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07 意外的大多頭!
2006/11/21 23:30:29瀏覽320|回應0|推薦4

 

文◎Smart智富月刊提供

 

11月,正該是好好規畫2007年投資大計的時刻,卻讓人有點沮喪,因為壞消息怎麼這麼多?

 

美國和台灣都預估明年GDP成長率將不如今年、美國房地產持續降溫、台灣政治抗爭嚴重、股市交易量萎縮,重量級金融人士被限制出境……

 

但是,包括(按照公司名稱筆畫順序排列)元大投信副總經理林明生、野村證券亞洲研究部總裁李柏彥、富鼎投信副總經理林冠和、群益投信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林一弘、新光投信研究部經理吳年恭等5位資深的投資界主管卻一致認為:2007年,會出現讓人意外的多頭大行情!

 

歷史經驗證明,大混亂才有大多頭

 

為何他們能在一片低迷的氣氛中,做出這樣大膽的研判?林冠和的一句開場白直接切中要點:「我喜歡亂,亂就代表有機會。」林一弘更說,「明年預先反應兩岸和解行情,台灣所有法人,都有絕對不能錯過的壓力!」

 

亂,就代表有機會,利多題材會預先反應,在歷史上都有跡可尋。

 

1996年,台灣第一次民選總統,等於正面挑戰中國。於是,中國試射多枚飛彈,讓美國緊急派遣兩艘航空母艦來台灣海峽,維持秩序。

 

人民對國家安全失去信心,導致創下一個紀錄: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1996年台灣戶口遷出國外高達119,144戶,這是空前絕後的高峰(近5年都不超過萬戶)。有錢人最有機會外移,代表資金移出台灣。

 

這樣的不安,為台股帶來什麼結果?讓人意外的,竟是股市利空出盡、展開反攻,金融、傳產、電子萬箭齊發,一路漲至1997年破萬點。

 

199979,李登輝提出震撼兩岸的「兩國論」,股市2周之內暴跌1500多點,更糟糕的是,緊接著又發生921大地震。但是,隔年(也就是2000年),有2件大事被預期發生,其一是千禧年電腦換機潮,帶動網路新世界;其二是李登輝不再連任,總統大選改朝換代。

 

台股驟跌後,隨之反應這2項預期的大利多。配合美國電子大廠積極備料提升庫存、代工單大幅增加、網路股狂飆,以電子帶頭,讓台股漲到20002月,再一次攻上萬點。

 

這意味著,現在政局的動盪不安,內資外移的亂象,是種暫時性壓抑;而2008年各項政策與景氣利多,將會在2007年提前反應,台股將一口氣噴出。

 

經濟數據、技術線型 都站在多頭起漲點

 

只說事件和題材,也許還不夠。吳年恭從經濟數據上來分析,主要指標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和M1B(貨幣供給額)年增率,可瞧出端倪。

 

過去2次上萬點,雖然GDP數字都不錯,但並非大幅上漲。1996年、1997年的GDP成長率,分別是6.30%.6.59%.。而1999年、2000年的GDP成長率,則是5.75%5.77%。也就是說,GDP是景氣好壞的證明,但不一定非得要GDP大幅成長,股市才會大漲。

 

對應此時,主計處公布明年GDP成長率預估值為4.13%,跟今年4.28%相仿,看似平淡無奇,卻無須當作致命傷,況且,2008GDP應會優於2007年。而今年以來,M1B都在低檔盤旋,8月更只有2.77%。根據歷史統計,大約每隔1319個月,M1B會出現大幅攀升的循環。所以,明年M1B已到大幅上攻的時間點。

 

再以技術線型來看,吳年恭認為最有利的,是今年台股悄悄站穩10年線,這也是股市整體轉強的指標。「雖然台股下半年表現較弱,但此時仍在10年線之上,代表股市結構已轉向多頭,蓄勢待發。」

 

因此,無論從題材面、經濟數據面,還是技術面來判斷,2007年絕不看淡!投資人在年的尾聲,無須擔心,只要關心:如何選對投資產業與區域?

 

2007電子業稍遜色,Vista是救星

 

5位專家對於明年的行情走法,以及鎖定產業和區域,雖有部分意見紛歧,但幾個大方向,卻是全員舉手贊同。

 

電子產業部分,因為「該去對岸的早就去了」,即使兩岸投資比重開放,對業績影響不大。因此,5位專家異口同聲表示:「明年是傳產優於電子的一年!」但電子股仍有特定族群具備成長契機,其中,微軟作業系統Vista帶來的換機潮效應,最被期待。

 

李柏彥說,「即使微軟平台的換機效應,一次比一次減弱,但Vista絕對還是2007年的重要事件。」他指出,正因為Vista延後到明年第1季才推出,但相關零組件卻已提早在今年第3季升級,讓相關個股在第4季出現空窗期,股價將會壓回,「但2007年第1季,也會因此出現淡季不淡的『意外』行情。」

 

傳統產業是專家眼中2007年的「主菜」,尤其說到中國概念股,大家的眼睛全亮了。林一弘說,「全球經濟會走弱,但中國的消費會走強;明年因為美國有疑慮,資金和目光更會轉向中國,人民幣一定升值,必選確實有賺大陸內需的中概股。」

 

2007傳統產業成主流 中概股是巨星

 

林冠和更大膽預估,中國效應將讓台股出現「最後財富重分配的機會」,現在是台灣最谷底的時候,投資人千萬別貿然退場!「過去5年台灣內資大量移出,但是兩岸和解,先會讓陸資湧進台灣,畢竟台灣有太多穩健的世界級公司可投資,然後,外移的資金也會回頭。」他笑說,這就是再一次「台灣錢淹腳目」!

 

林明生看好已經出現效益的大陸人士來台,觀光、百貨、飯店業,獲利將會明確提升。甚至高鐵周邊區域,「可比照日本子彈列車的觀光效應」,而已在大陸內部建好通路的個股,也是重頭戲。

 

林冠和也強力推薦在大陸佈好通路的個股,不分傳產、電子,都值得提升本益比。「大家覺得台灣中概股漲很多、本益比高,但跟香港中概股比起來,我們體質不輸人,股價還差好大一截,早該平反了。」

 

房市的部分比較多空互見,林冠和語出驚人:「營建、資產都至少該再漲一倍。2007年面臨政黨改選,內需是政策作多最好的對象,且精華土地減少,每坪單價還會漲,過去台灣的資產價值嚴重被低估,以後絕對會有識貨的投資者買進。」

 

2007全球經濟重心 先看亞洲,次看歐洲

 

綜上所述,展望2007年,就產業來說,中概、傳產股將優於電子。就區域來說,兩岸三地、大中華經濟圈是共同首選,此外,林一弘和吳年恭格外看好日本,認為日本內需復甦力道強勁。還有,歐洲有能源、生技等未來新興產業帶動,相關基金也值得投資。

 

外幣跟著區域經濟跑,日幣、人民幣、港元、歐元,會是2007年的強勢貨幣。房市就像林冠和和林明生說的,精華地段與高鐵周邊,單價將持續上揚,進場投資仍有可觀的報酬。

 

2007年的投資重心,大半還是在亞洲區域,尤其台灣本土充滿魅力。林一弘下了個結論:「投資人要想想,過去台股落後全球股市這麼多,就是因為兩岸政策這個大鍋蓋。現在鍋蓋要拿掉了,一想到,就讓人很興奮!」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tyang&aid=553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