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本】燕雀也有鴻鵠之志康蒙斯出版社
2009/05/24 18:07:22瀏覽643|回應0|推薦0

2009.5.15  商報 甄西編譯

在日本,比中小出版社還不起眼的康蒙斯出版社,出人意料地榮獲了日本出版梓會頒發的2008 年度梓會出版文化獎特別獎

出版梓會的評委們認為,康蒙斯從事的出版活動,反映了康蒙斯式的語言從民眾的視角出發,把當時當地受到關注的諸多問題作為選題,出版了厚重的令人信服的學術圖書。集康蒙斯的社長、總編輯、法人代表於一身的大江正章不無幽默地說,不追求大,立足於小。如果說那些大出版社能夠生存是由於擁有鴻鵠志的話,那麼,康蒙斯能夠維持到今天只是因為懷抱燕雀心

發行康蒙斯債券
1996年是日本出版業自二戰以來最鼎盛的時期,之後,除了個別年份以外,出版業便持續不景氣,崩潰現象不斷出現。康蒙斯成立於1996年,從現在往回看,正處於整個出版業由興轉衰的拐點上,後來的發展不妨說是逆水行舟

在創辦康蒙斯之前,大江正章在一家出版社當編輯已有15年。出於職業習慣,他經常逛書店。在他看來,書店裡擺滿了各種圖書,但還是缺少讀者急需的圖書。辦出版社離不開圖書批發公司,他就試著找了好些家圖書批發公司,商量設立發退貨戶頭。對方得知他是編輯出身,不願合作,他只好打消個人辦出版社的念頭。

1995年,大江正章供職的出版社的社長去世。由於繼任者改變出版方針,他也辭去了工作。這個時候的他,既無資金,又缺乏自信,只剩下絕望。然而,也是在這個時候,他邂逅了民間學術名人鶴見良行,後者十分看好他。鶴見良行對他說︰希望透過你的雙手,把我們研究會的成果公諸於世。這次會面,堅定了大江正章創辦出版社的決心。

因為缺乏圖書銷售經驗,在創辦出版社之前,大江正章打算到其他出版社做發行銷售,以積累經驗,但先後被兩家出版社拒絕。當他找到第三家出版社農山漁村文化協會時,該社的營業部長對他說︰你要真想做,就自己成立出版社從事發行銷售。這位熱心人先後向5家圖書交易批發)公司介紹大江正章,終於有一家同意以最苛刻的交易條件,為大江正章設立發退貨戶頭。

為了解書店的營業過程,大江正章還向耕耘圖書會負責圖書行銷的前輩們學習。這個耕耘圖書會,是出版有關環境與農業圖書的出版集團,其中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很多,大江正章受益匪淺。比如徵訂圖書的方式,比如怎樣同書店打交道,等等。大江正章的芝麻粒出版社康蒙斯遠在日本的關西,而耕耘圖書會的前輩們不辭辛苦,一年或一次或兩次赴關西無償傳經送寶,形成了習慣。

康蒙斯沒有資金,大江正章就向朋友們籌集。康蒙斯發行康蒙斯債券,每股3萬日元,還本沒有期限。大江正章規定,凡是康蒙斯債券的持有者,可以得到三個方面的優惠︰1.可以參加康蒙斯圖書收益的20%的分配;2.可以使用由康蒙斯提供的學術研究場所;3.優先出版發行持有者的研究成果。康蒙斯的計畫一經公佈,回響熱烈,包括親朋好友、熟悉和不熟悉的作者在內,有70多人購買了康蒙斯債券。康蒙斯的出版事業從此拉開序幕。

年出書不超過20
圖書賣不動,已然成為日本出版同仁相互間的問候語。與前些年相比,康蒙斯的圖書銷售收入也在減少。周圍獨立店與多數出版社也是員工人數越多出版新書就越多。出版已陷入表面熱熱鬧鬧,實際上越出得多越賣不動,越賣不動越要出的惡性循環中,作品質量普遍下降,圖書退貨大量增加,最後出版社倒閉破產。

康蒙斯從選題策劃、編輯製作和校對審核,到廣告宣傳和發行銷售,基本上是由大江正章一人操作。從頭到尾一個人負責,自然就會非常小心,對每一種書花費的功夫多,對年出版新書品種數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壓縮。

大江正章處理書稿的習慣很特別。對作者完成的原稿,至少看兩遍。第一遍把握全書主旨;第二遍精讀細讀,專門挑刺。之後,或請作者解釋難點疑點,或請作者調整結構,對文字加工潤色。對書的校樣稿,也至少看兩遍。看校樣稿的時候,把原稿與之對照,爭取不留下絲毫錯漏。為此,作者們戲稱大江正章是疑問最多的編輯者

