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紅豆為何又稱相思豆】
2015/02/16 09:55:29瀏覽5049|回應0|推薦0

【紅豆為何又稱相思豆】

相思豆學名孔雀豆,又名紅豆,亦被稱作美人豆。在中國文化史上,紅豆代表相思,為何紅豆被稱相思豆?那是有許多哀怨凄婉、美麗動人的傳說: 

《關於相思豆的故事》
1. 據東晉.干寶〈搜神記〉載,戰國時期,恩愛夫妻韓憑與何息露被宋康王拆散,雙雙殉情,康王下令將兩人他們兩人分葬。沒想到夙昔之間,有兩棵大樹分别從兩墳墓旁生長出來。十天之内就可大而盈抱。兩棵樹幹互相彎曲交錯,樹根也相㑹於地下。結實為紅色。又有雌雄兩鴛鴦交頸悲鳴,不肯離去。凄厲的聲音,感人至極。宋人於是稱這兩棵樹叫相思樹,果實叫相思豆。

2. 南北朝時,梁朝.任昉的〈述異記〉載:「昔戰國時,魏國苦秦之難。有以民從征戍秦,久不返,妻思而卒,即葬,冢上生木,枝葉皆向夫所在而傾,因謂之相思木。樹為思婦冤魂所化,因此結籽暗紅」。遂[相思子]由此而來。

3. 梁昭明太子蕭統到洛陽香山寺修編文選,偶遇一位叫慧如的尼姑,但由於太子和尼姑,終難成為眷屬。慧如因相思成疾而終。太子聞訊,含淚種下雙紅豆。紅豆發芽成長,生生不息。傳說歷經千年到元代曾一度衰敗成枯樹,到乾隆年間忽又萌生四株新枝,一直到現代。

4. 明末清初時期,學者屈大均在〈廣東新語〉記載:「相傳有女子望夫於樹下,落淚染樹,結為籽遂以名樹。」這段文字意思是,紅豆是思婦血淚染成,故名[相思豆]。

《文末結論》  
紅豆堅硬如木,光亮如漆,直徑約8至9毫米,大自然賦予它一種特質,質地堅硬,色澤鮮紅晶瑩,並且永不褪色。紋路皆為心字形,永不腐爛,外形就像一顆堅貞不變的心。  
人們認為相思豆是具靈性的開運吉祥物,男女可以饋贈以定情。婚嫁時用以以象徵雙方情投意合。據說在夫妻枕下各放六顆相思豆,可保夫妻同心,百年好合。
這些個林林總總的故事,相信王維〈相思〉為題的一首詩: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最能道盡了[相思豆]與[思念]之間的美麗傳說!

(紅豆. 取自網圖)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ice720703&aid=2093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