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2/21 12:04:23瀏覽2435|回應8|推薦121 | ||
![]() 五天的賞楓行,大部分行程總是走馬看花,甚至因為匆促錯過重要的畫面,難免懊惱,到了中尊寺,終於有兩小時可自由活動。一踏進便看見包圍著中尊寺的楓葉,更是華麗絕倫,每人臉上難掩興奮情緒。 月見坂是中尊寺的表參道,就是中尊寺拜觀的起點,全長約一公里的斜坡,我們從高處往下步行,不費體力。兩旁聳立著四百多年的杉木,入秋時更有鮮紅的楓葉相襯。莊嚴的廟宇、嫣紅的楓葉、高大的杉木、幽古的氛圍、和煦的陽光,可以構成一幅美麗的明信片,當下內心澎湃萬分,好想好想放慢步調,仔細欣賞,就算發呆也好。 ![]()
![]() 舊復堂旁佇立著奧之細道立牌,還有一尊雕像,就是鼎鼎大名的俳句詩人松尾芭蕉。松尾芭蕉是日本十七世紀時的十七言詩的頂尖詩人,常以「寂」與自然為主題,寫下許多意境優美的詩作。他在1689年到偏遠的東北,作第三度遠遊,寫下膾炙人口的《奧之細道》,流傳迄今。裡面記載這段旅程見聞及沿途景色,撰寫成旅遊紀行,且留下多處吟詠的俳句石碑,行經之路後稱為「奧之細道」。「奧之細道」位於日本東北,是一處知名歷史古道,「奧」是道路深處之意,「細道」為細長之路。 當時松尾芭蕉於「奥の細道」之旅參觀金色堂時,看著鎌倉幕府於1288年建造的覆堂保護金色堂,有感而發地吟詠了一首詩句:「五月雨の 降残してや 光堂」,意為「梅雨飄零嘆無奈,唯光堂閃耀」,讚美金色堂耀眼的魅力。 望著松尾芭蕉雕像,很驚訝像這樣瘦小的身形可以徒步自助旅行,路途遙遠艱險且到杳無人跡的地方,完成他文學夢想,不得不敬佩他熱愛文學的精神及毅力。我很喜歡他的一首短詩:「遠離人群的山邊,閑靜無聲;蟬鳴滲入巨岩。」 ![]() 在藥師堂旁有個攤位,原本沒有特別想去看看,黃阿姨跟我說,它有賣保護眼睛的平安符,一個500元日幣,第一次聽到有這樣的平安符,真有趣,不過很好奇外國人求日本平安符究竟有沒有用呢,呵。 一開始,我以為中尊寺只有一間寺廟,怎知裡面比我想像還要偌大,而且有數不清的古代建築物。沿著紅葉相伴的月見坂,漫步而行,經過弁慶堂、地藏堂、不動堂、藥師堂等等,一路邊拍邊走,拍得太忘我,回神時其他人已走得遠遠的,但不想為了跟上他們,打亂我悠然的步調。 陽光從茂密的楓葉中灑落,以及徐徐涼風吹來,讓我沐浴於杉木間的芬多精,心中湧起一種幸福的感覺。不知不覺地走到中尊寺「本堂」,只見很多人進去參拜前先淨身,先洗左手,再洗右手,再漱漱口,我並未參與其中。 即將扺達出口時,遇見左側那一片廣大的平原,很多遊客也停下來眺望著,後來才知那裡正是有名的「平泉古戰場」。日本平安時期末代的武將源義經,最後的戰場就在日本東北岩手縣的平泉。實在難以想像看起來如此世外桃源的平原,曾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 沒想到我那不急不徐的節奏感,前面的團員們完全消失在我視線範圍,且時間緊迫,不能再繼續悠閒,開始快步前往出口尋找用餐的地方,幸好有人在餐廳附近等我們,不得不說兩小時還是不夠用。
![]() ![]() ![]() ![]() ![]() ![]() ![]() ![]() ![]() ![]() ![]() 為了要永久保存金色堂,建造新覆堂,內置玻璃帷幕的空調環境,以維持恆溫恆濕的環境,木造的舊覆堂也成了重要文化財移到旁邊保存。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