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南縣仁德鄉「十鼓文化村」
2009/02/03 00:54:50瀏覽9477|回應0|推薦35

      過年前的這段日子是棗子採收的黃金時期,農忙再加上還要準備年節祭祀的供品與採買年貨,真的是手忙腳亂呢!還好年初五因工作關係,跟著學校十鼓社的小朋友一同參觀十鼓文化村,心情才稍稍放鬆下來,十鼓社的指導教練鼓勵同學盡量看完所有表演,最少不要錯過日本舞太鼓飛鳥組、日本野武士太鼓團、韓國振天下藝術團等國外團體的演出,從觀摩中印證所學,讓自己更上層樓。

    一天七場表演,我們就看了六場,除了利用中午空檔和最後一場的表演時間逛逛其他主題館、搭乘小火車體驗糖廠風情外,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來感受鼓樂的震撼。台、日、韓各具特色,並非我這門外漢可以評判高下,只是覺得日本舞太鼓飛鳥組,擅長運用故事演出手法搭配鼓藝,雖然沒有對白,也能讓對此項表演較陌生的一般觀眾能融入幽默的劇情中開懷大笑。日本野武士太鼓團與現場來賓互動熱絡,用心營造熱情的氛圍,類似「千手觀音」的擊鼓方式讓人耳目一新,打破了原先對鼓藝表演的刻板印象。

       「十鼓文化村」位於台南縣、市交界處,藉由幽靜的森林小徑與喧鬧的市區隔離,鄰近台南市的地理位置,更提供了民眾一座親近文化藝術的新天地,十鼓文化園區佔地約 5 公頃 ,共有 16 座日據時代所建築之舊倉庫, 2005 年由十鼓接手重新規劃,以活化閒置空間的概念,結合謝 十先生之理念並在國際知名設計劉國滄先生精心規劃下,在有限的資金中運籌帷幄,現已完成第二期工程,將昔日台灣糖業公司仁德車路墘糖廠,閒置多年後,付予百年歷史的糖廠風華重現,融入十鼓獨創之台灣特色鼓樂,化身為亞洲第一座鼓樂主題國際藝術村。

 

  自 2007 年起,該團選擇在台南縣仁德鄉之仁德糖廠落腳。自己自足建造了一座佔地約 五公頃 的十鼓文化村,內有簡介館、鼓博館、擊鼓體驗教室、十鼓蔬苑 ( 餐廳 ) 、小劇場 ( 約可容 250 人 ) 、水槽劇場 ( 戶外劇場約可容 1500 人 ) 、煙囪廣場 ( 戶外劇場約可容 12000 人 ) 、森林呼吸步道、十鼓祈福館等主題設施。自 2007 年元月一日起常態開放,並與奇美博物館、保安車站、虎山農場連結成為 - 仁德文化園區,同時成為南台灣的藝文新地標 ( 該地點交通便捷,恰在台鐵、高鐵、機場、省道、一高、二高之彙集處 ) 。

引用自 十鼓文化村http://www.ten-hsieh.com.tw/cultrue/village1.html

      鼓擊樂團副團長楊有文表示,2009十鼓節24日上午9 時開幕,今年的十鼓節以台南歷史文化為基礎,帶領包括台灣、日本、韓國等世界各鼓藝好手傳遞藝術每天七場次演出由國外團隊包括日本知名的舞太鼓飛鳥組、日本野武士太鼓團、韓國振天下藝術團及國內演出團隊:有十鼓擊樂團、鼓藝薪傳獲獎隊伍/社青組:芳和國中、崧安托兒所;國小組:中山國小、老松國小等輪番獻演。2009十鼓節特別在「祈福館」設置「過平安橋」、「擊祈福鼓」等活動,讓民眾在新年開始就帶來連年好運。其他場館活動則包括「十鼓歷史館」、「亞洲鼓博館」、「鐘磬館」、「十鼓生態環保館」、「擊鼓體驗館」、「清溪林製鼓廠」、「西拉雅劇場」、「中型劇場」、「鼓樂藝術講座」等,內容豐富精采,適合大、小朋友同樂。

       此外,還有街頭藝人表演、鼓球競技場、擲骰子大賽、搗麻糬勇士、時光列車及表演團隊園區踩街等系列,要帶領遊客在玩樂中祈福許願平安一整年。

十鼓文化村10大主題館
.祈福館-過平安橋、擊祈福鼓,讓您新年好運連年。
.十鼓歷史館-十鼓節一步一腳印辛苦耕秐重現您的眼前
.亞洲鼓博館-介紹亞洲各地區豐富多樣的民俗打擊樂器
.鐘磬館-不能錯過春秋時期的祭典樂器與銅器樂器展
.十鼓生態環保館-十鼓文化村現有的豐富動植物生態環境介紹。
.擊鼓體驗館-跳、走路、跑步跑步,邀您親自體驗輕鬆活潑的打鼓樂趣
.清溪林製鼓廠-國寶級老師父現場手工製鼓,製鼓秘技重現眼演。
.西拉雅劇場-台南平埔族西拉雅族的公廨重現。
.中型劇場-台日韓精選團隊鼓樂表演,邀您親臨共享鼓樂盛宴。
.鼓樂藝術講座-邀請演出團隊藝術總監介紹各國傳統打擊樂的風俗特色。事先報名,額滿為止。


十鼓節子活動
.水槽劇場-來自全國各地鼓藝好手齊聚一堂,再現鼓王交鋒
.街頭藝人表演-才藝大競技,票選出你心目中的超級偶像!!
.鼓球競技場-手腳並用動動腦,看誰最快攻下敵方城池!!
.擊鼓分貝大賽-看看誰是大力士!
.擲骰子大賽-30分鐘一次機會獲得666元紅包,快來試試你的運氣!
.搗麻糬勇士-體驗原住民豐年祭的歡樂氣氛。
.時光列車-坐上列車,尋著五分車軌跡,帶你重返台糖繁榮時光!
.表演團隊園區踩街-台上的演出鼓者可能不經意的經過您的身旁喔。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scandy&aid=261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