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1/27 22:39:17瀏覽1170|回應0|推薦24 | |
我必須要說,下這個標題其實讓我小小的傷了點神。因為這次的行程,無論古道或者是瀑布,原本都應該只是配角,真正的主角應該是「烘菜頭」,也就是烘爐山、百拉卡山(枕頭山)、菜公坑山連走。這一路連走,我們會途經菜公坑古道、烘爐山古道、菜公坑山古道西段回到菜公坑山登山口。 2011年5月21日,我跟秉謙曾打算完成這個行程,到了菜公坑古道大水塔那邊,沒走產業道路,而是直接選擇翻上稜線,最後竟直抵菜公坑山。當時有位前輩留言給我,告知這段路有可能是岳界所說的菜刀崙古道當中的一部分,可惜當時並沒有仔細記錄。倒是當時留言給我的一位前輩,告知百拉卡山的山頂有個與菜公坑山上的反經石同為天地造化的風動石,這趟上山也有想要一探風動石的想法。 結果別說風動石,連反經石都沒去就直接下山。只能怪自己這趟行程完全是臨時起意,事前全無做過功課,更別說帶地圖與指北針,只能說走在古道上的感覺太美好,錯過一個叉路結果就會大不同。但無論如何,開心上山平安下山,這一趟行程走下來,還算是蠻充實的。 以下是影像記錄。 1.一早天氣有點冷,秉謙就像是雪山草蜥一般,找地方曬太陽讓自己回溫。 2.菜公坑山登山口,我們循右邊的山徑一路陡下。 3.這段路並非古道,而是早期菜公坑一帶聚落先民的狩獵與採藥路。 4.天氣很棒,光影也迷人。 5. 6.這幾天的天氣乾燥,原本濕滑泥濘的山徑變得好走許多。 7.山月桃乾掉的果實。 8.申菝,也是快要乾掉的果實。 9.薯榔已經生根長出枝條。 10.也許是有過三年多前的經驗,一路上儘管秉謙花了一些時間清理多餘的登山布條,比起當年抵達水管的時間還是快了不少。比起三年多前,這水管應該是有重新換過。 11.路標,這天時間還算充裕,先繞去菜公坑燒炭古道看看瀑布。 12.陽光燦爛的古道。 13.光影錯落的巨石,我們在這裡欣賞光影,停留了好一陣子,但其實這裡距離瀑布已經不遠。 14.蒼翠的筆筒樹。 15. 16.光影錯落的羅厝尾溪溪谷。 17.瀑布附近的蓄水塔,光影迷人。 18.拍到某菌菇,不知道是不是蟻巢傘。 19.蕈褶。 20.抵達菜公坑瀑布。 21.這個是下層瀑布,還有上層瀑布。 22.瀑布旁有繩索輔助的陡上山徑可達上層瀑布,此行瀑布只是順訪,就不再上去。倒是秉謙有上去探路,遇到一位攝影前輩,告知是從上層瀑布那邊過來。以方向來說那邊是小觀音山,不過往小觀音山與大屯溪古道的路徑應該不在上層瀑布,詳情就不是很清楚。 23.離開瀑布走羅厝尾溪右岸,直覺這應該是燒炭窯。 24.清道光至光緒年間,三芝境內的山坡地遍植茶葉,茶葉需要木炭烘焙,先民就在烘爐山到大屯溪之間的山腰處設置許多木炭窯,這條燒炭路應該就是燒炭古道的由來。此行雖然沒有完成預期中的三座山頭,但透過這條古道,回想一下相關的地理位置,再加上這些先民拓墾史,古道的印象開始有了一些初步的概念,儘管還相當模糊。 25.秉謙的拍攝記錄。 26.回程,往菜公坑古道前進。 27.過溪,循原路回到先前的叉路口。 28.難得同時見到蛇根草的花與果實。 29.原生的九芎。 30.菜公坑古道,先民的拓墾遺址。 31.這一帶有著相當多的櫐石牆垣。 32.頗有聚落的感覺。 33.平緩好走的古道。 34.超級可愛的迷你申菝與佛燄苞。 35.對照一下,夠嬌小的了。 36.這片牆垣不知道是擋土牆還是有其他用途,旁邊就是山壁。 37.這段古道寬度足以行車。 38.抵達大水塔旁空地,右邊往菜公坑古道東線(稜隔尾古道),直走是產業道路往烘爐山古道,左邊則是陡上稜線往菜刀崙古道。 我們在此休息午餐,這之後的路隊我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一段路,一切就只憑印象前進。 下篇待續,有空再寫。 需仁.2015/01/27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