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 楚弓楚得 的感想】
2016/12/10 08:34:02瀏覽1057|回應0|推薦0
【讀 楚弓楚得 的感想】
《楚弓楚得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貴公〉記載:「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
關於荊人(即楚人)失弓的這件事,我們看看各家評述:
(一)儒家的看法:
〈孔子家語 卷二.好生〉云:「楚王出遊,亡弓,左右請求之。王曰 『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
儒家是無我 公天下的思想。
(二)道家的看法:
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萬物皆被其澤、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
道家主張人與物齊等的思想。
(三)佛家的看法
明.蓮池大師《竹窗隨筆》評論:「楚王的楚弓楚得乃是滄海之胸襟,孔子的人弓人得乃是天地之度量,雖然孔子的境界高於楚王,但仍『不能忘情於弓』,弓乃身外之物,本來就無所謂失,也無所謂得。」
蓮池大師體現了佛家四大皆空的境界。
《讀後感言》
〈呂氏春秋〉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陰陽之和,不長一類;甘露時雨,不私一物;萬民之主,不阿一人」
「楚弓楚得」的故事,意思為雖然失去某物,但沒有落到外人手上。儒家、道家、佛家都對這個故事道出個中境界。
然而人性貪婪自私的本性自古皆然,由個人到世界各個國家,何嘗不是因自私而淪於萬惡的淵藪。很多人花大錢搜集古董字畫、金銀寶物,卻怕別人偷搶,放保險箱或請保全看守,而人死後一切都回歸自然,華廈、美服、珠玉寶石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身外之物!
古人言:「良田千傾,日餐不過一斛;華屋萬間,夜臥不過五尺」自有道理!
圖 網路分享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ice720703&aid=8462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