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體驗真正的「多元文化」嗎 ?
其實,多元文化常常就在我們的身邊 。
本人在台灣立報工作時的老同事夫妻檔張正、雲章二人
所主持的「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裏頭,
陳列了來自越、泰、印、菲、柬、緬等地的東南亞文字書籍、
手工藝品,也有中文、英文的東南亞主題書籍。
在台灣立報老同事張正創立的「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捷運南勢角站4號出口走路3分鐘)
,巧遇青春期時喜愛的作家朱天心。
她來此擔任「新移民文學獎」第二屆的評審,正好結束要離去。
其著作擊壤歌、古都、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應有不少人讀過吧。
雖然她大我一輪,
但純真的臉龐清新依舊。
這天大雨,仍有座談。
下午3點,一位教育人員何怡潔(下圖坐在沙發上最左邊戴眼鏡者)
與特別趕來的聽眾們談「北漂的日子,我們相伴前行」主題。
(北漂是大陸用語,指任何非北京籍人士到北京就業就讀打工之意)
下排第一本書「燦爛時光」, 是立報恩師成露茜的著作,
張正書店的名字緣自於斯。
以下摘自網路
關於移民工文學獎
移民工文學,顧名思義,是以新移民(外籍配偶)與移工(外籍勞工)為主體,所生產出來的文學。
此刻的台灣,來自東南亞的移工將近五十萬人,婚姻移民將近二十萬人,新移民二代也已達三十萬人。這些人的文化與生命經驗,豐富了台灣,而她/他們的書寫,亦是台灣文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移民工文學獎的舉辦,即是為了鼓勵、並留下這段可貴的歷史。藉由以新移民、移工為主體所生產的文字創作,呈現異地漂流(移工)、兩個故鄉(新移民)、雙重血緣(二代)的文學風貌。
首獎十萬元,敬請共襄盛舉。
移民工文學,顧名思義,是指台灣社會裡外勞外傭外配族群為主體,所生產出來的文學。自一九八O年代以後,資本主義已徹底改造既有的文化生態。由於經濟生活的提升,再加上知識教育的普遍升級,有許多工作逐漸由外來移工或移民來取代。外配也在這風潮中急速增加,社會裡也開始誕生「新台灣之子」。所謂本土文化,正在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階段。
台灣是海島型的國家,從明鄭以降,就已注定是一個移民社會。族群對立與融合,寫盡台灣歷史的悲慘與榮耀。這座浮島,從來就無法鎖國,地理與歷史因素規定它必須朝向海洋開放。移民與殖民的到來,迫使台灣必須接受多元駁雜的文化。不能認識這個事實,成天高喊本土文化,無異是夸夸其談。
這二、三十年來的台灣社會,正在穿越一場寧靜的文化改造。大量東南亞移民的遷徙,帶來了外勞外傭與外配的族群,也一併攜來不同的語言文化與歷史記憶。如今,新台灣之子已經開始進入大學,他們的文學想像,也迥異於原來漢人原住民的思維方式。佔年輕學子七分之一以上的新台灣之子,也慢慢進軍台灣文壇。
張正長期主編《四方報》,讓菲、越、泰、印、柬的移民有信息溝通的平台。年輕作家黄湯姆的《文學理論倒讀》,引發台灣文學界的普遍討論。他們都長期對移民文學的議題非常關注,前來邀我加入這個文學獎的構思與實踐。移工文學獎,期待新移民能夠把在台灣的生活經驗,轉化成文學書寫。這個構想若能實現,將使台灣文學的疆界,又可再擴張。
【第一屆移民工文學獎】 評委召集人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教授
陳芳明
傾聽他/她們的聲音
新移民/移工們是共同居住在這塊土地上不容忽視的第五大族群,支撐起台灣的基礎建設、提供許多人不願做的底層勞動力、長時間照顧陪伴家中的長輩,甚至是我們新生下一代的母親。
自我參與《四方報》創報至今,《四方報》做為非華語系移民工資訊交流與紓解鄉愁的平台,不僅是一份服務移民工的母語刊物,更以「友人」身份,傾聽他/她們的聲音,擔起台/外文化溝通的橋樑。自出刊以來,《四方報》即收到大量來自全台各地移民工的投書,平均以每月五、六百封的數量,如雪片般累積。在資源侷限的情形下,作者們以廢棄的月曆紙、影印紙、計算紙,寫/畫下一張張傾訴生命故事的書信。
2011年7月,《四方報》延續「為移民工發聲」的創報精神,將觸角從報紙文字平台延伸向藝術平台,開始著手精選移民工多年的來函畫作,並在國藝會與台北市文化局贊助下,首度舉辦《艷驚四方》畫展。第一次舉辦的異鄉人創作展,初步獲得全國多家獨立書店的展出機會。移民工畫作,雖非屬主流藝術,然多元文化的美學呈現、異鄉生命經驗的撞擊,仍為國內各大專院校與政府機關所「看見」,並於2011年10月開始,陸續加入協辦行列,讓《四方報》得以繼續帶著移民工的故事,行遍台灣各地,在島嶼巡迴漂流,展出的行腳,持續至今。
