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11 00:53:20瀏覽5859|回應15|推薦175 | |
別有天地非人間-神仙居 山中問答(李白)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 距離杭州三個小時的車程,位於浙江東南方有個仙居縣,仙居是歷史文化悠久、人傑地靈的千年古城,仙居本稱永安縣,因宋真宗到此一遊,感於當地自然景色優美,居民寧靜善良,像是神仙所居住的,故下令將這裡改名仙居。此地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滄海桑田”、“逢人說項”等成語典故的發生地,更添故事性。 本縣綠意盎然,森林覆蓋率達77.9%,奇峰異石遍布,流湍飛瀑,“名山”(括山)、“洞天”(括蒼洞)和“多神仙之宅”在宋朝以前就已聞名,是道教清修的名山,也是自然生態風景區。
仙居是詩仙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中描繪之地,亦是宋代雪崖禪師的卓錫之地,興為叢剎後,明代左都御史吳時來曾在此讀書。明萬曆年間僧廣正又募捐重建,後因風雨侵蝕,已寺毀成墟,然其壯麗獨特的自然風光,被稱為“桃源仙境”。曾為大陸1997年組織的百家風景名勝點評選為「遊客最喜愛的美景樂園之一」,目前被確定為「浙江省作家創作基地」。 萬疊層巒接遠空,瑞雲晴靄氣溶溶。
青衫磊落險峰行 夢遊天姥吟留別 (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神仙居位於仙居縣城西約20公里的白塔鎮南境,是當地政府歷時五年在原神仙居景區基礎上,打造的大神仙居風景區,改造後的景區透過索道、索橋、步道等,形成了峽谷探幽區、山頂風光區、溯溪探險區、奇文探秘區、農耕文化區等特色板塊。開發後的神仙居面積達21.86平方公里。景區門票為125元/人次,索道票100元。幽幽神仙居融險峰、幽谷、秀林,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火山流紋岩地貌,由西罨寺、韋羌山和聚仙谷三大景觀群構成,北海、南天兩條索道猶如天梯將他們連接在一起,自然風光壯麗獨特,人文景觀神秘莫測,具“奇、險、清、幽”於一體,匯“峰、瀑、溪、林”於一地。尤其山奇、峰奇、石奇、水奇,且四周的崖壁也充滿奇異色彩。清翰林院編修潘耒遊仙居後曾留言“天台幽深、雁蕩奇崛,仙居兼而有之”, 北宋縣令陳襄見神仙居周圍的眾山巍兀獨立,險峻無比,與其他名山,迥然各異,另具一格,聳然獨秀,留詩:“去年曾覽韋羌圖,云有仙人古篆書。……盤盤映氣四迂餘,定有神仙此地居"。獨特的生態環境和地質構造形成了此地奇峰險崖、絕壁天坑、流泉飛瀑、雲海霧濤、叢林百態的奇特景觀,基岩落石處處成景,溪水與瀑布常年不斷,幽深奇崛,景區內有觀音岩、如來像、迎客山神、倚天劍、象鼻岩、將軍岩、睡美人、十一泄飛瀑等100餘個景點。這裡看似古人習武的絕佳之地,因此天龍八部、新白髮魔女、東方不敗等電影電視劇,都在此地拍攝。 幽徑絕塵踪,莓苔上粉墉。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神仙居總有神仙踏石的傳奇,但最神秘卻是那絕壁上的奇異圖文,境內一座名叫蝌蚪崖的千仞絕壁上,佈滿了人工鐫鑿的日紋、月紋、蟲紋、魚紋等奇異圖案符號,相傳為大禹刻石的蝌蚪文。千百年來,吸引著無數學者們前往探奇,據說至今仍是個謎。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將軍岩) 這裡最大的傳奇是將軍岩與睡美人的傳說,嬌俏的睡美人全身長約1000米,山形起伏,狀如美人倚枕而睡,頭戴花環,手置胸前,體態豐盈,睡姿撩人遐思,遙遙相對的是將軍巨型石雕,將軍五官輪廓分明,尤那有棱有角的鼻樑,開合自然的嘴唇,惟妙惟肖,剛勁挺直,呈現傾訴之狀,形神兼備。兩兩相望,暮雨晨昏,千年癡情守候,形成“將軍戀美人”的景觀。美人美人兮,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巨石各有造型,造物者鬼斧神工,雕琢出陰陽造型的巨岩,又稱羞女峰,據說以前是女人見了羞答答,現在則是男人見了羞答答(自嘆不如),右上角是鯨魚石。 