄧小平已經88歲,還相當健康。 

  半個月後,他登上了開往南方的火車。中國曆史如同一個螺旋,變革舉步維艱,進步常遭逆轉,而他將要解開死結。他試圖讓中國的改革新政成爲永久性的,至少也要“一百年不變”。 

  這次充滿激情的私人旅行使中國恢複了活力。在那個時刻,鄧小平强烈的改革决心使得人心震動。在離開深圳這個城市的時候,當著衆人的面,他又要求深圳市委書記說:“你們要搞得快一點。” 

  這種言談風格讓人聯想起鄧小平過去的綽號。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時,因善于辯論他被同學稱爲“小鋼炮”。而上個世紀70年代,他有個外號“鋼鐵公司”。不過在退休後,人們已經很少看到他强硬的一面。 

  與當時普通民衆的印象不同,“南巡”的目標幷不是促使改革加速,而是保證改革的持續。 

  在電視上看女子體操的小運動員比賽時,鄧小平總是說:“穩一點兒。”在這方面,他一向是杰出的表率。在關于改革的論爭最爲激烈的1991年,他不動聲色。到了1992年,他才圍上灰色的圍脖,開始了旅行。 

  像鄧小平以往的故事一樣,這次重要的旅行也帶有輕松的逸事色彩。到深圳仙湖植物園他第一次見到了“發財樹”。“讓全國人民都種,讓全國人民都發財。”他說。他登上了深圳的高樓,眺望了香港。在珠海登山時,因爲下山道路崎嶇,警衛建議原路返回,他却執意選擇了新路。他的回答被認爲是朝氣的體現:“我從來不走回頭路。” 

  在深圳、珠海、廣州和上海,他總是在提醒人們改革的必要性。他反複强調者,必是值得尊重的常識:資本主義也有計劃經濟,社會主義也有市場經濟。更加廣爲人知的一句話則是:“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這次旅行是秘密的,即便是在香港媒體已有報道的情况下,鄧小平本人也沒有同意新華社發布消息。直到3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連續兩天召開全體會議,學習鄧小平的南方談話。改革開放還繼續嗎?不僅繼續,還要被重申和强化。 

  這一年的6月9日,國家主席江澤民在一次內部講話中首次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概念。鄧小平表示同意正式使用這個提法,幷表示可以用在當年召開的中共十四大的報告中。 

  在十四大上,“社會主義市場體制”被更爲明確和改革性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取代了。 

  在1979年鄧小平的頭像第二次刊登在《時代》周刊的封面時,這家雜志說:“爲什麽這樣一個人口衆多的民族在極短時間內能够來個180度大轉彎,如同讓航空母艦在一角錢硬幣上轉圈?” 

  1992年的南方旅行則讓鄧小平的頭像再次出現在這家雜志的封面上,文章寫的則是“航空母艦”在13年里的第二圈。 

鄧小平在十四大閉幕式上。(資料圖)
 
  “我已經交卷了” 

  “一個國家的命運建立在一兩個人的聲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險的。”鄧小平在1989年6月16日的談話中說。不過危險沒有在1992年出現,他掌舵完成了“轉彎”。 

  十四大剛剛閉幕,女兒鄧榕攙扶他來到了人民大會堂,在大批的與會代表中接見了新當選的政治局常委。 

  這是鄧小平政治生涯中做出的最後一次重要露面。至此,他一生中的“運籌”已經基本結束。 

  他試圖真正地做回平民,就像“南巡”接近尾聲時在上海那樣。那天是元宵節,節日里民間的歡快氣氛令他興致盎然,以至决心去“買點兒東西”。身邊工作人員爲他選擇了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他則向吳邦國借了10塊錢,給孫輩的萌萌和羊羊買了鉛筆和橡皮。這次經曆讓他覺得有趣。回來後女兒鄧林問:“老爺子你今天逛了商店,看見什麽了?”“就看見人了,”他說,“以後再不去了,擾民。” 

  這年夏天,他最後一次在大海中游泳。在北戴河,他一共下海8次,每次游泳約45分鐘。護士試圖用對一般老人說話那種玩笑式的口吻約束他:“今天下海咱們表現好一點,少游一會兒,明天就還能批准咱們再游。好嗎?”但是鄧小平不受別人控制,即便他已經88歲了。“好不容易才下去一趟,我才不呢。”他說。 

