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10 11:50:01瀏覽1003|回應6|推薦82 | |
花圃林木的後方是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內有大型的上海城市模型。
在這濕冷的天氣裡整理中國秋遊的照片,依然深深的沉醉在秋高氣爽、天藍雲白的黃浦江畔,那充滿著濃濃秋節氣氛的上海,以及淡淡的懷鄉心緒之中。 2012年的9月30號一早,同遊江南黃山的團友,大部分直接奔赴浦東機場回家。而我們則把握時間繼續優遊上海的行程。首先就是人民廣場和城隍廟與豫園。 在上海秋天的晴空下,從新錦江酒店走路到人民廣場,約二十分鐘的路程,沿途欣賞美麗的路樹花圃和新穎的建築,對於行經的車輛還有來去匆匆的行人,還有公司行號各市的商店,一樣覺得充滿著趣味。 感覺上海看起來非常乾淨,也沒有什麼流動攤販,是不是因為到處可見的城管的緣故。 視野遼闊整齊氣派的人民廣場位於市中心,關於廣場百度是這樣寫的--被譽為“城市綠肺”是一個金融行政、文化、交通、商業為一體的園林式廣場。 廣場北側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北側為上海大劇院,東北側為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南側為上海博物館,人民大道穿越其中。廣場兩側各設17米寬的綠化帶,綠化總面積達8萬平方米。人民廣場總面積達14萬平方米,過去作為全市人民遊行集會的場所,可容納120多萬人。 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改造人民廣場已成為歷史的必然。人民廣場綜合改造工程,從1988年5月地鐵站開工以來,經過六年多的建設,于國慶45周年前夕向上海人民展露新姿。改造後的人民廣場已成為融文化、綠化、美化為一體跨世紀的上海政治文化中心。
很多人都說來到上海一定要到老城隍廟豫園商圈,商圈的最內圈是賣充滿各地方特色的小吃和紀念品,第二圈內外是各種工藝品,最外圈就是金店和銀樓等。 也許是中秋節的緣故,洶湧的人潮在商城四處流動,非常壯觀也很嚇人。
上海城隍廟始建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上海知縣張守約將方浜路上的金山神廟改建成了今天我們所見的城隍廟雛形。由於上海城隍廟內供奉的上海城隍神在上海地區的特殊地位,在近六百年的發展歷程中,上海城隍廟道觀的建設和發展得到了上海地區百姓的熱心支援。從明代永樂(1403-1424)到清代道光(1821-1850)上海城隍廟的廟基不斷擴大,宮觀建築不斷增加,最為繁盛時期,總面積達到49.9畝土地,約三萬三千多平方米。 作為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上海城隍廟在“文革”時期,自然也遭受了重大的打擊,神像被毀,廟宇被挪為它用。1994年,隨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逐步落實,上海城隍廟得到恢復,重新成為由正一派道士管理的道教宮觀。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在道教信徒的支持下,上海城隍廟在六年的時間裡,基本完成了一期修復工程。2005年,在市、區政府的關心下,在上海市豫園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下,上海城隍廟大殿前廂房的使用權得以歸還,隨即開始了二期修復工程。今天的上海城隍廟,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父母殿、關聖殿、文昌殿九個殿堂,總面積約二千餘平方米。1926年城隍廟再重建,殿高4.8丈,深6.34丈,鋼筋水泥結構,而彩椽畫棟、翠瓦朱簷,規模大增。--百度旅遊。
外型古典優雅的氣象信號塔坐落在延安東路外灘。是外灘標誌性建築之一,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的建築物。該信號塔由西班牙建築師馬蒂設計。由他設計的這類建築,現在存世的僅兩座,另一座在挪威。 始建於1883年總高約50米,其中塔身高36.8米,塔臺上豎有裝著風向儀和供懸掛各種信號旗的桅杆。塔座下面為地下室,內部的古典式鐵制旋轉扶梯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外灘信號塔一樓現為陳列室,陳列了早期上海的一些文物圖片,二樓為懷舊時光酒吧--阿塔努酒吧(Atanu Bar),位於上海外灘中山東二路一號,三百六十度視角,登高而望,外灘風景區兩岸秀色,盡收眼底。
正前方是滙豐銀行在中國上海的分行大樓,位於上海外灘12號,又名市府大樓,今天是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總部駐地。1921年5月5日大樓開工,1923年6月23日建成,被認為是中國近代西方古典主義建築的最高傑作。大樓的設計者是著名的英資建築設計機構公和洋行(Palmer & Turner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 滙豐號稱「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最講究的建築」,建築面積23415平方米,是遠東最大的銀行建築,也是世界上第二大銀行建築,僅次於英國的蘇格蘭銀行大樓。至今依然被公認為是外灘建築群中最漂亮的建築。 滙豐銀行大樓採用嚴謹的新古典主義立面構圖,外觀上可以明顯看出新古典主義的橫縱三段式劃分。正中為穹頂,穹頂基座為仿希臘神殿的三角形山花,再下為六根貫通二至四層的愛奧尼亞式立柱。大樓主體高五層,中央部分高七層,另有地下室一層半。大樓主體為鋼框架結構,磚塊填充,外貼花崗岩石材。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