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 建水 雙龍橋 (2008/3/14) (其他圖片請參考個人相簿─建水雙龍橋篇)
建水自古為滇南重鎮,古蹟自然不少,特別是這裡擁有幾座中國重要石造古橋,較為著名的有〝雙龍橋〞、〝天緣橋〞。
建水雙龍橋(俗稱十七孔橋):
位於建水城西3km的瀘江與塌沖河上,因兩河蜿蜒如龍,以橋鎮住〝雙龍〞而得名。雙龍橋建於清乾隆年間,原本只建三孔石拱橋,但塌沖、瀘江兩條河水不斷氾濫,淤泥致使河床增高,導致小橋孤居河中,無法通行兩岸。於是道光十九年(西元 1839年)兩頭共增建十四孔,所以又名〝十七孔橋〞;並在橋上增蓋了3座飛簷式閣樓,兩端閣樓較小,居中大而壯觀的閣樓有〝滇南大觀樓〞的稱謂。
十七孔大石拱橋,長148m,寬3-8m,橋面由數萬塊大青石鋪成,被認為是雲南省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的一座多孔連拱橋。
天緣橋:
位於建水縣東南10km莊子河村西瀘江河、南莊河、象沖河三水匯合處,每夏秋雨季,三水洶湧奔騰難渡。清雍正四年(1726年)郡人勸眾輸金,興工兩載完成此橋。橋全長121m,三孔,青石砌築,拱高7.8m,寬7.2m,橋側有石欄,高1m;石獅、象踞東西橋頭,橋中有重簷閣亭,可登樓覽景。此橋石板向東西方向S型彎曲鋪砌,以減緩坡度,人走起來不累。
因為雙龍橋離建水城較近,於是我們選擇就近觀賞。城裡打聽前往方向,不料城裡人對於〝雙龍橋〞並無印象!這不是雲南重要古蹟嗎?!幾番輾轉後,改問〝十七孔橋〞,好不容易有位大哥提出疑似有〝十七孔〞橋的位置,我們也就只好試試看。
午後陽光強烈,出城西的路上,兩旁均是石刻墓碑店家,造著一座比一做氣派的巨大石碑,可以想見此地人應該是愈來愈有錢;這種鄉間小路,除了路旁碑刻的石粉飛揚外,就剩路上一坨一坨的牛糞堆了。不是3km嗎?走了快10km都不見橋影,拉了路邊大伯一問,才知我們剛過了頭,「就在路邊,一看就看到了」。
喔!的確在路邊,不過,這重要古橋的境遇也未免太不受重視了吧。藏在草木龐雜鄉間小路內,若要徒步登橋還無法達成,因為不知是瀘江還是塌沖河至今還繼續〝氾濫〞,橋頭前一段淺而寬的水繼續流淌,我看當初十七孔是不夠的,至少要建它個廿一孔才夠免強應付現在狀況!
我們的車子學著前面一輛小卡車蛇行在水中,以防看不見的低窪,果然前車帶我們脫離窘境,終於讓我們兩個可以乾著腳跳上橋頭。
雙龍橋三座飛簷式閣樓只見兩座,圮掉的正是〝氾濫〞的這頭,不過能走上這種仍在使用的古橋也算榮幸,眼前不就是石獅、象橋墩嗎!大青石板延伸過去的正是樓中有樓的〝滇南大觀樓〞,(咸豐六年雨辰(1856年),三閣毀於戰火。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重建,至二十四年落成;中間為三重簷方形主閣,可登樓遠眺,底層為橋身通道,樓高近20m,邊長16m)層簷垂疊、交錯,可想見在當時,的確雄偉壯麗。
這座橋目前依舊扮演著河流兩岸通行的角色,摩托車、單車、行人穿梭在古橋上,有點時空錯置卻又帶點理所當然;〝滇南大觀樓〞可作行人的風雨樓,也可登樓觀景,不過曾經這麼精心設計的風雨樓,現在卻淪為遊民寄居的地盤,自然味道也不那麼佳,橋邊景物的錯亂安置,也讓登樓觀景的意義俱失,雙龍橋曾經風光的歷史年華,至今只有不勝唏噓。
飛簷式〝滇南大觀樓〞 〝滇南大觀樓〞內已為遊民地盤
我的失落不是因為建築老去,而是古蹟環境並未妥善規劃!溪水改道,於是原河道盡闢為菜圃,更令人錯愕的是,在橋另一側河道上,居然建了一棟模樣古怪的水泥建築,上面腥紅胡亂塗鴉的標語,突兀地合力撕破原該典韻的畫布,古橋風韻尚存的美感徹底被此猥褻!我心疼地無法理解雙龍橋為何如此被處置,醜陋的監獄建築阻擋原該美好的視線,更別說「吃了黃精寶,走路都會跑」,我沒吃黃精寶,都會被嚇跑!
橋後古怪建築,擋住視野;橋前菜圃,說明河道變遷
最神奇的仙丹─黃精寶,奧運選手一定要試試!
心情沮喪,料想天緣橋可能命運也大同小異,所以悻悻然,不想再花時間去尋覓。老橋會圮,但是總是趕不上人為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