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機能性保健要素1
2007/08/02 10:07:58瀏覽811|回應0|推薦2

機能性保健要素1

()膳食纖維( Dietary fiber )

1.膳食纖維的內涵

膳食纖維係指飲食中來自植物性食物的纖維殘渣而言。大多屬於多醣類,且大部分是無法被腸道所消化吸收,故多不列入營養素內,不具營養作用;但是有某些纖維可為大腸菌所分解。最近根據研究發現,在飲食中攝取纖維量較高的國家,其人民罹患大腸癌、憩室炎、痔瘡、心臟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等現代文明病的比例,遠低於攝食高脂肪、高蛋白和低纖維質的國家。因此,膳食纖維對現代文明病防治的生理效用方受到重視,而列為機能性保健要素。目前高纖健康食品強調具有保健、美容、減肥以及淨體除穢等效用。膳食纖維按其特性可分為二大類。

(1)可溶性膳食纖維:

有果膠(Pectin)、樹膠(Gums)、植物黏膠(Mucilage)及藻類膠(Algae)等多醣類。可溶性膳食纖維具有延緩胃排空的作用,食物在胃中停留較長的時間,比較不會有餓的感覺;可以吸附體內的膽鹽、降低血脂肪與膽醇。此類溶入水中加熱,即可溶為膠狀水溶液,稍涼冷卻即成凍膠狀;常用在製造果醬、果凍、化粧品及藥品。亦因具有強力的保水性,多用作衛生棉、紙尿布等婦嬰用品上。其他如治療小兒下痢症處方之Kaopectin,即是白陶土及果膠之混合物。此類的食物來源為水果類、果凍、果醬、豆類、燕麥、大麥等。

(2)不可溶性膳食纖維:

屬多醣類的有纖維素(Cellulose)、半纖維素(hemicellulose)及非多醣類的有木質素(Lignins)等。不可溶膳食纖維具有吸水膨漲的特性,促進腸道的蠕動,減短糞物停留腸道時間,減少食物養分及充腸物有害成分的吸收。此類的食物來源為五穀(整穀)類、種子、亞麻仁、蔬菜類、小麥(全麥粉)、小麥苗粉、大麥苗粉、明日葉粉、漿果等。

2.膳食纖維的效用與防治現代文明病之機轉

(1)預防與治療便秘

膳食纖維素不被腸道消化吸收,而增加充腸物(糞便);會刺激腸道蠕動,而引起排糞感;會吸收水分而增加大便實體(充腸物)的份量,且使充腸物軟化易於排糞,故可防治便秘。

(2)預防腸道疾病─痔瘡及憩室炎

纖維素因可防治便秘,減少宿便而使肛門括約肌發生靜脈曲張的現象減少,而可預防痔瘡;而且因腸道的適當蠕動,可減少因腸壁肌肉層變薄變弱所引起的憩室炎。另外,預防便秘就是預防痔瘡及憩室炎最好的方法。

(3)有益於肥胖者體重的控制

肥胖多係攝食之熱量大於消耗之熱量所導致。膳食纖維不含熱量,攝取高纖之食物,要多些咀嚼,促進唾液、胃液之分泌且增加在腸胃道停留時間而產生飽足感;且因較粗糙、不易消化、在胃中食糜黏稠度與體積脹大,佔胃容量又較多,相對的,其他食物的攝取量減少,攝食之熱量因而減少,故有助於體重的控制。

(4)有益於糖尿病患控制血糖與改善病情

糖尿病患常因血糖上升而影響病情,因尿糖常感不飽而貪食;而攝取含高纖之食物,相對所含醣量減少且粗糙消化吸收較緩,避免血糖急速上升;且膳食纖維會延緩胃排空時間,亦會吸水使食糜變更黏稠,增加飽食感,不易再度產生飢餓感。另外,還可以促進胰島素正常分泌,維持穩定的血糖。故有益糖尿病患控制血糖與改善病情。

(5)可防治因高血膽醇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纖維素具降低血膽固醇的效用,因為它會與膽固醇的分解產物膽酸、膽鹼結合後由腸道排出。為了要彌補膽酸消耗量而促進膽固醇的代謝;另外,膳食纖維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比例,它亦會阻礙膽固醇的吸收等,故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6)可降低罹患齲齒及牙周病

齲齒(蛀牙)及牙周病常因吃糖甜點產生的有機酸而引起;而攝取高纖之食物,要多咀嚼,一則促進唾液之分泌,可稀釋口腔之酸性;二則增加牙齒的活動有益健齒,故可降低罹患齲齒及牙周病。

(7)可減少重金屬的吸收與毒害

膳食纖維具有吸附電解質中的陽離子的效用,因此,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如汞、鉛、砷、鎘等被腸道吸收的量減少,對人體健康的毒害也減少。不過同樣地,亦會影響其他陽離子,如鈣、鎂、鐵、鋅等的吸收。因此,每人每天攝取膳食纖維約1525 公克為宜。

(8)可預防大腸癌

膳食纖維可影響腸道中微生物的種類與菌群生態相,適量攝取有助於腸道益菌─好氣性細菌的增長,例如:嗜酸菌、乳酸菌、比菲德氏菌、克菲爾菌等;相對的,腸道有害菌、致癌的厭氣菌,例如:黴菌、念珠菌、大腸桿菌等則會受抑制而減少。另外,纖維素具有保水性及排毒性,可降低致癌物推積之濃度及吸附腸道殘渣質(含有毒致癌物),藉由糞便將之排出體外;同時,纖維素可防治便秘,減少宿便的積存以減少毒素與腸黏膜接觸過長,避免導致癌物刺激腸壁而誘發病變─大腸癌變。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onliuliulang&aid=113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