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英國】末代「家庭作坊」──泰晤士與赫德遜出版社滿60歲了
2009/08/07 12:10:14瀏覽1112|回應1|推薦1
英國領事館文化教育處


英國出版界專事藝術與插畫圖書的泰晤士與赫德遜(Thames & Hudson)出版社,迎來了創辦以來的第60個年頭。這個在專業界獨當一面的出版社,得到業內人士的普遍敬重,大多因為其「家庭作坊」式的開端,及其特有的歷史印記

60年前,維也納人瓦爾特(Walter Neurath)與伊娃(Eva Feuchtwang),為逃避納粹迫害,流亡到英格蘭。與當時許許多多的歐洲知識分子一樣,逃到英國之後,他們逐漸安居下來後,逐漸「開枝散葉」:將各自的文化底蘊播種到各行各業之上。這些人當中,不乏優秀的建築設計師、藝術家、音樂家、電影製片人等等,而且大多數都是猶太人。瓦爾特與伊娃是這批流亡人士的縮影,在其他領域,我們也隨時能看見類似的身影:他們有些協助創辦了格林德伯恩(Glyndebourne)音樂節、愛丁堡的幾個藝術節,還有的成了皇家節日音樂廳(Royal Festival Hall)的創建者。參與搭建了當今英國文化堡壘的「主心骨」行列中,不乏烙著年代印記的名字:哲學家卡爾.波普爾爵士(Sir Karl Popper)、歷史學家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等人。


泰晤士與赫德遜,兩位歐洲逃亡知識分子的結晶

泰晤士與赫德遜出版社的兩位創始人,於1938年先後逃亡到倫敦。當時瓦爾特與妻子一起來,伊娃也和第二任丈夫在一起。後來兩人在倫敦相見,並墜入了愛河,並於戰後將彼此的激情轉化為了一個實體:兩人一同創立了泰晤士與赫德遜出版作坊,而這個小「結晶」後來也終於促成了兩人的結合。出版社的這個名字,分別取了代表倫敦和紐約的河流之名。兩人當時的目標,是要出版價錢公道的藝術類書籍,包括雕塑與建築的圖書,書裡的文字和圖片能夠彼此結合,成為「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他們想要書讀來既有趣,又有知識含量。泰晤士與赫德遜迅速地參與到了重建英國文化的大圖景中去,公司成長得很快,而且成為了英國最後一代的家庭作坊式出版社。瓦爾特與伊娃已分別於1967年和1999年去世。如今,「家庭作坊」模式依然在延續:瓦爾特的兒子湯瑪斯(Thomas Neurath)和妹妹康斯坦茨(Constance Kaine)接管出版社,瓦爾特的孫女喬安娜(Johanna Neurath)任設計總監。


保留家庭作坊模式之餘,「與時俱進」

近年來,泰晤士與赫德遜出版社順應時代要求,在出版的圖書中加入了室內設計、塗鴉藝術等等主題,湯瑪斯儘管知道老夫瓦爾特泉下有知也許「會認為這些選題很輕浮」,但他認為公司要生存,是需要「與時俱進」的;而他同時也強調,伊娃和瓦爾特最初的核心價值觀,也就是文字與圖片謹慎的選用和兩者結合,是不會變的。而今,出版社在倫敦的總部已聘有120人,在其他國家還有55個員工。為了紀念出版社創辦60年,泰晤士與赫德遜以此為名義推出了系列圖書,包括了給英國電子組合「寵物店男孩」(Pet Shop Boys)出的20年唱片美工輯、藝術大師愛德華.蒙克(Edward Manch, 1863-1944)繪畫全集等等。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on080&aid=3203243

 回應文章

aaing001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大家加油!
2009/08/10 22:39
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