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3/14 22:12:08瀏覽1193|回應3|推薦38 | |
什剎海是北京中心城區的一個風景區,位於北京北海公園北門附近,由前海、後海、西海及沿岸名勝古迹組成。什剎海周圍種著高大的樹木。風光秀麗,被譽為「北方的水鄉」。什剎海因周圍有十座寺廟而得名,包括廣化寺、什剎海火神廟、護國寺、保安寺、真武廟、白馬關帝廟、佑聖寺、萬寧寺、石湖寺、萬嚴寺。除此以外什剎海附近還有廣福觀,大藏龍華寺等寺廟。
什剎海周圍有許多王府和花園,如保存最好的恭親王府、醇親王府等,這一帶也是原老北京主要的商業活動區。宋慶齡故居、郭沫若故居也在什剎海旁邊,什剎海地區的街巷結構最早形成於元代,區內不少建築年代久遠,具有北京傳統建築的典型特徵。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己將該地區列為重點保護的二十五個歷史街區之一。是老北京淳樸熱情的鄰里生活環境。
荷花市場形成於清朝末年,每年農曆五月初一至七月十五開市,主要經營河鮮及風味小吃,此時前海荷花開放,故該市場俗稱「荷花市場」。2001年,荷花市場復建為一至二層仿古建築,總建築面積3752平方米,鄰水一側則辟出木棧橋。2005年,荷花市場被北京市商務局命名為 「什剎海茶藝酒吧特色商業街」
什剎海景區具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如大、小金絲胡同,南、北官房胡同和後海北沿的鴉兒胡同以及白米斜街、煙袋斜街等。依託胡同和四合院,什剎海地區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富有特色的民裕活動,如放荷燈、泛舟游湖、宴飲賞荷、冰床圍酌、大閱冰鞋等。至今,一些有生命力的民俗活動仍然在什剎海地區大量存在。如釣魚、游泳、划船、賽艇、下棋、彈唱、消夏舞會等。「胡同游」即活躍在這片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環境中。
與第一次來相隔了六天,這次沒有秋高氣爽的感覺,而是霧霾剛剛散去的灰濛的北京。與此相比,前些時候霧霾下的台灣還算是不錯的天氣。
萬寧橋位於地安門外大街 也是在什剎海東端。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原為木橋,後改為石拱橋。又稱海子橋、後門橋。是元代大運河漕運的始點。
明清兩朝對萬寧橋都進行過多次修葺。石橋的特點是東西石拱券上方各有一石雕螭狀吸水獸。橋兩側石砌護岸,四邊各有一隻鹿角分水獸,趴在岸沿邊對視著橋孔。分水獸長1.77米,寬0.9米,高約0.57米,頭頂有一對鹿角,四爪張開抓在花球上,渾身是大片鱗甲,一條粗壯的尾巴。 四隻分水獸的姿態不一樣,橋東的兩隻爬在岸沿上,頭伸出岸沿邊,形成伏岸望水的姿勢,因在下水方,有通過橋孔望水勢的寓意;橋西的兩隻分水獸,是將頭外伸,兩只有吸盤的爪抓著垂直的岸邊牆面,身體的一側掛在岸沿外,大有瞭解水勢,保一方水運平安之意。 相傳,清道光年間,北京東通州的回民季德彩,在什刹海邊的荷花市場,擺攤賣烤羊肉,因而人們俗稱“烤肉季”。季家烤肉技術獨特,味道鮮美,顧客品之無不交口稱讚。發展至今,已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成為京城著名風味之一。
九門小吃內聚集了京城傳統的12家老字型大小小吃,是喜歡北京小吃的好地方。
清朝初年,該街稱「斜街」。清朝末年,改稱「煙袋斜街」,沿用至今。清末民初,煙袋斜街興盛時,開有80餘家店鋪。除了煙鋪外,還有許多古玩店、茶坊、酒缸、浴池等等。中華民國成立後,不少清朝的遺老遺少靠變賣家產、出售古玩生活,煙袋斜街上遂開設了幾家古玩店。以後,煙袋斜街逐漸成為古玩商聚居之地。
2007年起煙袋斜街經過改造後,再現了老北京青磚灰瓦的建築風格,街上又開了許多店鋪,以經營民族服裝及服飾、煙具、茶具、古玩等民間手工藝品為主。2009年,煙袋斜街被國際人類學民族學聯合會評為 「中國建築文化經典示範工程」。2010年11月10日,煙袋斜街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這是2009年國子監街獲得該稱號後,北京市第二條獲得該稱號的街。
同和居不是專門的素菜餐館 有幾樣素菜已經非常不錯了..網上介紹這餐館有道北京小吃三不沾,可是問了價錢超貴的..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