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友們應該對我們之前在平靜國小玩的影分身之術記憶深刻,不過手札當中只有約略提及。後來在大紅花的攝影版也有一些討論(雖然討論不是很熱烈),想想還是整理成一篇心得,以後找到適合的時間與場景,更重要的是肢體動作好而且體力也要很好的麻豆再來好好玩....沒錯,這其實不是在玩攝影師,而是在玩麻豆。所以麻豆一定要耐操耐玩而且毫無怨言,原因....看下去就知道了。
先來個肢體動作大評比,可以看得出來野人的肢體動作比我要好得太多。
野人的肢體動作真是優啊。
這樣的相片其實用的室外閃的「頻閃」功能。頻閃顧名思義,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閃光密度與閃光數目的頻率設定,在絕對漆黑的環境與深色不反光背景當中,利用頻閃達到捕捉移動物體多個連續影像的效果。閃光密度的單位為Hz,表示一秒鐘會觸發閃燈的次數。另一個設定的數目為閃光次數,表示要設定觸發閃燈的總次數。
聽起來這樣玩好像外閃會損耗得很快,我覺得這樣的說法是有可能的,所以要玩影分身之術只要偶一為之就好,太常玩可能會導致查克拉不足....好像又扯遠了....
然而首先要澄清的是,不是所有的外閃都有頻閃的功能,就好像火影忍者裡面,會影分身之術的忍者很少(喂喂喂....趕快回題)。我的意思是,具有頻閃功能的外閃,通常都是級數比較高的。我自己用的是Canon的580EXII,這顆閃燈共有ETTL、M-Mode、MULTI三種模式。ETTL等同是讓外閃自動計算出力,原理與作法都可以google得到,這裡就不多補充。M模式以及MULTI都可以手動設定閃燈出力,閃燈出力與GN值換算有關,包括光圈、快門、有效對焦距離以及焦段等,會用到手動設定,多半是夜間生態拍攝,當然部分室內棚拍也會因為拍攝主題與特性的不同而選用手動設定。
聽起來好像很複雜,其實拜數位攝影所賜,就算缺乏以上觀念,直接在現場試拍個兩三張看看成果並累積經驗也就可以了。玩影分身的對焦距離並不會太短,閃燈出力大概設定在1/16到1/32,光圈大概F8到F11,ISO設定在100,大概就不會差太多。
至於拍攝環境,則需要一個近似完全漆黑同時深色不反光的背景,才不會因為B快門的關係造成過曝或者是背景雜亂的現象。
看到這裡我想大家可能已經清楚,要玩「影分身之術」需要的攝影裝備:
1.DSLR或可設定B快門的高階DC。
2.腳架。
3.具有頻閃功能的外閃。
接下來的事情對攝影者來說就簡單了,只要按下B快門,指揮被拍攝者可以移動的範圍,隨著閃燈的頻率與次數移動自己的身體,就可以拍出影分身之術的相片。這時候辛苦的是被拍攝者,他要很努力依照閃燈的頻率與次數移動身體並做出不同的動作,不可以在原地附近停留太久,否則曝光重複在一個固定點上很容易形成過曝。
被拍攝者必須依照頻閃的頻率,快速移動身體,才能製造出影分身的效果。
即使是在原地,也必須藉由大幅度的移動身體,才不會讓閃燈一直打在同一點,造成主體過曝。
同樣的技法,也可以用來拍攝一個櫻桃、葡萄、彈珠等小物體落入透明玻璃杯水中的連續畫面。這時候要注意的是玻璃杯是靜止的,因此處理不好,玻璃杯本身有可能會過曝,可以考慮將外閃離機,找個助手幫忙人工觸發閃燈,同時依現況設定閃燈的角度,當然閃燈的出力值以及相機的光圈設定都得要同步縮小。
因此閃燈是否架在相機上並不是重點,以上四張相片其實是把外閃交給麻豆,並且一邊做動作一邊自己觸發閃燈,操作相機的人只要按下B快門即可。回歸到剛開始說的,玩影分身之術,攝影師很輕鬆,只要動動手指暗快門,並且動動嘴巴指揮麻豆。當然外閃也可以架在相機上,閃光的範圍更廣,如果麻豆剛好是一名舞者,就可以跳上一段舞步,效果同樣也很棒。
對外閃操作比較熟悉的朋友們,會覺得這個心得講的很多餘。但是對於沒什麼玩外閃的人來說,這一大篇看完恐怕還是看不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自己玩一次,保證馬上懂。不過有一點要說在前面,不要找我當麻豆,我還不老,但肯定已經過了耐操的年紀。
需仁.201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