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脫了鞋和襪 不知明天提不提-鞋子的故事】
(伊美黛的三千多雙鞋)
《鞋最早稱為屨》
自古以來鞋子的名稱,多有不同。〈詩經〉中有[糾糾葛屨(ㄐㄩˋ),何以履霜]。〈毛詩詁訓傳〉中指出:[夏葛屨,冬皮屨。]古代之人,冬天用獸皮裹脚。夏天用麻或葛编成的鞋,由此最早的鞋叫做[屨](音ㄐㄩˋ)。是比較粗糙的鞋。
〈孟子.滕文公〉中曾提及農家許行由楚國至滕國,[其徒數十人,皆衣褐,捆屨織席以為食。]
清 方苞〈左忠毅公軼事〉文中[使史(史可法)更敝衣草屨,背筐,手長鑱,為除不潔者,引入]。獄卒讓史可法裝扮成清潔人員隱瞞身分,到監獄去探望左光斗恩師。
《秦漢時稱履》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有[鄭人買履]的故事。[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返,市罷,遂不得履。]
漢 許慎𡿨説文解字〉釋[履為足所依]。秦漢時鞋子叫做履。
《魏晉時稱屐》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流行穿[屐],屐是一種木底,帶雙齒的鞋,可以防濕滑髒污,而且方便登山。
〈南史.謝靈運傳〉中記載詩人謝靈運常著木屐,上山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後齒,因此人們稱為[謝公屐]。日本人稱謝公屐為[山屐]。
《木屐的歷史》
中國早在戰國時代就有木屐。春秋晉文公便已經穿著木屐。此外,1989年浙江寧波的遺址出土的古物中,已發現木屐,距今有四千多年,是最早的木屐。木屐在唐朝時,由日本的留學生帶回日本,流傳延續至今。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有[脚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的詩句。
〈晉書.谢安傳〉也提到肥水之戰得勝後,謝玄派人傳捷報給謝安,謝安過門檻時[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
雖然日本人在慶典上穿和服、木屐為正式的穿著。而我們在正式場合中,屐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只能穿履。
《倒屣相迎的典故》
鞋在三國時代,又稱屣(ㄒㄧˇ)據〈三國志.魏志〉[時邕(蔡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粲(王粲)在門,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邕曰:「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吾家書籍文章,盡當與之。]
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屣。屣本指穿鞋時不著鞋跟,後指拖鞋。明代大儒宋廉為求學,背著重重的書箱,拖著舊鞋,下著大雪天中,步履艱難的行走在深山大谷中求知的精神。
《今日通稱鞋》
鞋字是南北朝時出現的新字,最早收錄此字的是南朝梁顧野王的〈玉篇〉最初作[鞵]。〈說文解字〉中收錄有[鞵]卻無[鞋]字。唐代以後鞋鞋取代履成為通稱,一直沿用至今。
《文後結論》
鞋之演變歷代以來,可謂洋洋灑灑有一大籮筐,本文只取其九牛之一毛,時至今日鞋子的多樣化更是五花八門,鞋不僅有保護雙腳的功能,更因為不同場合有不不同的形式,像是皮鞋、布鞋、皮靴、功夫鞋、運動鞋、平底鞋、高跟鞋⋯等等,除了實用、耐用,更要訴求美觀、舒適等特性。
前菲律賓第一夫人伊美黛,曾擁有三千多雙鞋子,令人稱奇!打開你的鞋櫃看看,你有多少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