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詩經秦風 蒹葭篇讀後
2014/09/03 08:56:29瀏覽7142|回應0|推薦0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詩經秦風 蒹葭篇讀後

《蒹葭主旨》蒹葭出自〈詩經.秦風〉蒹葭是一種植物,指蘆荻,蘆葦。這首詩源於2500年以前秦地的一首民謠。詩的内容,歷來各家意見分歧。主要有下列三種説法:

一 刺襄公

〈毛詩序〉:「刺秦襄公也 。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也。」

二  是招賢說 

姚際恒的〈詩經通論〉、方玉潤的〈詩經原始〉都説這是一首勸君招賢之詩 。“伊人”即賢才”  賢人隱居水濱。

三  是一首情詩。

今人多半認為此詩是一首戀歌。由於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詩人寫出心中深深的思念與煩憂。

《蒹葭詩 內容》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ㄔˊ)。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ㄓˇ)。

《蒹葭詩 翻譯》

深秋時節河邊的蘆葦已然蒼翠,清晨時分白露凝結成霜。我思念的人兒,就在河岸的另一邊。我逆流而上去尋找想念的人兒啊!道路卻險阻漫長;我再順著水流去找,我思念的人兒啊彷彿就在水中央。

河畔的蘆葦萋萋繁茂,天微微亮了,昨晚留在蒹葭上露珠兒還沒乾呢。我思念的那人,彷彿就在河水邊啊。我逆水去尋找,道路險阻;我順流而下去找,人兒啊!彷彿在水中高地上。

蘆葦長得高大簇擁,露珠還沒消失。我思念的人兒,好像就在河水岸旁。我欲逆流去找,道路迂迴彎曲;我再順流去找,彷彿看到思念的人兒啊 !就在水中的沙洲上。

《蒹葭詩 欣賞》

這是一首情意綿綿的情詩,全詩寫作筆法都用[賦]。賦體就是直接的敘述,讀了此詩可以深深體會到:

1. 此詩的意境塑景極美,水岸、蒹葭、白露,都是深秋之景。

2. 遣詞用句 婉轉雋永,[所謂伊人]是心中那深深思念的人兒。不知在那兒,是[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佳人究竟何在?百覓卻不見其蹤。

3.  詩的音節流暢優美  [溯洄、溯游 ],道出心中的情意![蒼蒼、萋萋、釆釆],種種描述均可見詩人心中淒清之情。

4.  綿綿無盡的情意  詩人尋覓等待,天剛亮就來到河邊,經黎明,太陽升起。一個人仍然徘徊在蕭瑟茫茫無邊的秋水邊,心中該是何等的惆悵!

5.  清‧王士禛讚揚此詩:「言盡意不盡」、「令人蕭寥有遺世意」。蒼茫的水岸邊無頭緒的尋覓,將相思、追尋、無奈、惆悵等情感交織成無邊無際的思念。

6.  清. 沈德潛則以為「蒼涼瀰渺,欲即轉離。名人畫本不能到也。」詩中所寫,真可說是寓情於景。一切風景、人物似乎都茫茫渺渺,虛幻朦朧了。

《蒹葭詩該有的定位》 

在〈尚書·舜典》中有説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詩歌的目的就是表達心中情意。

而〈詩經.毛詩序〉亦説:「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所以啊!人遇到高興的事,就手舞足蹈。遇到喜歡的人,以歌聲抒發情感是天經地義啊!何需將如此美麗的詩歌看成論政勸誡君王,招納賢士呢?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曾說:「詩.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詩經〈秦風〉總計十篇,多陽剛殺伐之作,唯此篇婉轉殊為難得。」

這首委婉溫柔的詩歌,王國維的評價自是有其道理啊! 

*圖 蒹葭蒼蒼 網路分享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ice720703&aid=16884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