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01 19:23:59瀏覽409|回應2|推薦18 | |
這篇文章,是國際佛光會執行長覺培法師所寫的,綾子看了很感動,特於此和大眾分享。 是什麼樣的力量,會有如此深厚的信任。有智慧的行者,做每件事、說每句話,必然有其真義及道理。 親愛的大家~ 生活在台灣,真的很幸福。大陸看似很壯大,國慶典禮展現了「我很強」三個字,但事實上.....強在外表,不如強在「飽足的心」。大家有機會可以去慈湖,看一下蔣公晚年於湖畔拍下的背影及照片上的陳述,就可以明白了。政治人物,更當醒思!! 文/ 覺培法師 『重新認識我的師父』 跟著師父出家十多年,以前看師父,師父是一位無所不能的大人(菩薩),佛光山只要師父在,一切計劃格局都在師父的運籌帷握之中,無所障礙。 後來辦讀書會,為了鼓勵大眾讀師父的書,我開始從每一篇文章裡認識我的師父,才重新發現這位無所不能的師父,原來歷經了許多的風霜,走過戰亂生死的邊緣,受過佛教界的打壓,亦步亦趨地從文化展開弘法,面對反對聲浪仍然堅持培養人才,忍辱負重地將如來家業一肩扛下,義無反顧地堅持實踐人間佛教的夢想。我讀出師父的性格,一生堅持信仰,為了佛教不惜生命,置個人榮辱於度外,卻絕對是個佛教的領航者,更是敢為人民發聲的意見領袖。所幸,一切都過去了,我一直認為,那些驚濤駭浪的日子都成為過去式,所有艱辛的過程通通走入歷史,我的眼前是一片的希望,如同見到黎明,黑夜不再,我的師父用苦難換來了光明、溫暖與寬闊的格局,讓我們在人間佛教的世界裡,悠遊無礙。 到了佛光會,我得開始讀人,所面對的幹部會員形形色色,所互動的各階層人士林林總總,所要解決的問題千奇百怪,所要辦的活動準備時間永遠不足….,我開始懷疑我的師父,為什麼好管閒事,別人演京戲干我何事?選舉要關心,政治人物也要照顧,藍的、綠的、國民黨、共產黨通通都要點化。我甚至生氣過我的師父,別人辦不下去的事情幹嘛要接?對於求名求利的人幹嘛要理會?兩岸棘手的問題幹嘛要碰?為什麼要甘願委屈求全,耗掉自己的人力財力,還要被人拿來批評? 每一次的懷疑,帶給我每一次的碰撞,而每一次的碰撞,讓我重新認識我的師父。等到活動結束之後,看著老人家一次又一次感動別人的過程,不分藍綠或紅,紛紛皈投在師父的座下,我竊竊自喜,師父總有辦法把再冷再硬的人,弄得不得不低頭俯首,含淚臣服。原來,京戲不在戲,而在度眾;論壇不是論壇,而是人間佛教在大陸薪傳的苗火,是殘風燭火裡取一點未來可能燃起的希望。師父從戰亂中得到的哲學,太清楚政治左右了老百姓的安危,更決定了未來佛教的存亡;我的師父在推動著兩岸的和平,卻不惜付出被毀譽的代價,在台灣所謂”言論自由”無情的批判下,堆疊出大陸一點一滴信任的橋樑。 我從浪漫的弘法中走出來,真正見到民間疾苦,從師父被毀譽的事件中,重新認識自己的師父。戰後60年的台灣,曾經壓抑,需要釋放;曾經迷失、裂變,想要找回屬於自己原有的模樣;只是釋放轉變成清算與鬥爭,造成島內更大的創傷,想要找回屬於自己的根,卻模糊了台灣原先想要追求的理想。台灣,這個概念,早已被日本的殖民文化、被國民黨獨裁的霸權、被二二八恐佈的經驗、被民進黨濫權地消費民主、極至貪腐的揮霍後,台灣漸漸不清楚自己要像個什麼了。 而大陸呢?更是缺乏自信,從文革後至今對人依舊難以信任,一夕間可以被達賴喇嘛的出現而動搖了對台灣前所示出的善意。兩個生了病的人,都需要宗教家的療傷,只是我的師父,總不改他對和平的堅持與期望,更不變的是他早放下榮辱後的承擔,這關鍵的一段話「程序不對,是達賴喇嘛的損失、是民進黨的損失,但不要成為兩岸的損失。」原本喊話的對象是大陸,卻被這邊病得也不輕台灣拿來當箭靶。 這一次,我越來越認識我的師父,一樣關心著百姓的福址,一樣在乎著佛教的存亡,我發現,亂世並沒有過去,而且是現在進行式的正在不斷發生,佛光山的成就並沒有帶來相對的力量,而是要面對媒體的興風作浪,非藍即綠的二分法,以及教界所築起的圍牆。這是最現實的台灣,也是佛光山在這裡的家。在大陸,我們還要繼續的忍辱負重,更要不計成本的付出代價,因為它關係了兩岸和平的樞鈕,更決定了十三億人口佛教在中國復興的希望。 我越來越心疼自己的師父,八十多年來的歲月,沒有一刻肯為自己著想,要為公益基金拼命揮毫,要為常住意見主持正義,要為社會人士排紛解危,要為兩岸的和平持續喊話,即使被批評的聲浪不斷,依舊抬頭挺胸,威儀堂堂,佛教信仰是師父心中的依靠,深信因果是堅持到底的力量。我重新認識我敬愛的師父,因為師父是社會改革的意見領袖,也是為人間佛教披荊斬棘的領航,身為師父的弟子,受人恭敬,不能傲慢,因為這是老人家一輩子受苦受難所換取來的代價。身為師父的弟子,受人毀譽也是非常的正常,因為在毀譽中深知民間仍有太多人需要佛法,在毀譽中讓自己培養對忍辱的擔當,從認識、負責、化解到放下,我們處在一個不安定的世界中,要為百姓尋找安定的信仰。 重新認識我敬愛的師父後,我發現:再次面對衝擊時,我比較有了化解的力量。 |
|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