康蒙斯的員工總共3 人,但工作氛圍很濃厚。從週一到週五,每天早9點至晚5點,出版社的電話鈴聲不斷響起。有的電話是來自書店的圖書預訂,有的電話則來自讀者或作者的圖書直銷請求。

康蒙斯每年出版的新書不超過20種。其中大江正章策劃的圖書占多數。在2006年的13種新書中,屬於大江正章策劃的選題有9種;在2007年的15種新書中,屬於大江正章策劃的選題有11種;在2008年的10種新書中,屬於大江正章策劃的選題有8種。康蒙斯從自身的出版實踐出發,認為每年出版10種左右的選題比較適宜。

康蒙斯涉及的出版領域,有食品、農業、環境、日本自治體歷史、亞洲各國地理與歷史等。客觀地講,這些選題任何一種都不是暢銷的選題。然而,大江正章認為,由於這種比較固定的屬於小眾的讀者群存在,康蒙斯的書只要出得好出得精,照樣賣得動。

對於康蒙斯來說,初版第一次印刷的冊數最傷腦筋。康蒙斯在1996年創辦的時候,實用書首印量為5,000冊,現在下降到3,000-3,500冊;教養書首印量為2,500-3,000冊,現在下降到2,000冊;專業書首印量為1,500冊,現在下降到1,000-1,200冊。康蒙斯出版的圖書不暢銷,而是常銷。首印時要不多不少,重印時要填缺補漏。在其他出版社,重印量至少在1,000冊以上,而康蒙斯每年每種書的重印量,或300冊或500冊或700冊,從來沒有超過1,000冊的。這種小印量的重印書,往往從印刷公司一出來就直接送書店,等於康蒙斯自身始終處在零庫存狀態,這從源頭上也節省了倉儲費用。

應急出版賺大錢
高層論壇重大事件,康蒙斯每年總要出版一兩種應急書,大江正章把這種出版稱為應急出版。由於應急出版的選題常常是熱門話題,出版後總能為康蒙斯大賺一筆。

例如,1998年以前,作者天笠啟祐一直在撰寫有關環境荷爾蒙的啟蒙書。由於1998年上半年環境荷爾蒙突然變成重大的社會問題,作者也加快了撰寫速度。書稿一完成就找康蒙斯緊急出版。大江正章不分晝夜地趕活,在當年6月以《躲避環境荷爾蒙的方式》的名稱正式出書,初版首印7,000冊。由於市場反應很好,接下來的半年中重印4次,累計重印了1.1 萬冊。之後,這本書每年至少重印1次,以改變生活的實用書的形象,成為康蒙斯常年的利潤成長點之一。

2004年,有3 個日本人在伊拉克被綁架,當了人質。從電視上看,這3個人質中連休明家、今井紀明十分冷靜,頗有視死如歸的風采。大江正章趕緊與在札幌為營救他們開展市民運動的這幾個人的朋友聯繫,僅僅兩個月時間就出版了《我去伊拉克的理由》一書。這本書驚動了日本出版流通對策協議會,由於該協會的號召,引來日本各地書店踴躍徵訂。初版首印1萬冊,很短時間內就銷售一空。

多通路發行
與書店建立良好的關係,是康蒙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康蒙斯是小而又小的出版社,除社長本人和一個助手以外,雇不起更多的人。大江正章是編輯出身,對和書店打交道不怎麼在行。趕上他從前待過的那家出版社的一位資深圖書行銷前輩辭職,大江正章就把自家社與書店的業務委託給他,算是康蒙斯的第3名員工。給他的報酬既有固定工資,又有獎勵薪酬。由於康蒙斯在書店的通路順暢,圖書退貨非常少。比起書店零售來,康蒙斯的圖書更多是透過宅配便大學生協會有機農產物協會直銷,退貨基本為零。

年銷售收入幾千萬
康蒙斯從創辦至今,從未找金融機構貸過款。資金周轉一旦發生困難,大江正章就憑著自己的誠信,動員朋友哥們融資。有借期無還期,但可以分紅。幾個人的康蒙斯,始終都有幾十個股東。康蒙斯開業13年來,已出版150多種圖書,其中有90%還在出版物市場流通。由於康蒙斯出版的書都是賣得動的書常銷書,平均每年的銷售收入都可達到四、五千萬日元。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on080&aid=2978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