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韻雕的神奇美感與工藝 讓我震撼得熱淚盈眶
2018/01/20 03:20:00瀏覽1300|回應0|推薦0

韻雕的神奇美感與工藝 讓我震撼得熱淚盈眶


本人從未受過藝術方面的專業教育,審美也談不上什麼深度,藝術鑑賞力更無從提及,加上是工科出身,所以遇到藝術品時,無非是人云亦云,或者就一句:“好,真好!這麼值錢一定很好。” 但究竟好在哪裡,根本說不出個子丑寅卯。
 
我有幸到美國國際藝術館、華藏寺等地參觀,瞻仰了南無本初報身佛的多件韻雕作品。初初觀賞時,產生了從未有過的視覺衝擊,以及撲面而來的美感,說不出奇在何處、美在哪裡,真突顯出自己藝術鑑賞的蒼白感。隨著觀察深入,雖然沒能在藝術上品味出什麼,但出於出身的職業習慣,我對作品怎麼做出來的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繼而滋生了一連串的疑問。












我們知道,雕塑,實際是分雕刻和塑造。雕刻是用原胚料,把不要的部分除去,再刻畫、琢磨出想要的結構、部位、層次、細節等,最終完成一件立體作品。而塑造是散料注模成型,或散料逐步堆砌、粘合、刻畫等工藝而成型的(非專業人士,僅能憑個人理解從工藝上粗略描述)。
 
據說佛陀是以鋼化樹脂為材料創作的韻雕,但佛陀以普通的材料,卻創造出多件神奇的作品。我觀察韻雕作品,只見重重疊疊,紛繁複雜。有的地方像石鐘石乳,卻比石鐘石乳瑰麗奇巧;有地方像冰凍凝結的瀑布,卻比瀑布多了無限的層次和縱深;有地方薄如紙片,又網洞密佈,非斷似連,延展如飄。圍著韻雕,步步景不同;縱橫俯仰,處處是綺麗。真是太神奇了!
 
關鍵是,這是怎麼做出來的?!
 
如何構思整個雕塑?如何確定結構?如何準備材料?什麼時刻,用那種材料?用多少?放哪裡?怎麼放?如何控時?怎樣手法?什麼次序?局部如何兼顧整體?整個作品氣勢宏大,穩重,但看細節卻到處空空洞洞,薄薄細細,如何承重?看不出重心在哪裡,看不出下部分怎麼支撐得了那麼大的上部結構?那麼多的懸垂懸空部分重量如何分散、平衡?如此複雜的結構,先做哪裡,後做哪裡,如何前後兼顧?如何由平凡創出神奇,如何由物理結構的變化昇華出藝術表現力、感染力、思想主題和意境?而看到神秘石霧的神韻,我就更加無言以述了。






考慮到此,我的思維徹底混亂了,太難了,卡殼了,進到死胡同了,顯然不是我這個層次的人能想明白的。是什麼樣的思維層次,什麼樣的藝術靈覺,什麼樣的技藝才能創作出如此美輪美奐,如此絕美極品?太不可思議了!可以肯定的是,這絕不是普通人能創作出來的!我被深深震撼,徹底折服!
 
還記得當時被震撼後的砰砰心跳,我激動得無以復加,熱淚盈眶,還擔心被人看到,不好意思。之所以激動,是因為我深刻地知道,我遇到佛陀了!是值得我徹底信奉依怙,能讓我脫離輪回苦難的偉大聖者!
 
