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澄的藍天下,古老斑駁的地壇公園南門,兀自莊嚴的矗立著。
即便是半年後的今天,整理照片上傳時, 依然有著豁然開朗無限舒暢的感覺,多日來
困頓在北京的煙塵霧霾中,那鬱悶之情,終於隨著從內蒙古吹襲而來的寒流消散無蹤。
想到北京的老百姓不時的就要忍受一下,不禁長長的嘆了口氣。急遽的工業化所付出
的代價也實在太大了。
北京地壇公園的名氣,沒有天壇公園響亮,因為天壇有5A級的國寶祈年殿。但是地壇
公園是中國唯一倖存的最大的帝王祭地之壇。而且現在每年春節時都會有傳承多年的
地壇廟會,其他的時間也會舉辦各種活動。今年春節的廟會甚至還辦到台北圓山的
花博會那邊去了。我也躬逢盛會的買了盒想念的護國寺小吃,以及在北京期間沒有吃到
的慶豐包子舖的包子,不過在台灣的包子兩個可要一百塊台幣。呵呵...真是不便宜。
空運來台也是要啦。
這次來北京來得早些,第一天去於北大校園時看到銀杏依然一片翠綠時,就知道與金秋
的北京一片片的絕美金澄擦肩而過了。特別來到地壇公園除了印證也是看看傳說中的
銀杏大道,是甚麼樣子,又為何會是北京賞銀杏最美的地方之一。
金頂軒是在一本台灣的北京旅遊書看到的,屬5鑽的餐廳和全聚德烤鴨同級,在北京有十六家店。
規模滿大的。生意非常好,賣些麵食小吃等等。門口掛有北京市政府頒發的A級餐廳銅牌。餐點
非常可口好吃,而且價位比台灣便宜。點餐時美眉手上拿個像無線電話的東東,你點她按,廚房
同步接收,不多時餐點就送上來了。
這家店在地壇南邊門的旁邊,逛累了餓了 就來這邊用餐,非常方便。
現在看 仍然有著口齒留香的感覺
地壇公園位於東城區安定門外大街,是明朝、清朝皇帝祭祀皇地祇的場所,是我國規模最大、
唯一倖存的帝王祭地之壇。明清兩朝共有14位皇帝連續381年在此祭地,直到1912年清皇朝
被推翻而告終。1925年地壇被闢作京兆公園向巿民開放。1926年後,園內屢駐軍隊,逐漸荒廢
,1938年侵華日軍修建西郊飛機場,將徵地內居民遷移到地壇居住,地壇遂停止開放。解放
後,地壇重新被建設成公園,對外開放。
明、清兩代,皇祇室是供奉皇地祇神,五嶽、五鎮、四海、四瀆、五陵山神位之所。
方澤壇,為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皇地祇神”之場所,因壇台周有方形澤渠,故稱方澤壇。始建於
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遵乾隆皇帝之旨諭進行改建,將
黃琉璃磚壇面改換為艾青石壇面。現建築為1981年按清乾隆時形制恢復。
壇平面呈方形,以像徵天圓地方之傳說。中心壇台分上下兩層,周有澤渠、外有壇壝兩重
,四面各有櫺星門。下層壇台南半部東西兩側各有一座山形紋石雕座,其上共設山形紋石神座
十五尊,供祭祀時奉安五嶽、五鎮、五陵山之神位;北半部東西兩側各有一座水形紋石雕座
其上共設山形紋石神座八座,供祭祀奉安四海、四瀆之神位,外壝東北部為望燈桿,與其對稱
的西北部原有瘞坎一處。
地壇公園的銀杏大道樹葉依然翠綠,問過門口收票的阿姨,早來了半個月,不然銀杏大道就會
變成像網路上找來的照片那樣,一片絕美的金澄。
地壇公園的西邊門。 地壇公園也像北京的其他公園一樣,是北京市民最喜歡的運動休閒之處。
牡丹園是公園佔地面積最大、植物品種最豐富,亭、廊、水榭、花架等園林小品最精緻的
園中園,園內通過整合的設計手法,遵循現已形成的園林佈局,採用形態生動,佈置形式
靈活的自然山石與灌木相結合的形式來處理駁岸,與水榭保持景觀風格的統一,充分體現出
中國古典園林“師法自然”的造園思想。
地壇內有大片空地,現有樹木3.6萬多株,草坪8.2萬平方米,200年以上樹齡的古樹就有174株
。地壇方澤壇外的三株古柏很有特色,被稱為將軍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