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赵启正:十七大后,中共执政理念将更透明
2007/10/04 18:41:56瀏覽104|回應0|推薦0
曾被称为“中国形象大师”的赵启正预言:十七大之后中共各党务部门会以更进一步的开放形象面对国内外社会,中共执政理念和执政政策将向公众做更透明的传播和表达。(中新社图)
  中评社香港10月4日电/中新社报道,从国务院新闻办激荡齿间风云的新闻发布厅到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再到人民大学安静的三尺讲台,人生舞台布景的变换,挡不住思想的八面来风。此时的赵启正六十七岁了,离开部长之位已两年有余。两年前,这位“闲不住”的“中国政府公关总领”第一时间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请去,部长帽换成了院长帽。角色切换后的他,魄力依然、笑容依然、“非典型”依然。

  离开官场两年,赵启正笑言少了“会海”,上了“书山”,书籍堆积如山的办公室亦鲜有落座之地。学而优则仕,赵启正却正好反向为之。仕而优则学,角色的切换,丝毫不影响赵启正继续“向世界说明中国”的盎然兴致。
  
  两年间,耳顺之年的赵启正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咂磨着他最开心的外宣之道,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分贝一点也没减小。

  两年间,这位富有学养的长者亦奔忙于南北东西,继续与记者海阔天空,继续与学者谈天说地,虽不是闲云野鹤式的生活,却也陶陶然。

  两年间,不能指尖如飞的赵启正却成了中国的“明星博主”,博客内容自然也是“三句不离本行”,都是讨论如何跨越不同文化,加强国际交流的话题。将网友的调侃亦“当作听取意见的任务来完成”,不能经常与网友互动则成了他心中最深的歉意。

  担任国务院新闻办主任期间,赵启正被称为“中国形象大师”。作为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的他将列席中共十七大,他自言将会从头到尾关注中共十七大这桩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大事件,对今后中国发展的影响和国际舆论的反应。他预言:十七大之后中共各党务部门会以更进一步的开放形象面对国内外社会,中共执政理念和执政政策将向公众做更透明的传播和表达。

  离开官场后转身走入安静的人民大学校园,赵启正留下的却是国新办依然热闹非凡的新闻发布厅。仅二00四年一年,国务院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就约达六十场。二00五年赵启正离开新闻办时,发布会场次已较前六七年翻了几倍。

  “人有人缘,国有国缘”是赵启正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亦是他新作《在同一世界》里的文章之题。眼看着奥运日近,赵启正开始大谈“公共外交”,而在他的概念里:“每位国民都有表达中国的责任”,只有如此,中国的国缘才能越来越好。

  谈及“公共外交”,赵启正精湛语录无数——“与外国人交往,与其给他一瓶维生素C,不如给他一个苹果”;“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靠越剧传播,在中国难过黄河,但若换作小提琴协奏曲,世界传播也不在话下”;“理直气壮在心,理直气平在外。”

  在根深蒂固的体制内有板有眼了几十年,厚重的岁月和履历丝毫稀释不了赵启正身上激情四溢的文人气息,现在的他,每天手不释卷。自言:一天不看书,就似一天没吃饭。现在的他,每天手不离键。几十年履历浓缩下来,而今已是著作颇丰。

  如今,一生没有养成官架子的他见到故知仍是隔着老远便朗笑示意,回答问题时亦依旧是快言快语,向他人许诺之事更是坐而起行。虽经过位高权重的浸淫,但一生酿就的热情爽朗的性情幷没有轻易褪色。

  胸中丘壑无数,退休之后的生活自然也“不如想象中的那般轻松”。每天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赵启正有时去厕所、坐电梯都是快跑进行。好在,阅读的时间增加了,很多欠账开始还了。“好书很多,欠账太多”,他开始过着气定神闲的难得几回焦虑的新生活。

  去过赵启正办公室的人都会看见一幅画,那是一位上海老友画家谢春彦赠予他的《浦东春望图》。他作为画中惟一之人,目光牢牢为浦东那个中国开放的前沿地带所牵引,此画没有过多留白,却给观画之人留下了最耐人寻味的背影。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xndlai&aid=1275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