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1/01/28 05:33:29瀏覽776|回應1|推薦10

「嫁」原是在家修行系列文將心作嫁各節的引言,將之歸整就成了一個短篇

花轎中,新娘的身子和著轎夫單調的吆喝,一路搖晃-----。此時這心,已不似離家時那般激動了。蓋頭下,伊直直的瞪著繡花鞋面上那兩個紅嫣嫣的線球,一邊在想,進了夫家----------

離開了家門,走出了山村。這該當像每個人的宿命,走向路的那一頭,走向人生另一個歸宿。心想只要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總有到的時候!

伊剛取下紅綾蓋頭時,轎簾被風吹出了一角,只見轎夫奔走的腳,激起黛淡的塵煙,也健出了規律的搖晃,上下起落多過左右擺動!伊撥開轎衣,汗濕的頭巾、古銅的背,不經意的闖入,還渾然不曉男人的伊,此時起了莫名的嬌羞。伊不由自主的將視線飄到遠處,只見幾隻喚做青笛的鳥兒在梯田追逐著,追過了山陵飛沒了蹤跡。伊放下花轎繡簾,閉上了眼,兩根纏著紅綢子的轎槓----------依然搖來搖去。

「聽說,撥個淺淺的小凹,放上一顆蘿蔔仔,回點土,澆幾次水,過了百日,就有甜香爽脆胖胖水水的蘿蔔可吃了!這該是多麼興奮的事呀!」花轎打了兩個彎,離村子約有兩里地,正越過一大片的黃花田,花香襲來似淡又濃。

伊從來不知種子這麼神奇,直到十五歲那一年,她仔細的看著身子長圓長圓、尾巴極尖極尖的種仔,方覺得這蘿蔔仔很可愛,挺耐看的!那淡褐色的仔匣一輪一輪、鼓鼓的。放在耳邊搖動會沙、沙、沙的低語,像是成群關在家門的孩子,要急著出門玩耍去!伊左手窩著掌心,右食指小心翼翼的撥弄著,突然一聲「剝」剝聲極小極小,壳破了,掉出了三四顆小小紅紅的仔,油亮亮的,心想這點油亮亮應該就是點亮神奇的生命之光罷。

後來伊阿嬤教伊將芥子、香菜或油麻和些土來播撒,會長得很均勻,開出一田田的黃花。也跟伊說所有的菜子都跟人一樣,所有的女人命同油麻!有一天總會要嫁。從那時起,她當自己是一畝田地---------

 

這田地裡有一床小溪,就在自家屋前不遠。房子是依山而建的,每當月夜光照在千江、照到萬戶屋瓦的同時也照臨小溪,萬籟俱寂時潺潺水聲似乎更近了。伊有時結伴耍玩,更多的時候就愛獨自一人,倘佯其間,這溪成了伊心靈的花園。這溪水源自雪域聖山終年不斷,長年水淺。阿嬤但也怕出事,雖有禁止,那裡肯聽,時日一長也就任由伊了。

每年閃著春光的新葉映出溪水如鏡、秋來彩葉落紛紛,一陣風來粉蝶漫天,更多停在如黛的綢娟、冬天,兩岸吊雪瑩瑩一片,在晨曦中冒著淡淡的輕煙、到了夏天水聲潺潺,游魚蝦蹤悉數可見,正是放伴覓魚戲蝦的時候了。

伊總會先在水湄用石塊圈一個水窪。然後小心翼翼的搬開水中的石頭,此時激起溪沙有些混沌,但很快就會流清,在魚蝦還沒弄清楚怎麼回事之前,掬掌可得,放到水窪等到數量多時再來和魚兒說話,有時也虜來一些蝌蚪,但始終分不清這些俘虜是青蛙還是蟾蜍。玩累了,臨走總不忘將水窪扒一個口子再回家,伊總是想大家只是來相玩一陣,不管是誰都要回家---------

聽說在伊出生之前,這溪裡曾經出現過美麗的石頭。打從那時起,每到河邊,她總是不忘尋找美麗的石頭,幾年下來牆角多了許多大如柚、小如鵝卵的石頭,而窗櫺上也散落些鍾愛的小品石。常常和它們說說笑笑,石頭們必竟先存在這個天地,必然有著無數的亙古八卦,似乎石頭也告訴了伊許許多多的秘密。

伊想所有的土地都藏著許許多多的秘密,人也是。十六歲那年,伊警覺到打小父母因病雙亡,阿嬤一手帶大,這些年來吃穿家用並不匱乏,生活是怎樣走過來的?也許這會又是一個秘密!伊不願再想------水露石出,該知道的總有一天會知道!

