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亞洲】馬來西亞出版市場概況
2009/07/19 14:51:35瀏覽6824|回應1|推薦0
2009.7.2  出版商務週報

首都:吉隆坡
人口:2,118
GDP1,620億美元
貨幣:令吉
語言:馬來語、英語、漢語、淡米爾語

馬來西亞(Malaysia)全國的出版社主要集中在吉隆坡(Kuala Lumpur)。目前,馬來西亞約有75家本國出版社,其中62家主要出版教科書,8家出版中文圖書和5家出版淡米爾文圖書的出版社。另外,英國、美國、歐洲等國家的出版集團在馬來西亞設有分公司。馬來西亞主要的出版社包括布里塔出版公司、馬來亞大學出版公司、吉塔出版公司、朗曼馬來西亞出版公司、布哈拉蒂出版社等。


據馬來西亞國家圖書發展基金(National Book Development Foundation)主席拿督卡立.尤努斯(Datuk Khalid Yunus的介紹,相對於大眾閱讀來說,馬來西亞每年出版的圖書數量不足,而且圖書的品種和質量方面也有限。據統計,馬來西亞與台灣的人口數量相當,台灣每年出版的新書目約為3萬種,而馬來西亞年出版的圖書不足1萬種。

馬來西亞的諸多出版社不論在企業管理還是人員配置上都出現不夠專業的現象,因此成立了馬來西亞圖書學院(Malaysian Book Academy)。該學院除了與馬來西亞文化、藝術與遺產部合作外,還與國外的出版業培訓機構合作,如倫敦圖書之家、新德里圖書出版學院、紐約出版學院等,希望解決國內出版業在稅收、圖書行銷等方面的問題。

馬來西亞政府鼓勵國外出版商在馬來西亞出版圖書,而且所出版的圖書可以在全國範圍內的2,000餘家書店內銷售。

馬來西亞有3種批發商:書刊進口代理商、英文書刊批發商和馬來西亞文書刊批發商。在全國2,000餘家書店中,有的只經銷英文圖書,有的只經銷中文圖書或馬來文圖書,而經銷馬來文圖書的書商收益較高。


MPH連鎖書店是馬來西亞較大的一家書商,近幾年還發展出出版、印刷和分銷業務,均隸屬於PHP集團旗下。目前,MPH連鎖書店在馬來西亞擁有29家門店,它在新加坡也設有多家門店。

在馬來西亞,圖書的銷量達到3,000冊就被看作是暢銷書。在一項針對報紙閱讀率的調查中顯示,馬來西亞國民閱讀英文讀物的數量超過馬來文。馬來西亞英文圖書的郵購業務主要由6家國外出版公司控制。翻印的國外暢銷書在馬來西亞非常流行。

馬來西亞出版業

 馬來西亞(Malaysia):人口2,452.7萬(2002年)。其中馬來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6.1%,華人占 25.3%,印度人占7.4%。沙撈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為主,沙巴州以卡達山族為主。馬來語為國語,通用英語,華語使用也較廣泛。伊斯蘭教為國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

位於東南亞,國土被南中國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西馬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北與泰國接壤,南與新加坡隔柔佛海峽相望,東臨南中國海,西瀕馬六甲海峽。東馬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與印尼、菲律賓、汶萊相鄰。全國海岸線總長4,192公里。屬熱帶雨林氣候。內地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 30

現有出版社75家,絕大多數是私營出版社,大多數出版社以出版教科書為主。這75家出版社中,8家用中文出版,5家用泰米爾文出版,其他用馬來文與英文出版。大型出版社有6家。德萬巴哈薩與普斯塔卡出版社是重要的政府出版機構。全國出版業中心是吉隆坡(Kuala Lumpur)。主要出版巴來文、中文、泰米爾文圖書。

