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聞中的歷史-圓明園獸首的道德訴求
2009/02/27 19:49:12瀏覽482|回應0|推薦1

引用文章冷眼集》海外遺珍 追索不易

紛紛擾擾聲中,圓明園十二銅雕獸首再度締造新天價。拍賣結束了,爭議卻仍未能落幕。

圓明園海外遺珍是中國人心中「國恥的印記」,它們象徵清末列強擄掠的烙印,但和流失海外中華文物的總數相比,像是個小水滴。

聯合國估計,大約有一百六十四萬件中華文物分別典藏在全球四十七所博物館裡;而依據大陸官方推估,流落在全球收藏家手裡的中華文物十倍於此,換言之,至少有一千六百四十萬件中華文物散居全球。

近年來,大陸透過具有軍方色彩的保利集團,在海外拍賣市場高價蒐購買回中華文物,總值估計逾卅億台幣。晚近崛起的「愛國商人」澳門賭王何鴻燊也前後花了三億餘台幣買下豬首、馬首回贈中方,但相較於數量龐大的海外遺珍,只是杯水車薪。

眼看著十二獸首等戰亂遺珍拍賣價格愈飆愈高,大陸早已出現反對一味以購買為解決文物回歸之道的聲浪,強調「回贈、討還」,可是徒勞無功。這回大陸出動近百人律師團提起禁止圓明園流失文物拍賣訴訟敗訴,其實早在大陸法界人士的預料之中。

此案遭遇的第一個尷尬是找不到原告,在官方未能出面當原告的情形下,由愛新覺羅家族宗親會擔任原告,本身即具爭議性。其後更因其沒有在法國提起訴訟資格而改由歐洲保護中華藝術聯合會提告。

更有甚者,從國際法的角度來看,人民大學法學教授王雲霞分析,儘管中、法都曾共同參加了一些追索戰爭掠奪文物的國際公約,然而這些公約都是在近幾十年裡簽署的,本身並沒有溯及既往的追訴力,而圓明園獸首遭掠奪發生在一百多年以前,「用今天的公約去追索一百多年前的行為」,註定它失敗的命運。

在自由經濟市場裡,要求無償「回贈、討還」等道德性的訴求,更像是空谷跫音,愈是吵得凶,流失文物反倒一再刷新天價,如今大陸方面對拍賣公司發出警告,能有效產生遏阻力的區域恐怕也只限於大中華地區,對於更寬廣的歐美拍賣市場,仍是束手無策。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c0129&aid=2692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