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国国防实力防卫作战能力显着提高
2007/09/25 12:24:57瀏覽133|回應1|推薦1
 中评社香港9月24日电/从编制构成的精干高效到武器装备综合保障水准的逐年提高,从人才培养渠道的全方位拓展到后勤保障方式的市场化推进……中共的十六大以来,人民解放军着眼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相统一的原则,不断推动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驶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国防实力和军队防卫作战能力显着提高。 

  编成结构更加精干、高效 

  新华网特稿文章说,2005年岁末,始自2003年的裁减军队员额20万任务如期完成,人民解放军总员额降至230万。 

  经过这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陆军部队占全军总员额的比例已下降至历史最低点;海军撤销了航空兵机关,基地改编为保障基地;空军撤销了军(基地)机关,实行区域性指挥;第二炮兵撤销、合并部分建制单位,优化了作战部队编成。 

  改革带来喜人变化———全军压缩了整体规模,优化了编成结构,充实了作战力量,精干了领导机关,收缩了保障摊子,推进了制度改革……20万被裁减的军人中,干部占17万,这标志着人民解放军朝着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机构精干、指挥灵便、战斗力强的目标迈出重要步伐,从编成结构上更加适应资讯化建设的要求。 

  军事训练向着资讯化聚焦 

  围绕建设资讯化军队、打赢资讯化战争目标,人民解放军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资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2006年一年,全军就举办资讯化讲座和高新技术知识培训班8100余场次。 

  伴随着野战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普及,人民解放军指挥手段已实现自动化并开始向资讯化发展,武器装备的资讯化含量不断提升,基地化、模拟化、网路化逐步成为军事训练的重要模式。 

  野战训练、实兵对抗、实战性演习,以及贯穿全程的电子、网路对抗……三军演兵场上,处处呈现出向资讯化战争前沿冲锋的火热景观。经过改革实践,全军在深化训练内容改革上取得重大进展—— 

  首次提出应对战争行动和非战争行动训练;联战联训需要的基础训练已渗透到各兵种专业训练之中;依托资讯化武器装备特别是新装备不断加强新知识、新技能训练;突出了复杂电磁环境下技战术基础训练、指挥控制训练和战法研练;改进训练考核方式,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检验评估训练水准和作战能力…… 

  聚焦资讯化,人民解放军初步构建起与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相适应的军事训练内容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在创新中发展 

  全军部队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理论武装工作。几年间,全军军以上单位共举办领导干部理论轮训班6500多期,团以上领导干部普遍轮训一遍……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和要求日益深入人心,正在转化为全军官兵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巨大动力。 

  按照增强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的要求,各部队不断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手段——随着全军政工网的开通,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资讯网路深入到千百个军营之中;越来越多的心理医生和心理谘询员走进部队,帮助官兵疏导心理问题;处处有“军营律师”为官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服务;各部队在局域网上开设了“首长信箱”“连队论坛”,战士们在这里建言献策,就入党、提干、考学、选取士官等敏感问题公开评议…… 

  各部队还运用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我军历史使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战斗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铸牢了官兵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思想基础,全军和武警部队涌现出以杨业功、华益慰、杨利伟、方永刚、李中华、丁晓兵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堪称时代楷模的英雄模范人物。 

  人才战略工程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中央军委和四总部不断加大人才战略工程实施力度,培养造就大批适应军队资讯化建设、胜任资讯化条件下作战任务的新型军事人才——— 

  建立和完善以任职教育为主体、军事高等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相对分离的新型院校体系;选送军队干部入中央和省级党校学习,开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大军区职和军职领导干部高科技知识培训班、军兵种知识交叉培训班;逐步实现军地通用人才主要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建立完善人才奖励机制,颁布军队技术专业人才奖励规定,设立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参谋人才、士官人才奖…… 

  一系列新举措的实行,拓宽了官兵视野,提高了官兵素质。目前,全军作战部队军师团领导95%以上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空军一线飞行员全部具有大学学历,海军一线舰长100%毕业于专业院校,第二炮兵部队的技术军官几乎都具有学士以上学位……三军部队已拥有一批硕士连长、博士团长。 

  后勤保障稳步迈向社会化 

  从自成体系到三军联勤、从自我保障到社会化保障,人民解放军后勤保障也在面向市场的转变中朝着既定目标推进。 

  2007年新年刚过,经中央军委批准,济南战区正式实行大联勤体制。这种打破军兵种专业和地域界限,统一整合、集约使用后勤保障力量的新体制,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后勤体制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 

  今天,全军5000多个营区实行供水供电供热等社会化管理;160多个单位停开了通勤班车,依托地方公交资源保障;96%的军队被装物资由社会提供。全军各部队还撤销了2000多个食堂的人员编制,60多万人的饮食保障改由社会承担……随着军队后勤保障日益市场化、社会化,全军部队目前集中采购的规模已达到150亿元,资金节约率在7%左右。 

  武器装备综合保障水准逐年提高 

  作为军事斗争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建设顶层设计得到高度重视,以资讯化为主导、机械化资讯化复合发展的道路稳步走开,综合保障水准逐年提高,向着全系统、全寿命管理方向加速推进。 

  目前,人民解放军已初步建成快速机动、立体突击的陆军装备体系,空海结合、适应近海防卫作战的海军装备体系,空地结合、攻防兼备的空军装备体系,核常兼备、慑战一体的第二炮兵装备体系,综合集成、一体化发展的电子资讯装备体系。 

  随着一批新型资讯化作战平台、精确制导弹药、电子对抗装备陆续装备部队,人民解放军的威慑能力和实战能力不断增强。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xndlai&aid=1255240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您好
2007/09/27 20:44
能否认识你。MSN:chianpla@hotmail.com
来自祖国大陆的同胞
能否认识你。MSN:chianpla@hotmail.com
来自祖国大陆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