馬來西亞圖書出版商協會、馬來西亞書商協會是主要的行業組織。從事發行活動的是批發商、代理商、出版社、書商。全國共有100多家書店。

圖書的發行通路是:出版商-批發商-書商-讀者,出版商-書商-讀者。馬來西亞有 3種批發商:書刊進口代理商、英文書刊批發商,馬來西亞文書刊批發商。

馬來西亞本國的出版社主要出版小學教科書。馬來西亞的外國出版公司出版大學與中學教科書,以及供大學生、中學閱讀的參考書、專業書。同時,馬來西亞也從英國、澳洲、美國、印度、香港進口英文、泰米爾文、中文圖書。政府通常不干預出版業的活動。政府對從事出版、發行的有限公司,按年度純收入的40%徵收所得稅。馬來西亞是《世界版權公約》成員國。1981年馬來西亞開始採用國際標準書號,語區號是967983。《馬來西亞全國書目》是馬來西亞主要的出版物目錄。20世紀90年代年度出版圖書300多種。


新聞出版:約有50份報紙,用8種文字出版,發行量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主要報紙有:馬來文的《馬來西亞使者報》(Utusan Malaysia,主要針對城市發行,發行量平日20萬份,星期日32萬份﹝1986)、《每日新聞》(Berita Harian)、《祖國報》(Watan);英文的《新海峽時報》(New Strait Times)、《星報》(The Star)、《馬來郵報》(Malay Mail,發行量約21,000份,從收費轉型為免費報,新海峽時報集團轉手給Dynahall(馬)私人有限公司);華文的《南洋商報》(201011轉型成為商業資訊日報)、《星洲日報》(Sin Chew Daily20113月《南洋商報》、《星洲日報》兩報合併為《南洋星洲聯合早報》)、《中國報》、《光明日報》等;《泰米爾日報》(BeritaHarian TaimilNesan)泰米爾文版

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簡稱馬新社,半官方通訊社。成立於1968年。在亞太地區設有32家分社。

馬來西亞廣播電臺:官辦。建於1946年。擁有6個廣播網,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廣播。馬來西亞之聲:建於1963年。用馬來語、阿拉伯語、英語、印尼語、緬甸語、他加祿語和泰語等8種語言對外廣播。

馬來西亞電視臺:官辦。建於1963年。包括第一電視臺和第二電視臺。用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播放。另外還有第三電視臺(TV3)、城市電視(METRO VISION)和國民電視(NTV)三家私營電視臺。近年開辦了ASTRO衛星有線電視頻道。

【馬來西亞】華文圖書市場概覽

2006.6.28 中國圖書批發網

馬來西亞總人口2,300萬,人均生產總值約3,300美元。華人人口560萬,約占總人口的25%。華文教育雖較其他東南亞國家發達擁有1,287間華文小學學生人數6360間華文獨立中學學生人數678間國民型政府文中學學生人數14;東、西馬華文日報也有10餘家讀者230.5萬;日銷量約為77萬份但扣除老幼與受英文教育者,華文識字人口僅約250-300萬。華人人口也集中在西馬西海岸主要城市如吉隆玻巴生谷、檳城、柔佛巴魯、麻六甲及怡保等。人口稀少的東海岸及地廣人稀的東馬,書市規模更小。 

以書籍為主要營收且只賣正版書的華文書局,約60家,主要集中在吉隆玻、檳城與柔佛巴魯。較著名的有大眾書局擁有30多家分行、大將書行、商務印書館及上海書局。除大將外,其他都是國外資本。吉隆玻茨廠街一帶有約10家華文書局,除上述4家,尚有白屋書坊、文殊書局、學林書局及遠東文化等。部分外語書局如MPH與紀伊國屋,也都設有中文部。大將書行專攻中高檔書,以主題書店為主業,不賣文具及學校書,吉隆玻文化街總店自20016月起24小時營業,成為東南亞首創且唯一不打烊的書店。

