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德國】海曼‧史密德出版:創意是靈魂
2008/11/18 22:04:09瀏覽629|回應0|推薦1
2008.11.10  出版商務週報/劉超


1011下午,中國優秀圖書策劃人2008法蘭克福之旅來到了美茵茨市郊一家頗具特色的小型設計類出版社──海曼史密德出版社(Verlag Hermann
Schmidt
)。該社總裁史密德費德理西(Bertram Schmidt-Friderichs)不久前應中國出版社的邀請遊覽了長城,對我們這些來自中國的客人十分熱情,早已準備好了各種飲料,還拿出該社 Logo造型的橡皮糖來款待我們。

海曼史密德出版社成立於二戰後,費德理西的父親在上世紀50年代進入這家出版社,他則於1986年接手該社,可謂是子承父業。費德理西剛接手時,該社主要以美茵茨當地的畫冊、日曆等為主要出版品種,由於他本人是藝術設計專業出身,後來開始轉向字體設計和相關藝術類圖書的出版。費德理西負責產品內容,他的妻子負責銷售和推廣。


費德理西回憶,出版社第一次參加法蘭克福書展是在1992年,那次參展的圖書廣受歡迎,銷量隨之大幅成長。據他介紹,當時蘋果電腦在設計領域的應用,帶動了字體設計類圖書的需求,出版社也得以將這一領域的出版優勢保持至今,並拓展到後來的藝術設計類畫冊領域的出版。目前,海曼史密德出版社在德國的設計界擁有較大的影響力,吸引了許多長期與其合作的作者,並與一些行業協會和高等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目前,該社每年都會舉辦兩次開放日,吸引眾多學生前來參觀。該社還透過各種途徑搜集社會各界對產品的評價,不斷推出新的品種。

費德理西表示,剛開始做出版時,主要是出於個人興趣,希望做出美麗的書,做小而精的出版社。因為出版社規模太大,往往會帶來很多麻煩,而自己的興趣主要還是在產品上。他表示,目前即使有很好的專案上門,如果和出版社的定位不一致,他們也會拒絕,或者推薦給更合適的出版社來操作。雖然該社每年只出版20-25種新書,但其出版的書目每年都能獲得20餘項獎項,許多經典品種每年都在不斷地重印,並定期更新。如該社出版的《德國廣告年鑑》,每年的銷量都在2,500-3,000冊。費德理西向我們展示了許多頗有創意的圖書,比如其中一本以昆蟲的圖案進行藝術設計,還有一本以鏤空的網點為封面,透過切換不同的背景圖片卡,顯示出不同的視覺效果。費德理西還向每位學員贈送了中國作者劉揚的作品《東西相遇》,這本畫冊透過簡明的圖案演示,折射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據了解,明年法蘭克福書展主賓國中國的Logo設計也出自劉揚之手。

我們在這家出版社的書架上也看到了輸出到中國的圖書,如中國青年出版社引進的《廣告創意完全手冊》,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引進的歐洲最佳招貼系列。該社從2002年開始就與中國多家出版社合作,除版權輸出外,該社還直接出口圖書。由於該社出版的圖書圖片多、文字少,容易遭遇盜版,因此他們一般先出版德文版,然後透過參加各種書展,了解不同國家的市場需求,再由印刷廠直接印刷成相關外文版本的圖書進行出口。

海曼史密德出版社的印刷廠和出版社都在一棟大樓裡,該社大部分圖書都由自己印刷。目前,出版社有12人,印刷廠有40人。這棟三層大樓建成於1975年,2007年進行了重新裝修。由於德國非常重視環境保護,目前,不僅該社的許多圖書都採用符合認證標準的環保紙張,而且重新裝修後的大樓也採用了多項環保技術,如加厚了隔熱層,使樓下印刷廠的餘熱可為整棟大樓供暖。大樓還用6100深的管道引來地下水,在冬天用於對印刷機等機械進行降溫,使其溫度保持在14攝氏度以下。

費德理西認為,出版社要做不易被電子書取代的圖書,定位和特色非常重要。由於現在讀者對閱讀的渴望在減弱,只有把產品做得更好,才能吸引讀者。如今,創意對於出版業的意義已經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小型出版社,所出的每本書都非常關鍵,只有堅持定位,才能走出一條特色之路。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on080&aid=239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