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白居易 賣碳翁】一詩讀後
2014/08/30 13:52:42瀏覽3478|回應0|推薦2

【白居易 賣炭翁 】一詩讀後  

唐詩大致可分作四個階段:初唐、盛唐、中唐丶晚唐。中唐詩的代表人物是元稹與白居易。元白二人共同提倡的文學改革運動,號之為[新樂府運動]。

與中唐的韓愈、柳宗元所提倡的[古文運動]相互呼應。造成唐文學在文學史上不可磨滅的地位。

唐朝「新樂府」與漢樂府不同,新樂府不入樂。文人寫作的目的在於:「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發揮詩歌最大的社會功能和諷諭作用。  


白居易的《新樂府》有五十首,賣炭翁即為其中的代表作。   白居易描寫基層人民所遭受的殘酷剝削和壓榨,爲他們的悲慘命運發出深刻的不平之鳴。  


《賣炭翁內容》

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價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值。


  這首詩白居易自注了副題—苦宮市也。唐德宗時在宮中設立市場,叫做[宮市]。宮中日用品不由官府承辦,由太監直接向民間採購。太監和他的黨羽爪牙,就假借宮市為名,在長安市公開的掠奪人民財物。有時只隨便給點錢,甚至錢也不給,直接搶走。作者寫一個賣碳翁的遭遇,說明宮市為人民造成的痛苦。   


我將本首詩分成三部分: 

(一)賣炭翁燒炭辛苦:

白居易寫賣炭翁經過了[伐薪]、[燒炭]的辛苦進程,搞得老人家滿面的煙塵,兩鬢頭髮早已蒼白,手指更是變得像木炭般的黑漆。這些木炭得之不易,備嘗辛苦啊!

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賣了炭可以為家人添置些衣裳和食糧。可憐他身上穿得那麼單薄,心中多麼希望 天再冷一些,雪再大些,一牛車的炭就可以賣個好價錢,全家人就能衣食無虞了!


(二)滿懷希望等待買主  : 

昨兒夜裡下了大雪,地上積了厚厚的一尺來深的大雪,老翁滿懷希望,一大清早就駕著一牛車的炭,趕去賣炭。一路車子走過結冰打滑的道路,人也餓壞了,牛更累斃了。好不容易的才趕到城門外。在滿地的泥濘中,等待著買主。這時老人家遠遠的看到兩個人騎著馬來了,心想著是不是有人來買炭了。


(三)一切辛苦化成泡影 :

兩個騎著馬的人是誰? 原來是穿著黃衣的太監。他們手上拿著公文,說是奉皇上的命令,要用老翁的炭。太監就這麼把一車子的炭全都搶走了。太監只拿了"半匹紅紗一丈綾" 掛在牛頭上,算是充當木炭的價錢。

紗和綾在當時雖可便賣當錢使用,可是這些宮中用剩的一點紗和綾,怎抵得上一千多斤的木炭?

老翁充滿希望的 "身上衣裳口中食" 就被太監白白搶走了。老翁跌坐在泥濘裡,所有的希望都變成泡影,今後家人的衣、食所需,不知該怎麼辦啊!   


這首詩白居易把賣炭翁艱苦的生活,對生活衣食溫飽最基本的要求,刻畫得非常深刻。  賣炭翁備極艱辛的燒炭、賣炭。而太監只拿了一紙公文,就把千餘斤木炭奪走了。搶走了賣炭翁的希望!搶走了一家人今後的生活所據。


白居易在詩裡只有描述,冷冷看著這一場,朝廷不顧人民死活的暴政。雖然沒有任何一字褒貶,但為政者不顧人民死活,冷血殘酷的政治實狀況被坦然揭露。


新樂府文學運動為唐朝的政治,反映民間的痛苦,孟子説:[苛政猛於虎],白居易對朝廷失職與無能,做了最忠實的記錄與見証!  

圖/取材網路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ice720703&aid=1676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