  這一年的8月,中國與韓國建立了外交關系。整個中國都已經打上了小平那種務實的印記。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政治學教授戴維·W·張總結近代中國,“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包括孫中山等領導人,都想使中國實現現代化,幷從外國帝國主義的控制下解放出來。”鄧小平曾經與周恩來一道制定了“四個現代化”的規劃,在其一生中,把中國建設成一個强大的工業化國家都是不渝的追求。不過,改革開放之後,他把目標調整到了更切實際的“小康”。他已經盡了責任,1993年初,他告訴中共的下一代領導集體:“對中國的責任,我已經交卷了,就看你們的了。” 

  與美國相處的任務也落在了新領導人的肩膀上。美國曾被中國看作是頭號霸權,而如今它也是一個制裁者。“銀河號事件”就是當時中美關系的晴雨表。這艘中國貨輪被美國懷疑運載用于制造化學武器的原料,而且目的國是伊朗。不過,在接受美國人指導的沙特人花費了整整一周時間檢查了全部782個集裝箱後,美國人只好簽署了一份船上沒有違禁化學制品的聲明。 

  1993年,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赴美參加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在分析家看來,與克林頓的會晤幷不像雙方期望的那麽熱情友好,但江澤民還是送給克林頓一支上海制造的薩克斯管,幷建議自己用二胡與美國總統來一段二重奏。這個提議是由翻譯造成的一個小誤會引起的,令克林頓感到迷惑。但是,正像鄧小平在1976年做過的那樣,如今的中國領導人向世界頭號强國的示意是明確無誤的:輕松一下,來點兒音樂。在隨後的記者招待會上,克林頓說:“我想我們已經開始對話了。” 

  這是一段形勢好轉的時期,也是一段不够順利的歲月,全國通貨膨脹率在經濟爆炸性的膨脹下高達22%,而房地産投資開始興旺,導致大城市的通貨膨脹率比小城市更高。民生成爲國家政策的重點,中國的多位國家領導人都在不同場合說了同樣的諺語:“百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1994年10月1日,北京釣魚台國賓館,人們把鄧小平扶下車,又把他攙到一張輪椅上坐下。他觀看了國慶焰火,幷留下了生前公開發表的最後一張照片。他已經90歲,到了鮐背之年,皮膚確實生斑如鮐魚之背,不過他仍不會讓自己的頭腦局限于瑣碎的事務之中。《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的作者羅伯特·勞倫斯·庫恩描述說,“盡管照片上的鄧顯得遲鈍而老邁,但是他對同事們的談話却是清晰而富有遠見的。” 

  國際輿論仍然認爲中國新的領導班子是“過渡性的”,鄧小平决定消除這種不確定性的意味。 

  晚上,鄧小平發表了一生中最後一篇極具影響力的短文。他委托出席國慶晚宴的薄一波宣讀了一份致詞,文中要求政治局成員和全體中共黨員“緊密團結在以江澤民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 

  從此,他再也沒有特意公開露面。他交棒了。這一次,他做得悄無聲息,就像早年在法國雷諾公司勤工儉學時的一個下午,他收拾好工具,沒有大聲招呼誰就下班了。國慶焰火照亮了北京的夜空,而他已經爲中國的改革開放注入了一段基因,一段源代碼。中國以後的一切變化注定會携有他的影響。 

鄧小平晚年生活。(資料圖)
鄧小平書法。(資料圖)
 
  最後的寧靜 

  在北京景山後街的米糧庫胡同3號,一座青磚灰瓦、綠蔭滿庭的兩進的院落里,鄧小平不再工作了。 

  在新華社的報道中,這個院落充滿了自然界的氣息:“果實累累的石榴,層層叠叠掩映著軒窗明亮的二層小樓。院子中央小小的蓮花池里,夏蓮正開得姹紫嫣紅。池中太湖石上流水潺潺,半空枝葉間,間或可聞啾啾鳥鳴。” 

