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02 04:39:38瀏覽1814|回應0|推薦22 | |
今晚。妳寫來心情: 永遠的永遠的永遠,草間彌生。 我開始想像著妳和草間彌生之間的鏈結。 我附和著: 去年夏天,在北美館,我也看見了草間彌生的作品。 妳像是遇著了邊際,興奮的繼續說著: 今年初,在巴黎龐畢度看了草間彌生的展覽,真是令人難忘啊。 巴黎? 喔,好遙遠。我搭不上腔。 像星空中逐漸亮起的繁星,妳自顧自的分享著正在松本美術館所拍的相片。 我靜靜的看著。 浪漫情人節出生的妳,念哲學的妳,學藝術的妳,當導演的妳。 怎麼會這麼迷戀草間彌生? 1929年 3月22日出生於日本長野松本市。 1941年 開始創作以“Poika圓點” 及蛛網為主題的繪畫。 1957年 移居美國,積極參與紐約各種社會運動。 1968年 自導自演了短片「草間的自我消滅」,奪得比利時等電影節多項殊榮。 1973年 回到日本,出版一系列小說和詩集。 1987年 於北九州市立美術館舉辦首次日本個人作品展。 1998年 " 無限的愛:草間彌生1958~1968 " 展出。 2003年 獲頒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 2004年 在東京森美術館Kusamtrix藝術展草間彌生:"永恆的現在"展出。 2005年 獲頒日本皇室世界文化獎 2012年 松本市美術館 ( 7/14~ 11/4展出 " 草間彌生 永遠の永遠の永遠 " ) 夜空中。有些情緒,正逐漸一點一滴架構起我心中的妳的她。 草間彌生在自傳裡寫道: 我深深感受到人生真是太美妙了,身體甚至為之顫抖。 藝術。 那也是妳骨子裡相同的血液,對吧。 某種程度,我像個小女孩安靜的在一旁崇拜妳,我一樣渴望有那樣相類似的骨血。 我的思緒呈現類比狀態。 繼續挺進著,往妳身後微弱的光芒走去。 想去瞧瞧妳口中的松本美術館,還有巴黎龐畢度的展覽。 妳的氣息,肯定和草間彌生有過短暫的靈魂交會。 那交會後互放的光芒,正是我的渴望,一種說不出緣由的渴望哪。
松本是草間彌生的故鄉,她在這裡待到了二十八歲才遠走紐約。 難怪妳說這裡的展品給人一種特別濃郁的情感。 對於故鄉,人們總是又愛又恨。 年輕時,不顧一切急著想逃;等經歷過一些人生,又渴望能回去。
從十歲開始,草間就開始受幻覺和幻聽所困擾。 只有南瓜那胖墩墩的造型,給了她撫慰。 所以草間不斷地畫南瓜、不斷地雕塑南瓜。
不穩定的精神狀態撕裂著草間的一切,只有藝術的力量才讓她繼續活下去。 作品中,重複性的圓點圖像,訴說著她一次又一次的詭異不安。 圓點中的紅色,綠色和黃色圓點個代表了地球,太陽和月亮,也是她的創作標誌。 草間利用空間、鏡子以及光線的關係,創作出一個人,站立在宇宙的氛圍。 自我消融的過程裡,我不再逃離。 即便痛苦,也要面對,也能挺進繼續遨遊在宇宙的遊戲當中。 我喜歡這樣的意象。在迷幻之中,給了脆弱的傷口一股強大癒合的力量。 草間在創作中發展出一種「繁殖」的觀念與特色。 像一片巨大的網,滿佈著無限延伸的斑點。 草間彌生說,這就是生命。 瘋狂又迷幻,包覆了我眼前的所有視覺。 無限網 ( Infinity Nets ) 的異想世界,訴說著極為內心的衝擊和私密。 終於,我開始有了永遠的想像。
我在這裡,卻什麼也不是。 「某日我觀看著紅色桌布上的花紋,並開始在周圍尋找是不是有同樣的花紋,從天花板、窗戶、牆壁到屋子裡的各個角落,最後是我的身體、宇宙。在尋找的過程中, 我感覺自己被磨滅、被無限大的時間與絕對的空間感不停旋轉著,我變的渺小而且微不足道 ......」 原點的幻覺裏,我認真的凝視著。尋找著妳,我和她的共鳴。 妳所謂的永遠是什麼? 而我的永遠又是什麼? 最後。 會有誰看透,其實妳是我的一部分,而我其實來自妳呢? ( 看見了嗎? 我是妳最頂端的陽光所形成的陰影,永遠的永遠。)
屏東農業技術園區裝置藝術,傳達愛與和平。 草間彌生的官網: http://www.yayoi-kusama.jp/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