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只是成為更好的自己-序
2009/05/18 19:12:41瀏覽480|回應0|推薦2

這篇是作者楊政學為這本書寫的序,徵得同意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不要錯過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發生,因為我們都只有「經歷一次」的機會。所謂「不錯過的人生」,就是把遇到的每一件事都做好來。我們要完全信任生活中的每一個發生,並且從經歷中去學習更多的智慧,因為每個發生都是我們的需要,亦都是我們生命成長的資糧,都是來成全一個更好的自己,記得不要錯過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在《只是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本書的架構上,以「人我」為探討主軸,以「覺醒」為修練利器。全書依「接受」、「付出」、「父母」、「子女」、「對待」、「金錢」、「財富」、「智慧」、「跟隨」與「成功」等十堂課,每堂課十二單元,來組構出一套「人我覺醒」的修練過程。

  在「接受」的課堂中,談到光忍受還不夠,要學會接受自己、還原自己。瞭解發生是用來成全自己的,看見得到的背後是別人的成全,而生活是唯一的老師。當我們內心平靜,事情就會清淨,能用心接受就會有愛,接受自己是修行的起點,做到因接受而感謝,付出而圓滿。在「付出」的課堂中,談到分享是付出的開始,只是給出別人的需要,而真正的付出是自然的。我們的得到等於付出的多少,只要還願意付出生命就會好,要能圓滿所有發生的因緣。活出我們未來的樣子,明白德與智的成全與到達。

  在「父母」的課堂中,談到父母要放手讓孩子親身經歷,讓孩子自己來,把結果還給他,父母是子女的「應身」,是孩子的天與地。家人是用來成全自己的,要悅納家中一切的發生,父母其實配我們剛剛好。父母對孩子要付出,不要犠牲,要會問孩子:你剛剛怎麼了?在「子女」的課堂中,談到子女是父母的「化身」,要想辦法讓孩子會認錯,讓孩子做事做到讓人滿意,能夠賺到智慧與能力。孩子等同父母的生命品質,要教子女懂得孝順父母,做到順從父母。對子女在修捨得與付出,給子女一份不虧欠的愛,圓滿親子關係的「慈悲喜捨」。

  在「對待」的課堂中,談到未來的成為,是現在的對待,而所有的對待都是好的,要能以傳承慧命來對待。修行為別人,更是為自己,當事情結束時,才是真正的開始。自己是最後的承接與得到,要做到「我完了」為止,瞭解命好是因為帶著感謝在對待。在「金錢」的課堂中,談到要做別人需要,認為值得的事,有錢是一種德性。人不值得為錢工作太久,不只「有才存」,而是「存才有」,錢的投資策略是一定「不輸」。要讓錢可以繼續為人服務,瞭解賺錢是能力,存錢是定力,花錢是智慧。

  在「財富」的課堂中,談到真正的財富別人拿不走,要追求更高層次的財富,要增加自己身上的資產,做到財富自由。瞭解個人財務管理,信用的財富,苦難的財富。所有的認為是不瞭解,用到底來修願意,只要還關心最後就會在。在「智慧」的課堂中,談到智慧是「永遠適合」,「我」是沒智慧,「無我」才是智慧。智慧是做到圓融轉換,看見何謂「大智若愚」、「自然會好」的智慧。明白理法的追求不是究竟,要懂得放下、無條件付出的智慧,而智慧最後的到達是平等。

  在「跟隨」的課堂中,談到不准挑,全部讓我們得到,只是跟隨每一個發生的緣分,做到跟隨加修正等於超越。瞭解見賢思齊的智慧,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看見原來大家都一樣。不用判斷放心去跟,以萬物為師來修平等心。在「成功」的課堂中,談到成功是簡單的事重複做得更好,成功的秘訣是「不准賺錢」。要踏實一點一滴地做,成功就只是前進而已,不要只是看問題,要解決問題。成功是真善美的境界,只有行動絕不放棄,成功的最後是喜捨。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onj&aid=29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