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08 22:15:00瀏覽1441|回應10|推薦49 | |
「這是耶和華所訂的日子,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詩經118:24 我生長在一個移民家庭,爸媽都因上世紀中國內戰,輾轉落腳台灣.在他們生命最初的20年,就已經歷無數顛沛動盪、生離死別;那是我們這一代人窮其一生都無法想像的.因此,爸媽總語重心長諄諄告誡:「孩子,妳要感恩惜福!」但感謝誰呢?我困惑地望著紙錢香灰爐中冉冉上升的白煙. 讀小學時,發覺自己是個異類.因為同學家都有供桌,初一、十五都要拜拜;有的拜土地公,有的拜觀音菩薩,只有我們家從不拜拜.我問爸爸:「我們拜什麼神?信什麼教?」爸爸嗤之以鼻地說:「我從小上山打老虎,下海打共匪,靠菩薩?!我老早就死了!我什麼都不信,我信睡教(覺)!」於是有好長一段時間,學校調查的宗教欄上,我都聽話地填著「睡教」. 沒有因此多睡一天,倒在「一切靠自己」、「感恩惜福」的家訓下,糊里糊塗成了名列前茅的模範生,大小比賽,總能拿個獎回家光宗耀祖.但身邊和我一樣用功,卻分發放牛班的好友無數,意外,患病,輟學的朋友也時有所聞,腦海裡總浮現大大的問號:「為什麼?」就像蔣介石過世當晚,我在雷電交加中驚醒,隨即被四面八方湧至的死亡恐懼包圍,不知所以地跟著當時的氛圍,慟哀半年. 稍長讀到陳之藩的「謝天」,這是我對宗教的啟蒙文章.「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只好感謝天吧!但天渺渺茫茫,到底該感謝誰呢?陳之藩提了兩個典範:一是中國人熟知的介之推:「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貪天之功以為己力,君子不屑,故君子不應為之.第二個則是《聖經》.陳之藩舉《聖經》中的〈約伯記〉說:「約伯富亦謝天,貧亦謝天,病亦謝天,苦亦謝天」.感恩的對象,從此在心中萌芽. 中學時,流行建中、北一女聯誼,我隨波逐流,卻因此結識一群教會高材生.他們溫和謙遜,領我加入團契教會.可惜當時激動哀號的崇拜形式,未令我動容,反生怯步,但已對教會弟兄姐妹的良好品德,溫柔問候留下深刻印像. 神在身上的做工從未間斷.赴美求學期間,家族的精神導師大伯,以及從小帶大的愛犬先後離世,讓溫室成長的我初嚐生離死別之痛.於是我首次主動走進教堂,呼喊神的幫助,求神保守死者安息,生者堅強.在教堂寧靜和諧的氣氛中,我看見青草地上大伯散步,愛犬奔跑,那多年始自暴風夜的死亡恐懼,消失無形. 2003年是我人生的轉捩點.SARS襲奪人命,後911反恐戰爭,讓我感慨人生無常,決心放棄高薪要職,回歸家庭生兒育女.天真的我原想,這不就是生養幾個孩子的少奶奶工作,何難之有,外婆中學沒畢業,不也拉拔11個孩子長大嗎?未料,馳騁職場、獲獎肯定的女強人,竟對家務、育嬰一竅不通!有菲傭不懂指揮,有司機不懂管理,有baby不懂餵奶,連陪月的阿嬸都敢騎到頭上,欺負騙錢. 神,並沒有離棄我,祂讓全是基督徒的夫家幫助我,要我將一切交託給神,聽神帶領.讓我不因週遭陷於悲觀,讓我在神裡面,有盼望和豐盛的生命!因著聖經教養兒女,更令我奇妙地與學妹兼老同事重逢,在她以身作則的示範下,我看見一個基督徒的優良典範與和樂人生,讓我在2007年12月在她家<覺志>信主. 有屬靈的心,有聖經,有禱告,讓我在毫不擅長的孩子家務中,自信愉快.多少次孩子生病,我恐懼害怕,是禱告帶著我和孩子,堅強走過風雨黑夜;多少次老師投訴,我懷疑責難,是聖經賜我軍裝,教我不懈耐心教養孩子;多少次為孩子籌措活動心力交瘁,是屬靈的心讓我堅持不棄,在禱告聲中,看見奇妙果實豐碩累累. 許多人問我為何信主?抱歉,我沒有驚世駭俗的答案,更沒有戲劇化的說法,我就是在平凡中見著神,教我日有感動,夜有依靠. www.sx-xinhua.com/.../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