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引用文章佳暮四英雄/等到救命飛機 族人都說:你先上 聯合報╱記者 翁禎霞】
2009/11/15 20:27:22瀏覽1092|回應0|推薦0

 

佳暮四英雄/等到救命飛機 族人都說:你先上

二○○九年的八月八日,莫拉克颱風夾帶著大雨從南台灣山邊、海邊狂掃而下。

前一天起,大雨就不曾停歇。「那一夜真的讓人心驚。」當天留在佳暮部落的魯凱族人柯信雄和妻子、母親守著家園。他回憶,不知為何,心裡有著隱隱的恐懼。

突然間傳來不尋常的轟隆巨響,是土石流。在與世隔絕的黑暗風雨中,唯一的援手就是族人。一戶照顧一戶,柯信雄說,在那一刻沒有人知道大雨何時會停,「唯一能做的就是鎮定」。

當夜在山下的佳暮青年賴孟傳,及在軍中的徐仁輝、徐仁明兄弟心也慌,「大雨狂掃後,所有通訊都不通了。」第二天,徐仁輝兄弟立刻向部隊告假回家,靠兩條腿挺進災區,「一路柔腸寸斷,很難想像:我們的霧台鄉怎麼會變成這樣?」

賴孟傳背著救難裝備,早早守在直升機起降的救災前進指揮所(內埔農工),等待每一個可以上直升機的機會,他要回到部落。「我的家人、族人都還在山上,我一定要回去!」

八月十日賴孟傳與徐家兄弟終於搭上直升機。佳暮沒有可供直升機降落之處,三人只能吊掛降落民宅的屋頂。當時的部落有如荒島,沒水、沒電,三人與柯信雄會合,無暇為部落的慘狀哀傷,唯一的鬥志就是「如何幫助每一個人下山」。

賴孟傳、柯信雄是南區山難救助協會的成員,早練就了好身手,也是難得留在部落裡的年輕人,老一輩族人對他們最信服。此時,通往佳暮的路完全中斷,唯一的出路是「開闢停機坪」,等待直升機。

四人和村民禹天傑、禹天成兄弟等人,帶著開山刀在部落小丘逐一砍樹、移土石。為了指引直升機降落,他們蒐集村內所有的石灰及白色油漆,在山丘上畫出明顯的方位。賴孟傳說:「以前家裡的石灰是防蛇用的,沒有想到有一天得用來畫停機坪。」花了一整天,總算在山頭開闢了卅公尺見方的平地,成了「佳暮臨時停機場」。

等待撤離的時間,日子還是要過。受困的六天當中,他們蒐集全鄉所有容器接雨水,只要容器一空,總有人祈禱老天爺下雨;但是又害怕雨一來,土石流也跟著來了!矛盾寫在族人的臉上,「到底要怎麼辦?」每個人都對信仰的上帝提出相同的疑問。

在等待中,年輕人帶領族人,儲存雨水、存糧,鼓勵族人共同開伙、一起行動,解決危機中的資源分配,並化解焦慮。

賴孟傳說,許多族人十分絕望,才貸款蓋好的房子,被大水毀了,貸款都沒還清,哪有餘力再蓋房子?「活不下去了!」不免有族人這樣哀嘆,讓四人十分緊張,他們深知,絕望的情緒會感染,帶著族人禱告、唱詩歌,「只要活著,一切都有希望。」

族人也成立機動組,每三小時巡邏一次,掌握部落災情。八月十二日,直升機終於來了。賴孟傳等人立即將村民分組,依身體狀況先後搭機下山。沒有人在那一刻爭先恐後、沒有人在那一刻搶著離家,甚至還有一對母子,媽媽心臟病、兒子氣喘,臨上機的那一刻互讓搭機,生死關頭的真情流露,讓人鼻酸。

看著族人乘著來來回回的直升機遠離家園,柯信雄等四人及年輕村民最後下山。搭乘最後一班飛機前,特別在部落前攜手祝禱、向家鄉告別。

「從小到大,不知道離家幾次了,每一次我都知道,我可以再回家;只有這一次,沒有人知道以後如何……」坐在直升機裡、看著家鄉愈變愈小,只救出了族人、救不了家,徐仁輝等人含著淚水,揮別家鄉。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0289z&aid=349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