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2/20 22:21:52瀏覽810|回應0|推薦13 | |
作為台灣成長過來的這樣己老去的人們有些時候不免錯以為台灣似較大陸有靈性,可這得要加上愈來愈不覺得了。尤以上了年紀的會刻板地認作新一代教改成長的人讓人不得不放棄那樣錯覺。中國己完全重生,文化大革命的時代鴻溝似己泯除遺忘了,時間之流是泯滅過往最徹底的消痕蝕跡塗劑,毛澤東的中國似己整面抹除。台灣曾佔有的優勢也一樣被塗銷。
只覺得八零年後的作家 只有邱妙津最有意思因為她寫了感性十足的鱷魚手記,想來她肯用手記這樣字眼是受了孟祥森的影響。之會憶及邱妙津而作這樣的設想是我依舊以為思想是讓自己覺得是活下去的緣由。老一代文藝人幾乎都可如此自以為是。我認作具人文思想之作家很多都是苦澀地活著。來美之後的張愛玲不就是最具相的表徵嗎?人若認著活著是只為那創作的渴望, 渴望或者欲望是最不值錢生存誘因,浮名與渴望到頭來就是一場空,縱然人們活在世間本就是一場空,但富於思想的活著則尤會讓人們如此覺悟。一種悲剧英雄式的自覺,縱然張愛玲、邱妙津,甚至卡夫卡從不認為他們和英雄之間有何關聯。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