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11 11:33:47瀏覽307|回應0|推薦0 | |
最近慣來慣去很熱鬧,企業主說台灣年輕人“慣”,年輕人說台灣企業主“慣”,現在連學校教授也跳出來說臺灣企業主要馬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之類的)。個人認為台灣的企業主在人才養成上的努力真的做得太少。 人才是培育出來的,企業要什麼人才,就要按部就班的培育養成,怎麼可能希望畢業生一進公司門口就能立刻上到第一線?又不是BORN TO TSMC!台灣科技業招募到的人才已經是全台灣最優秀的一群人,尚且喊難用,那傳統產業是要直接去死嗎? 那些喊話的企業主覺得難用之前,有沒有想過到底哪裏難用?好用與難用的關鍵差異點是什麼?這些關鍵點是誰可以立刻改善?台灣的教育是有問題,但把所有的問題都丟給教育單位是不負責任的!企業到底做過哪些努力來改善這些問題? 個人經驗告訴我,台灣90%企業主根本不重視人才培育與養成,他們期待員工都能自己自發去進修,去上課,去符合企業的成長,而且最好不用調高薪水!當發現員工不能與時俱進時,就立刻抱怨這抱怨那,好像他一點責任也沒有,「對待人力,期待人才」,就是台灣企業人資的現況。 人,本來就是企業最具有變化性與不確定性的資源,他不可能像機械,卻又比機械重要,取決在於細緻的管理方式,抗壓性差,那何不試試成長營、團體課程、願景管理的方式,讓員工能扛起更大的責任。英文不好,也可以用棒子與胡蘿蔔模式,要求員工盡快達到一定水準。企業到底努力過什麼?我很懷疑。至於網友反批台灣科技業都是一些「慣老闆」,對照之前的產創條例爭議,個人覺得還蠻貼切的!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