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我看到高點電視台的"命運花園",
雖然我不是很認同伶姬的所有觀點,
但我的確欣賞她很多見解(看書也要用自己的理智判斷)! 有一個中年婦女問她和母親的因果關係,
前世她母親是一個約10歲的小男孩,
目睹父母,妹妹被強盜殺死,
後來強盜之一建議收留那個小男孩,成為強盜的一員,
而中年婦女則是負責看管這個小男孩的強盜。
但中年婦女並非自願成為強盜,
大約在他30歲左右,他的村子被這個強盜集團摧毀,
他也是倖存而被收納入強盜團的!
因此他心疼小男孩的遭遇,當小男孩被責罰時,他也護著他,
把他當成自己的兒子般照顧!
過了一,二年,他計畫帶著小男孩逃走,
找個機會要小男孩下山去買東西,
然後也告訴小男孩逃走的路線,
也規劃好自己如果逃不出來,小男孩該如何等等...
結局是小男孩順利逃走,然而計畫被發現,他被殺死,
這群強盜一直追殺小男孩,最後小男孩只好出家(躲在寺廟)。
因此這世,中年婦女和母親總是溝通不良,
因為一個是10歲小男孩,一個是30歲的男人,
彼此之間存在代溝。
但是,中年婦女沒有欠媽媽,甚至應該是媽媽欠中年婦女,
一般我們總認為,欠債的人要過的比較苦,
而被欠債(債權人)則該過的比較好,
但在伶姬的因果觀不是這麼一回事,
如果是欠命的,被欠的人會帶著病痛的身體來向債務人討債,
例如一些婦女必須辛苦工作養她重病的先生,
而先生還不給她好臉色。
但這個太太不怕找不到工作,因為她要還先生的!
所以被欠債的人反而要又窮又病,他會過的比較好嗎?
除了欠債還債,伶姬還有一個獨特的因果觀:
「請你再來渡我一次!」
其實那個強盜的例子,嚴格說起來,他們沒有互欠債,
頂多是小男孩欠這個照顧他的強盜,但欠的也不多!
但是那個小男孩,從小歷經目賭父母被殺,
被強盜收留做苦工,逃亡等等,一生顛沛流離,
老天爺是要那個強盜「再來渡他一次」。
有一個太太一直認為,先生工作不順利就喝酒發酒瘋,
她要一直忍耐他,是否前世欠他的因果?
但我倒覺得,這個太太有善根,或許她前世幫助過老公,
先生需要太太「再來渡他一次」!
離婚容易,但太太可以獨立養活孩子嗎?
如何彌補孩子沒有父愛這一部份?
現在景氣不好,老公工作挫折時,多鼓勵他,
買個王永慶的自傳給他看吧!
人家也不是一開始就是大老闆,
他的家庭原本窮到父親要上吊自殺!沒有付出又哪來收獲?
而且這個先生是因為從小看父親喝酒而學會這招藉酒消愁。
是否應該跟老公溝通,如果將來兒子學他喝酒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他希望兒子變這樣嗎?
還有,要戒煙的人要有替代品,像是想抽煙時就嚼口香糖,
我建議這個太太可和老公溝通,心情不好時不要喝酒,改吃什麼代替?
(必竟妳沒辦法要求他不能心情不好吧)
必竟沒有替代方式一直要求先生戒酒也是很困難的。
如果希望由宗教的力量改變先生,或許有效,但需要一段長久的時間,
必須視先生心裡信仰的程度,如果先生是被太太逼迫學佛來戒酒,
我想那成效是很低的!
我們仍必須尋求「世間」的方法來幫助先生!
而不是一直想著「因果」的問題。
探究因果只是讓自己比較「心甘情願」的接受不好的結果,
但是有助於現在的生活嗎?
太太想尋找前世,也不過是想讓自己「心甘情願」的忍受先生,
但是一直忍耐,她欠他的還完了,
但她的孩子卻學到一個喝酒的爸爸,一個忍耐的媽媽,
孩子長大也複製這樣的家庭模式,
這對夫妻是否又種下一個新的惡因?
讓孩子長大成為酒鬼,讓他的妻子(媳婦)命苦...。
所以當太太的千萬不要「認命」(當成是因果),
而必須認為自己是「再來渡他一次」的!
佛菩薩相信這個太太有善根因緣,而他前世幫助過她,
所以要她再來渡他和孩子。
這是「積極的行動」而非「消極的認命」!
我想佛教不是只教人消極(因果認命),
而是在現有的困境下,如何改變自己和冤親。
因果是消極的命定,也會是積極的改變行為。
(如果當做是上天給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