2012年4月,《四方報》集結在台被污名化的「逃跑外勞」投稿,出版《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一書,自白的書信體深入刻畫移工困境,獲2012年開卷好書「評審特別推薦獎」;2013年3月,收錄外籍配偶投稿以及《四方報》記者採訪整理的故事,出版《離-我們的買賣,她們的婚姻》一書,讓讀者看見外籍配偶飄洋來臺後,對婚姻從憧憬到衝突的心路歷程。
源鑒於此,我們開始考量移民工自身其實擁有創作的多樣性與豐沛能量,因此希望成立一個更具延展性的文學獎項,讓他們得以藉由書寫,替自己留下歷史,透過文字創作表達兩個故鄉(外籍配偶)、雙重血緣(新住民二代)、與異地漂流(外籍移工)的文學風貌。
2013年10月起,中華外籍配偶暨勞工之聲協會將結合《四方報》移民工交流平台的特性,共同籌組【第一屆移民工文學獎】之執行小組,讓移民工除了書信、畫作,還能擁有詩文創作的發表園地,並獲得獎項的公開肯定與支持鼓勵。
《四方報》 創辦人暨前總編輯
中華外籍配偶暨勞工之聲協會 秘書長
【第一屆移民工文學獎】 發起人
張正
多元文學/少數族裔文學
美國的羅丁‧比夏(Rudine Sims Bishop,1992)將多元文學(multicultural literature)定義為「由美國社會政治非主流團體的成員所產生的作品」。這個說法意味著,具有某種別於主流文化背景的族群,比起非成員,更適合書寫創作有關該族群的文學作品。
麥奎爾‧雷斯金(McGuire-Raskin,1996)則認為,「局外人」(outsider)比較容易產生刻板印象,或普遍的文化中心思想,傾向以觀光客的角度去觀看事件和事件中的角色,較少留意(亦較無能力理解)該文化的描繪方式。該文化群體裡的寫作者,能呈現該文化正宗的寫作風格,與更接近真實生活的故事,從作品中,幫助讀者理解多元文化的體現。
尊重,出自於差異的理解;認同,出自於接納與欣賞。讓多元的文學表達出現,更是族群融合最美麗和諧的態度。藉由書寫的分享,與閱讀的對話,無疑是提供了一種建立彼此關係、打破彼此界線的良好方法。
文學是認識世界重要、且功能強大的載體,美國教育組織CCBC (The Cooperative Children's Book Center),甚至明訂出「美國兒童必讀50本」多元文學書單。多元文學的閱讀除了拓展學生對於其他平行文化的知識、建構同處於社會中其他文化存在的多元洞察力、認識不同文化的價值、進而消除刻板印象與成見,對台灣比例越來越高的新住民二代來說,閱讀、甚至書寫這些反映己身所從出的種族與文化背景的文學作品,也有助於提高自我概念,是發展健全人格的重要教育工具。
身份書寫
台灣在二次世界大戰後,一直是移民/勞動力輸出而非輸入的國家,移民工主要是因應國際化後,男性強烈的婚配需求與大量的勞務需求而發生。但快速締結的跨國婚姻與勞雇關係,加上國境、語言、種族、性別、社經地位等多重弱勢,促使移民工一直無法獲得社會主流價值的接納與重視。
然而,移民工帶著豐沛的東南亞各國文化進入到台灣各角落生根,其中也不乏在原生母國受過大學教育的知識份子,甚至即便素人寫作,也因相異的文化資產而能開啟別於以往的嶄新視野。雖然不同的文化身份書寫,會產生觀點不同的爭議性,但也正因為差異,能為文學領域注入新的能量與活力。
台灣向來都是個移民社會,但無論河洛、客家、國民政府遷台,來台時間雖有先後,卻均屬於華文文化成員。台灣自民國78年起開放外籍勞工來台,跨國婚姻則自民國80年開始逐漸大量出現(88年後爆增),20幾年來,相對於華文主流社會,在台的東南亞語少數族裔,完全缺乏管道、機會、與支持,得以在一元的華文文化社會,讓多元的文化創作出現(直到《四方報》的出刊)。
在世界各地,少數族裔的身分書寫已迅速發展並獲得學術界與大眾的廣泛承認。在台灣,顧玉玲寫下《我們》記錄了菲律賓移工的生命故事,藍佩嘉寫下《跨國灰姑娘》報導了印尼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的故事,然而,雖分別獲得2008年與2009年開卷好書的肯定,並受到熱烈關注與迴響,但均屬於「他者」的觀察記述。
《四方報》於2012年集結的《逃》(獲2012年開卷評審特別推薦獎)、與2013年的《離》,則雖是第一人稱的身份書寫,但屬於書信體且主題鎖定勞雇問題與跨國婚姻問題,因此,在文學創作上還有很長的路與很廣闊的空間值得耕耘與努力。
結 語
陳芳明教授說:「什麼叫做台灣文學?不管什麼族群,只要寫出台灣這塊土地上任何感情、記憶,就屬於台灣文學。」,移民工在台成為一份子已20幾年,日久他鄉是故鄉,未來他們也將成為台灣文學的一部份,今日成立【移民工文學獎】,給予移民工一個文學創作的目標與平台,鼓勵移民工書寫自己的生命經驗、鼓勵新台灣之子書寫家族故事,將能為這個時代的台灣文學、歷史、社會,留下更真實的記錄。
計畫目標
1. 籌辦【移民工文學獎】作品徵件
2. 架設【移民工文學獎】官方網站,推廣閱讀與文學創作
3. 舉行【移民工文學獎】頒獎典禮
4. 出版【移民工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5. 舉行【移民工文學獎】校園及圖書館巡迴座談
6. 推廣【移民工文學獎】校園文學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