這轎還在走著。送行的人早已分手,新郎沒來,媒婆在後,人還打著路轉沒出山。轎夫有時會一前一後喊幾句嘿咻!嘿咻!自我激勵,有時還唱著山歌-------我說--------那個背娃的-------妹子呦-------

說不平其實還是很公平。譬如說人肚子餓了吃什麼都香、吃太飽了會脹,這個大家都一樣。就像是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鬼,這個大家也都一樣。後山老師太說過只要不虧心,總是有個好報應。伊也知道要學佛要修行,但困難重重。老師太對伊說:「撼山難!反掌折枝難不難?其實易也不易難也不難,其中的道理只有你能懂,難做的去做就容易,容易的不做就很難,就像妳讀書,不讀就很難對不對小娃!」伊記起五年前師太跟她說:「西方極樂世界,環境美得很!有鳥叫、有花香、更有琉璃光,黃金鋪地,不用種也不用搶,想吃什麼就有什麼。想去哪裡都行,一念間想到就到了;這人從蓮花托生出,蓮花都很大很大,有的大如山,小的像池塘,最小的也有妳家供桌那麼大。」從那天起伊陸續種了許許多多的石蓮,想來是把住家當成蓮池海會來看。聽說誠心可以感動天,伊就打好了主意,要用這種石蓮的心來感動諸佛,好讓佛來收留這生生世世的飄泊-------。伊成天想著的都是天上人間。

山歌又起------我說--------那個背娃的-------妹子呦----------------轉個頭ㄝ------讓哥瞧--------高亢入雲,聲亦撼山。

就說嘛!這個世界是給豐者奢華、給缺者匱乏,給有錢人享受、給貧窮人吃苦的。是給人贖罪,也給人恃意妄為!你無語問蒼天,天亦無言來應你!聽人這麼說時伊總是很有耐心的說:看是人世間充滿苦難和不公,人是有惰性的但人也有向善的心!不能失望,不能失望呀!尤其是對別人。伊知道,到頭來還得自已悟自已明呀!

「緣」很是奇特。伊和師太的緣,緣起於小時候那一場要命的大病,襁褓時連著幾天不吃不睡;山間偏遠尋醫極其不便,那時候人都要看天賞飯,人的生死也往往是天來賞!阿嬤心慌連夜抱到老山寺,將伊送到師父手中已是氣如游絲,伊的阿嬤發了重誓:「伊若得治一心向佛」。

伊的阿嬤之前雖說善良,也是不自知的造業無心的行善。這娃子病漸好,伊的阿嬤面臨兩難,害怕剃度出家要丟下苦命的伊,不遵誓又怕神鬼來找---。幸得師父告知有一法,名在家修行。剪一撮髮絲存放寺裡得以皈依,收為俗家弟子,法名釋無塵。以後山寺就像家,師太看著伊長大,伊雖未拜師自然也就成了佛弟子。緣很是奇特佛緣更是奧妙,伊在想------

芒花團團身颤颤,似綢輕展,千百株蘆葦,盡情舒放;曠野飛絮,藍相做底天來襯,放懷揮灑,風霑著雲氣,簡單幾筆,成就了一幅千朵芒花在天際。所有的葦桿子都一個方向,所有的蘆花都朝西,濃淡有緻,參差缺齊,但覺井然有序。伊向上看,從沒見過這麼大的畫框,這是何來神筆,存身在這天地的畫廊。在伊作嫁的路上-------- 如同當年見佛,淚下,歡欣---------

日前阿嬤帶伊去禮佛,是伊心頭揮不去的勝景。那天古寺長廊浴著暮色,阿嬤還在佛前,伊已出了正殿,面向著山門邊走邊跟師太說著話。「出嫁如同皈依都要全心的依靠」、「皈依三寶是人生的大事,妳可以不信,但不要錯過!」在兩雙手交握時,伊發現師太老眼隱隱有淚映著慈光。