  在這一階段,鄧小平的身體已經變得衰弱了。 

  這一年,在關于未來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一次預備會議上,江澤民與董建華單獨握了手。其實鄧小平時代對此已有鋪墊。1986年,董建華的“東方海外”企業曾得到霍英東和中國政府的1.2億美元貸款,從而渡過了難關。 

  在晚年,鄧小平睡前經常看武俠小說作消遣,但與很多人的印象相反,他對這種讀物評價幷不高。“武俠小說最大的好處就是看了記不住,下次還可以再看,根本不過腦子。”他對鄧榕說。 

  他最後3年的生活在《鄧小平年譜》中也僅有8頁記錄。一旦不再工作,鄧小平的生活就是平淡無奇的了。鄧林曾說,她給了自己一個電視紀錄片的命題,拍“鄧小平的一天”,但嘗試了幾次之後就放弃了。他的日常生活太規律了,太普通了。“你想找一個戲劇性畫面,找一個特別有情趣的鏡頭,找不著。”她說,“所以拍了幾次也沒成功。” 

  鄧小平仍在吸烟。這一年12月22日,因肺部感染他住進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次年2月7日出院。 

  像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主持人邁克·華萊士發現的那樣,他吸的是一種過濾嘴比烟體還要長的特制香烟。以前在接受著名記者法拉奇的采訪時,他也吸烟,還使用痰盂。法拉奇却對他印象頗佳。相比之下,很多外國元首盡管彬彬有禮、笑容可掬,却不能博得她的好感。 

  “他願意接受非常尖銳、非常深的問題。”錢其琛回憶說。原定采訪只進行一次,但采訪結束後,鄧小平認爲這位意大利女記者提出的問題非常尖銳、深刻,所以主動提出再接受一次采訪。法拉奇在北京飯店里整理錄音,把每一個口頭語“這個”都收錄在內,然後才發稿。 

  正是各種具備挑戰性的問題,爲世界留下了更多的、更真實的關于鄧小平的記憶。1970年代,當鄧小平與美國總統卡特會談結束時,有人問鄧小平,“我們當初决定實現關系正常化時,你在國內有沒有遇到政治上反對你的人?”鄧小平回答說,“有!”包括卡特在內,每個人都屏息著聽他怎麽說。鄧小平停了一會之後又說:“在中國的一個省遇到了激烈的反對,那就是台灣。” 

  在一生中,他一再證明了人類的常識多麽值得尊重,比如說,每個人都喜歡有幽默感的人。比如說:一個生活中有魅力的人才會成爲一個有魅力的領導者,平庸者無論身居何處都會平庸。 

  1996年12月22日,鄧小平又一次因病住進了解放軍總醫院。他的生命只有最後兩個月了。他的未竟事業仍有很多,小如中國足球,大如政治體制改革。 

  在醫院里,他看到了正在播放的電視文獻紀錄片《鄧小平》。解放軍總醫院的護士後來回憶說,當鄧小平看到自己,他的臉突然紅了。 

  2個月後鄧小平去世,基于鄧小平本人在祛除個人崇拜方面的成功,人們平靜地接受了他的離去。這年夏天,中國政府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 

  很多人都在電視上看到了米糧庫胡同深處的院落里雪松、藤蘿、海棠和櫻桃的婆娑綠影,在這里,一個偉大而平凡的老人度過了他一生中最後的時光。 

-------------------------------

鄧小平生平重大時刻 (組圖)

1992年10月19日,鄧小平和新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胡錦濤親切握手。

1992年1月19日,鄧小平視察深圳皇崗口岸,站在深圳河大橋橋頭,深情地眺望對岸的香港

1985年6月4日,鄧小平出席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伸出一個指頭,發出一個令世界震驚的聲音:中國人民解放軍裁減員額一百萬!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兩國政府在北京簽署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圖為鄧小平與戴卓爾夫人一同步入人民大會堂簽字大廳

1982年9月,鄧小平與葉劍英會面。此前1981年9月,葉劍英闡述了關於台灣和大陸實現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1982年1月11日,鄧小平說,九條方針就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這是鄧小平第一次使用“一國兩制”的概括

鄧小平說過:退休以後,我真正的願望是過一種真正的平民生活,生活更加簡單一些,可以上街走走,到處去參觀一下。圖為鄧小平在亞運村工地參觀。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xndlai&aid=162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