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音標與拼音
2009/12/06 00:10:23瀏覽2742|回應1|推薦2
國中捨棄KK音標孩子看到滿紙英文都不會唸,有老師認為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之前,所有學生學習英文都是從KK音標開死始學起。然而台灣部份不專業英文學者偏執的認為,若要學生多記一套跟字母類似的音標,容易使學生產生壓力感和恐懼感,於是倡導學生學習老外自然拼音法,仔細觀察自然拼音法所舉單字範例都是單音節,最多兩個音節單字,重從不舉三個四個,甚或更多的音節單字,孩子只能用自然拼音法拼簡單幼稚的單字。碰到較長或艱澀的單字,跟本完成拼不出來,就好像小一學生不學ㄅㄆㄇㄈ,碰到較難的中文,若看不懂中文注音,,根本就不會唸,不學ㄅㄆㄇㄈ,學習中文就毀了,就像學生不學KK音標,碰到較難的英文一定完成唸不出來,國中自從捨棄教KK音標之後,國三升高一的學生,生字擴大為國中的八倍,高中生滿紙英文都唸不出音標,難怪台灣英文程度從八年前起,就開始一落千丈,有老師認為這就是台灣英文,最大的隱憂。
程度若看不懂音標,英文一定完成不會唸,整篇文章當然就看不懂,難怪今年高中考大學英文學測,有高達三萬以上學生英文居然零分,真是令人震驚和遺憾。所以有老師強烈認為,學好KK音標是學好英文第一重要事,學習英文若不會唸,就完成不會有興趣去學英文,所以要把英文學好,非得學好KK音標開始著手不可。自然拼音法拼單音節,最多兩個音節單字,簡單幼稚的單字,是適合國小五年級知前學習。升國中一年級前半年一定要完成學會KK音標,完成不學自然拼音法也不可,引進自然拼音法之前,也沒學會KK音標。自然拼音法拼單音節,兩個音節單字,真的不錯,而錯在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父母親只知兒女天資聰穎,幼稚園小學會唸簡單單字,並不懂小四小五開始討厭英文。父母親應該學會以前沒學會的KK音標,兒女回家每天用簡單英文會話,讓英文也是母語的一環。

音標專用於字典標音和語音學的研究上,必須能夠標人類所有語言的語音,且符號全世界一致,並不得用同一符號標不同的音,或用不同符號標相同的音。在這種考量下,音標通常符號數量龐大,而且必須用到許多羅馬字母以外的稀有符號。由國際語音學會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所制訂的國際音標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便是最佳代表,在1993年的版本中光是基本符號(不包括附加成分)就有一百零六個,比二十六個英文字母多出許多。然而拼音的目的卻完全不同。拼音並不是要放諸四海皆準,通用於全世界,而是要借助最常見的字母表現出單一語言中的語音對立。
因此同一個字母在不同語言的拼音系統中可以代表不同的音。例如,字母R在美式英語中是接近「ㄖㄨ」的半母音,在西班牙語中是撻音或顫音,在法文中是近似「ㄏ」的舌根擦音,各家各有自己的一套詮釋。又P、T、K三個字母,在英文和德文中發音類似國語的ㄆ、ㄊ、ㄎ,但在法、西、義語中卻等同於中文的ㄅ、ㄉ、ㄍ──可見一符多用是羅馬拼音的基本精神,是拼音之所以異於音標之處。再則,在同一套拼音系統中,同一符號可以代表不同的音(如英文的C可以代表「ㄙ」或「ㄎ」),不同的符號也可以代表同一個音(如英文S和C都可代表「ㄙ」的音),再再顯示拼音是一種極富彈性的記音工具,屬性與音標大大不同。
為什麼拼音要如此允許符號與音值脫節?一音一符不是很好嗎?答案很簡單:音標提供的是客觀標準,而拼音捕捉的卻是主觀語感。客觀與主觀判斷間常常是有出入,譬如英文字母L,R,,在字首發「ㄌ」,「若」在字尾則是舌根化邊音(中國人聽起來覺得像「ㄛ」),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音效,但以英語為母語者,卻不覺有明顯差異這是主觀與客觀的不同,也是之所以要把音標和拼音分開的道理。

                        教過 ≠ 教會              學過 ≠學會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oe0930&aid=3561994

 回應文章

小黃
2013/08/05 11:12

哭足感心耶怒怒怒ROES怒三太子怒怒火中燒

(42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