行前伊師太託小師姑交來一個精緻的錦囊,說師太只說:「不即不離、不迎不送」並無餘話,打開一看是個長偈,鵝黃的宣紙映出將書的墨色泛著馨香、師太寫下一個出家人給在家人婚姻的祝福,當下伊就起了課頌的念頭,現在正好探手入懷取出展讀:

自古彩霞無限好  看到終昏日愈少

或從西方來做客  也知暗夜即將到 

有身作佛是珍寶  莫使五欲六塵繞

但教日月能鈴杵  南柯夢更鈴聲搖

縱使無機另有機  有機無機非我意

此生不度另有生  有生無生是業力

眾生寧苦不出離  見說彌陀常招嘻

與人向佛風雨聲  度生宏願恆無疑

生生世世常流轉  總有遲速與快慢

起起落落生滅相  生滅起落實葛蔓

今朝口中出海潮  嘗得娑婆滋味淡 

直須捻得念頭死  生死海中生死斷------即是度得有緣人

伊進了夫家很快就懷上了龍鳳胎,過了第二年又懷,三年下來生了四個孩。孩子們又都冰雪聰明孝順得很,說是伊定靜安慮的性情帶來的福報。此後相夫教子、禮敬公婆、友愛鄰里、遠近交相讚嘆,第四年某晚夢中驚醒,大喝萬般皆有情萬物有佛性,天明寫得一偈:

一覺驚醒百年夢 宛如嬰兒初誕生

慧炬照破千載暗 窺見無情有佛性

業海流浪眾生苦 慈悲生心淚盈盈

萬般不帶百年身 榮華富貴同浮雲 

悟得人生如泡沫 世事原來似幻影

解悟以後貴修行 妄想習氣掏乾淨

貪心善藏得自觀 六度萬行取妄網

並非抓起教放下 放下就在起心時

空有是相在兩端 佛法無邊誠是岸

般若慧智見空有 但本一心如實做

念念回向佛與眾 修到三業皆清淨

身淨自意成光明 身玉心蘭佛是心

從此皈依三寶,法名釋心香,傳承綿延,還是在家修行。

伊享壽八十八歲無疾壽終。臨終滿室馨香,嘴角含笑,面帶慈雲,體態安祥,遺四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悲喜捨、佛我同尊」與子孫。從臨終瑞相看來,伊還想著初嫁路上的總總!

「嫁」原是在家修行系列文將心作嫁各節的引言,將之歸整就成了一個短篇,順且留個紀念。

文中的伊固然有所指,所提之事皆有情緣並非全是杜撰。但若要問:伊是誰?她是誰?誰是伊後人?這你是知道的。後人不是誰!是你、是妳、是我、是俺、是咱、是咱倆、是他、是她,也是牠和它!這伊和阿嬤是誰!不是他人。也是妳、也是你、也是我、也是俺、也是咱、也是咱倆、也是他、也是她,更是牠和它!

這世間有藍綠,但只該有藍藍青天、綠綠的大地,你我只准許藍綠爭個和諧;這社會到處都有本省人、外省掛,實不該有現世的情仇,意識的打殺。我們同是大地的子孫,城邦的人。要努力為自已爭一個淨土,來得一個自在,享受這難得的人身。修出個將心比心的心,還想要後世的子孫也有一個明心,讓他人也都無煩無憂無災無病,都啟發著俱足的善根與靈性。這是作者以佛為名書寫此文的初心。

 

( 創作另類創作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ck666&aid=4773628

 回應文章

Charity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善念
2011/01/30 17:56

放下就在起心時 何等高的EQ  好命的人就是EQ高的人

所以伊的福報善終 就是自己修的 希望台灣政治人物都有高EQ

為台灣修善福 阿彌陀佛

 

老溜子(jack666) 於 2011-02-05 19:10 回覆:

是呀伊真的是小可學習的榜樣

伊還有一段話記得是這麼說的

修行以我最重要 我高則人高 我低則人低

做人以人為至尊 低人其我更低 高人其我更高 

見道以心淨為鑰 故我淨則心淨 我心淨而人心淨 家淨 國淨佛土同時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