其實在這之前,別人禮佛,我也跟著禮佛,別人聽法音,我也跟著聽法音,也曾在寶書上看過韻雕的照片,也讚歎稱奇過,但卻從未像親觀韻雕並思考如何創作出來後所獲得的深切認知和觸動。這就是南無本初報身佛的韻雕作品,是真正的佛法五明展顯,是佛法超越凡俗無上智慧的實際體現,是佛陀住世的證明。當然,佛陀無須證明,不證明佛陀依然是佛陀。怎奈末法時期,眾生愚鈍,五明展顯能讓眾生開化而信奉。而我,就是那愚鈍眾生中的一員。



之所以發現自己愚鈍,是因為之前雖然知道佛陀來了,但只是停留在認知的表層。自己的變化也僅僅是在工作之餘,生活之外,通過聽法音,看佛書,增強了對佛教的信仰,多了些見識。我也慶倖過所獲知見的正確無偏,因為來源於佛陀的親自講法嘛。可是,我卻從未清醒、深刻地意識到,佛陀來了,而我生活在同一時代,這究竟意味著什麼?
佛陀說:“末法時期,三界業海波濤洶湧,眾生如盲龜更難以項穿蕩動海流之木軛如牛鼻之孔。”可以想像,盲龜一百年才有機會隨蕩動的海流鑽出海面一次,希望在看不見的情況下,自己鑽出海面的一瞬間剛好碰到木軛,頭部剛好可以鑽入木軛上用來穿繩子像牛鼻孔一樣大小的孔洞。大海遼闊無邊,木軛飄蕩不停,瞎眼龜看不見,百年一次機會,需要多麼的巧合才能碰上鑽進去,那是多麼微小的機率啊!漫長的等待,無盡的煎熬,微渺的希望,無果的失望。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失望,在無法計數的歲月裡,無數次地重複,苦苦等待著那幾乎讓人絕望的希望。
 
那不是盲龜,那就是曾經的我,是未得暇滿人身的我。
 
思及此,錐心般痛......





而今,末法時期,即便眾生有心出離,魔強法弱,凡夫遍地充聖,妖邪騙子橫行,如何尋正法、覓良師,如願出離解脫呢?
 
不知是哪生哪世,或許多生累世,我們種下了天大的福緣。生在末法時期,卻遇到了古佛再來,遇到了始祖報身佛多杰羌佛降世娑婆!
遇到是遇到了,形式上皈依是皈依了,但卻未曾真正意識到今生這次機會是多麼的難得。那就是盲龜鑽進了木軛孔,那是前際未來不會再有的,僅有的,唯一的機會!錯過就永遠錯過了。即便南無本初報身佛五千年後再來娑婆,可我們根本不知道在哪道輾轉,又如何把握機會呢?
 
本來,雖然未陷“八無暇”,但也未曾得到“十圓滿”,猶有遺憾。可怎知道,古佛來了,並且是真身降世,這人身轉瞬變成“暇滿人身”。不但如此,南無本初報身佛還降世在中國,用中文講法,用中文著書,讓我們更容易接受,更容易明白,這是何等的幸運啊!已暇滿的人身再次升級成了“暇滿殊勝人身寶”。想盲龜之際遇,這“殊勝寶”是多麼難得啊,當百倍珍惜!




佛陀於末法時期再來,以佛教法定“顯密俱通,妙諳五明”之覺量展顯於世,利根者早已堅定皈依,依教奉行。想我福薄根淺,累世積黑業,惡習今未改,三毒時湧,鄙陋粗俗,有何顏面親近佛陀呢?但是,佛陀慈悲無盡,定當不捨眾生。我只要真心用心聞、思、修佛陀所教,真正施之於行,並且今生堅定依止佛陀,必定成就解脫!
 
好險啊,有人險些視而不見錯過這唯一的解脫機會。視而不見錯過良機是可惜,而疑佛誹佛之人則可憐、可悲。可憐的是真正的佛法現前,疑其不真而錯過;可悲的是,本來可以走上解脫聖路,卻因誹佛謗法要墮入三途。此類人等,自不覺又何人叫得醒呢?
 
通過佛陀的韻雕我真正認定了佛陀,明白了此生機會難得,更應千珍萬惜,我決心跟定佛陀。
 
願似我有緣者也能深刻醒悟,與我並肩前行。
 
文/森鐵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有  南無H.H.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與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的公告方為最正確的法義
 
轉載自:今日頭條 佛教新視野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tseng1979&aid=109949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