拔地倚天,高切雲間,刀劍如夢,誰與我生死與共1023 米長491米高的北海索道和916米長452米高的南天索道,拉進了山與山之間的距離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逐山建設的懸空棧道,宛如一條條鑲嵌在懸崖峭壁上的天梯,蜿蜒揖上,一步一險,整個景區步行起來約3個多小時,幾乎都是階梯,上下間需要多一點的體力,途中有些觀景台或以透明玻璃、或以鐵架簍空鋪設,膽子大的遊客玩得不亦樂乎,其他人只敢遠觀,或博得聲聲尖叫;懸於山頂顛,遠望層崖刺天,橫若列屏,崖下風煙飄洌,美景令人心曠神宜。 山峰之間修有覽橋,走在橋上,瞧見幽深不見底的山谷,頗有神虛的猶豫,但亦有仙人凌雲駕霧般之快意,步到橋中,差點學凌波微步,上下縱深,或想乘風歸去,羽化成仙。瞧,休息途中令人振奮的俊帥山難救助員,英雄力拔山兮氣蓋世,看了元氣飽滿,有繼續攀爬的力道。高山流水,天仙散玉,空濛迷離,岩下深潭,深邃碧綠,宛如翠玉 登上山峰之頂,群山白雲都在腳下,自感頂天立地,氣象萬千,與日月之近,生命與自然圓融為一體,真切的感受到自身在天地間的渺小,煩擾的世俗已然遠離,千古詞客心,萬古憑欄意。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皤灘古鎮 桂枝香(王安石) 念往昔,繁華競逐。 在仙居縣城西面約25公里皤灘鎮,一個位於永安溪旁的古碼頭,是仙居已開發了的“山、水、林、古、月”中"古"的特色景區之一。皤灘前為“白灘”,得名於河灘上遍布的白色鵝卵石,位於永安溪等五條溪的交匯處,連接東南沿海與浙西內陸的優越地理位置,是南來北往必經之路;鹽運是皤灘繁榮的基礎,皤灘自明代起就作為食鹽之路起點,每年由安徽等地經過皤灘的食鹽達到五千噸以上,溪上的鹽運埠頭日停商船數百艘。“龍舞九曲穿皤灘,人共溪聲到小堂”,這是當年古鎮繁華的真實寫照,清朝中期達到鼎盛,自民國初期起,由於交通條件的變異及天災人禍,皤灘古街逐漸蕭條,特別是鐵路通車,使皤灘鹽路失去了原有的功能,皤灘市面也風光不再。古鎮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是一個保存完整的商貿古鎮,那裡有朱熹送子就學的桐江書院和曾獲得中國藝術展覽會金獎、第四屆國際博覽會金獎的針刺無骨花燈,具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然小鎮已晚,如一垂暮老翁,走進這裡,可發現曾經的繁榮與興衰。針刺無骨花燈,源起唐朝,又稱"唐燈"或"神燈"。傳說唐開元年間,皤灘村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路,被一仙女以一盞"神燈"引路。此燈造型別致,古樸典雅,燈身沒有骨架,全由針刺成各種花紋圖案的紙片粘貼而成。後仙女與秀才結為夫婦,夜夜陪秀才誦讀詩文。大考之年,秀才得中狀元。後來人們就把這盞無骨花燈稱作"狀元燈",此絕藝為仙居皤灘的特色,又稱燈海明珠。經過了千年的歲月, 皤灘仍保存2公里長鵝卵石鋪砌的九曲迴腸的龍形古街,街兩旁唐、宋、元、明、清、民國時期遺留下來的民宅古居,建築保存完整,店鋪、碼頭、客棧、戲台、妓院、賭場、當舖、書院義塾、祠堂廟宇一應俱全,孩童稚氣的童謠猶在訴說著古街當年的繁華與今日的滄桑。 當夜暮初上,滿街的花燈將古街點綴得萬種風情、萬般輝煌,八方富賈雲集,鼓譟吆喝,川流不息在那燈紅酒綠的春花院,看看名牌,啊~今夜誰獨佔花頭。 娉娉裊裊十三餘,荳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多情為誰追惜?但蜂媒蝶使,時叩窗。相喚相呼日徵逐,野狐迷人無比酷。一場縱賭百家貧,後車難鑑前車覆。 今日的皤灘,整個鎮子裡年輕人難以尋覓,只有老幼守著故土,提供一些民俗的表演、販賣遊客東西,如果沒有偶爾的遊客,這裡彷彿只是歷史的迴廊,一片的寂靜。 洗盡一春歌酒塵,蒼江吹破碧粼粼 推薦飯店—東方大酒店 為仙居當地最好的飯店,地處當地市中心,是商務度假型的酒店,價格合理,浴室除了乾濕分離,還有浴缸,重要的是沒有菸味,該酒店的自助餐也是當地最好的菜色,值得品嚐。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