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上報文章---【我的經驗】眼睛痠澀迸閃光 視網膜出現裂孔
2020/02/14 10:32:12瀏覽1633|回應0|推薦13

   

   某次染髮後的晚上,雙眼突然覺得痠澀、睜不開,隔天還有異物感,本以為是染劑沾到眼睛,用生理食鹽水沖洗過後,還是不太舒服,總有一堆如飛蚊般浮游物在眼前飄動,因而赴眼科就診。

飛蚊症 眼球老化自然現象

   視力檢查結果正常,醫師認為,這是飛蚊症,是眼球老化的自然現象,開了消炎和護眼的藥水,要我先點幾天看看。他說,絕大多數飛蚊症都只是眼底玻璃體的雜質,是眼睛玻璃體退化的自然生理反應,年齡大、高度近視的人都會發生。

   但我開始擔心自己的視網膜問題,因為考慮到可能需做雷射手術,特別預約了醫院門診,在等待看診的期間,左眼症狀明顯惡化,出現矩陣般黑點,眨眼時視野周邊還會迸出閃光,令人憂心。

視網膜像底片 負責感光

   醫師解釋:「如果將眼睛比為相機,視網膜就像底片,在眼球後方負責感光和成像。」底片不好,再好的相機也拍不出好的照片;同樣的道理,視網膜不好,就無法清楚看東西。嚴重視網膜剝離會失去原本的功能,造成視力喪失。剝離前通常會先出現視網膜裂孔,可以用雷射治療,若是控制不住或是發現時已經剝離,則必須進一步手術。

   點了散瞳藥水放大瞳孔,進行眼底鏡檢查,果然找到裂孔所在,接著點眼麻醉,以全網膜接觸鏡或三面鏡包覆眼角膜下進行打雷射。暗室中,一束束的雷射綠光此起彼落,眼底有種壓迫感,忍不住想眨眼,但眼瞼被鏡片撐住,閉不起來。術後領了眼藥水回家點,一周後再回診。

若不及早治療 可能失明

   未料,回診發現右眼視網膜也有破洞,一樣打了雷射,但右眼比左眼雷射更為難受。三個月後檢查,右眼周邊又出現另一處裂孔,需做治療。醫師交代要讓眼睛多休息,隔周、次月、三個月、半年都要定期追蹤,但若有頻繁的閃光、黑影突然增多或視力模糊等不舒服現象時,則應立即回醫院診療。

  三次雷射後,看電腦一下子,就覺得眼睛乾澀,必須頻頻眨眼或休息緩解。

  「眼睛是靈魂之窗」,一旦發生視網膜剝離,若不及早治療,有導致失明的可能。平常護眼之外,還需定期檢查眼底,才能早發現早治療。

專業觀點╱視網膜剝離 有三大類型

諮詢╱振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許粹剛 整理╱記者黃妙雲

   有高度近視的人、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是「視網膜剝離」的高危險群,必須定期檢查視力,不可輕忽!視網膜剝離嚴重會失明,而「飛蚊症」是視網膜剝離最常見的前兆,因此,當飛蚊數量突然變多、眼睛出現閃光頻率明顯增加,應盡速就醫檢查是否視網膜有裂孔或剝離了,及早發現與治療,視力才會恢復良好。

   視網膜剝離的原因,可分為裂孔性、牽引性及發炎性等三大類型,約有七、八成的患者是屬於裂孔性視網膜剝離,主因是玻璃體退化造成視網膜拉扯而出現裂孔破洞;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則常發生牽引性視網膜剝離,因玻璃體發生纖維化病變時,會牽引拉扯視網膜,因而引起視網膜破洞剝離。

   台灣人視網膜剝離盛行率為0.5%至5%,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者、眼睛外傷者、施行眼睛手術者(如白內障手術)、糖尿病患者、年長者等比較容易發生視網膜剝離。此病症好發於冬天,推測與氣溫環境變化有關。

   視網膜剝離的發生,初期會有飛蚊症,並不一定會剝離,但當眼中的飛蚊變多了,尤其出現閃光或閃電的頻率明顯增加時,宜盡速就醫進行散瞳檢查,先找出破洞裂孔,予以雷射治療將破洞的周圍封補起來,以防堵視網膜剝離的發生,如果雷射無法封補破洞,就必須開刀治療,常見的手術為鞏膜環扣壓術和玻璃體切除術。倘若視網膜剝離未及時處理,嚴重會導致失明。

   不論是接受雷射或手術治療視網膜剝離,術後眼睛要避免碰水、不揉眼、不提重物,如果術後配合灌注長效性氣體,就不可以搭飛機,並且要趴睡兩星期至一個月,才能回復好視力。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scandy&aid=13173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