馬來西亞華文非學校用書的出版相對落後,年度出版量約為100-150種,僅占馬來西亞各語文總出版量的15%。目前只有大將出版社較活躍,成立5年來,經營馬來西亞內容,出書近200種,總印量逾30萬冊;彩虹出版社以學校用書為主要出版品,兼青少年圖書,專攻中小學市場;立騰出版社兼營言情小說。其他小型出版社還包括燧人氏、佳陽及紅靖蜒等。華人社團如華社研究中心簡稱華研、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董總及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教總也偶爾出書。

就圖書中盤而言,目前書店多直接進口大陸、臺灣、香港圖書,出版社也有直接發行。但相對來說,馬來西亞圖書市場中學校用書中盤商較為成熟。

目前兩大年度書展均由兩大華文報章《星洲日報》及《南洋商報》籌辦或支持。此外也有流動書販,到百貨商場或各地辦書展,但多賣盜版或廉價書。幾家華文報章如《星洲》、《南洋》、《光華日報》、《東方日報》及《國際時報》等,每週皆有一或半版介紹書籍。《亞洲週刊》每期刊載大眾書局暢銷書排行榜,飲食類圖書常居榜首,輕閱讀如幾米與勵志書也很受歡迎。

馬來西亞華文非學校用書的總營業收入並無正式統計,據估計約1億元馬幣。中國大陸書以文史哲及醫藥類為主、臺灣版書則以輕鬆暢銷及具實用與時效類為主、港版書多通俗讀物。大眾書局及大將書行以經營台版書為主,商務印書館兼營大陸、香港圖書,上海書局及學林書局則純中國書。
 


歷年來馬來西亞華文書店的主要經營困境在於買斷進口書。1998年臺灣城邦出版集團進軍馬、新圖書市場,在吉隆玻設立子公司,主要負責發行,惠及書店,表現標青。兩年前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入主上海書局,如今仍局限在店面經營與書展活動,不見發行動作。

1997年大將書行成立,1998年臺灣城邦進場,兩家都進行積極主動的銷售活動,加上大眾書局也開始邀請臺灣暢銷書作家蒞臨巡迴演講,馬來西亞華文書市原來相對活絡,但自1997年至今,金融風暴、國內政治局勢、9.11事件、巴厘島爆炸案及美伊戰爭接蹱而至,書市疲軟,書商硬撐,大眾、商務及上海等皆破例進入校園辦書展。

至於進口暢銷書,一般銷量介於1,000-2,000冊,也限於臺、港作家如張曼娟、張小嫻、痞子蔡、歐陽林及英美暢銷書《哈利波特》等。這類書盜版甚多。馬來西亞華文書商不曾好好經營大陸作家作品,可能與上海、商務及學林傳統被動的經營手法有關。大眾書局銷售的本地食譜,銷量過萬;大將出版的《馬來西亞開店的第一本書》及平旦漫畫系列等,發行也近萬冊。

筆者曾在2003年臺北出版節應邀發表兩篇論文:《尋找華文出版世界的第四塊版圖──一位馬來西亞華文出版人的思考》及《兩岸四地:浮現與解讀──談華文出版世界的東南亞位置》,其中曾談及東南亞作為華文世界的第4大市場,近年因華人與華文地位提高、國際化與經濟復甦,華文圖書市場日漸擴大。其中除馬、新屬華文圖書原有市場,印尼華人人口700萬稱冠東南亞,越南則有150萬,如果局勢開朗,東南亞華文圖書市場必然超越香港,成為大陸、臺灣以外的第3大產銷地。而馬、新作為營運中樞,可以輻射其他東南亞國家。

臺灣城邦出版集團與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的進場,或許可以印證上述說法。因此,整體而言,筆者對馬來西亞或東南亞華文書市是樂觀的。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on080&aid=3147036

 回應文章

小羽
2016/01/03 16:14
希望能找到出版社出版小说,谢谢。(xiangyuhao04@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