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側寫王小棣導演 《波麗士大人》
2008/08/05 14:12:55瀏覽4106|回應0|推薦12

小人物的代言人 ──側寫王小棣導演    波麗士大人》

 

  【2008.7月號聯合文學】

Take 1  他們稱她千手觀音

 

    大家都稱她「小棣老師」,即使沒有一個曾當過她的學生,但電視圈和電影圈的人總習慣這麼叫著,彷彿這樣一拉近距離,自己也能親炙她的教誨,沾染一點親切的氣息,和那渾身上下旺盛的活力。

 

    大多數人可能只知道王小棣拍過《大醫院小醫師》、《赴宴》和《45C天空下》等優質連續劇,卻不知道她的電影《魔法阿媽》、《我的神經病》和《擁抱大白熊》等也深受普羅大眾歡迎;更不知道,國內幾個著名的導演如蔡明亮、吳乙峰、陳玉勳等都曾是她提攜過的學生。名編劇楊璧瑩更稱她是「千手觀音」,因為小棣老師對待學生和工作,總像有著一千隻手的慈悲之佛,彷彿有用不完的精力去普渡眾生、關照社會大眾。

 

Take 2  我是個標準的社會主義者

 小棣老師自承她喜歡拍幽默風格的喜劇,其根本是想對教科書做一些挑戰。大家普遍認為悲劇人物是一種偉大的原型,悲劇的形式可以淨化人心;但小棣老師說:「我是個標準的社會主義者,最能打動我的,是平凡人在生活裡的種種努力。」是以悲劇也許有昇華、有淨化;但如何去拍那群小人物?她覺得喜劇最適合。

「因為你在笑的時候,其實是對他們生命韌性和能力的一種信任。」比如你看《城市之光》的時候,永遠不會擔心卓別林會摔死;又比如,若你用悲憫的角度去拍原住民題材,也許那正反映了你的潛意識,在同情之中,也許相當程度把她們視為低一等的人。但若你用另一種角度去看,原住民其實是很幽默有趣的一群,若你能拍出那種感覺,正是對他們生命力的肯定。

 

根據她的觀察,台灣一般老百姓其實非常有幽默感,也許因為千百年來政府太爛的關係,我們的祖先遂衍生出一套幽默的應變方式,去對付政府、法令或人生中的無奈;這種用幽默去轉化生活裡的悲哀的生命力,就是她喜歡拍小人物和喜劇的原因。

 

Take 3  難道我們的家庭沒有事情要溝通嗎?

 

1980年代末,華視《全家福》、《佳家福》系列電視劇,大概是五、六、七年級的鄉愁之一吧,當時收視的盛況,讓廣告幾乎週週滿檔。談起製作因由,小棣老師說,台灣電視台長期外行領導內行,原本要求她仿照美國影集拍一齣台灣版的《天才老爹》;但她認為台灣根本不存在這樣的文化。她反問:「難道我們的家庭沒有事情要溝通嗎?」所以她決定製作這齣以親子關係為主題的家庭喜劇。

 

又比如電影《魔法阿媽》,她說原本不喜歡動畫、漫畫的,但看過宮崎駿的動畫後很震驚,並且深受感動,覺得它不但超越了好萊塢,並且給出非常豐富東西;於是小棣老師也決定製作首部本土題材的動畫電影,去呈現台灣的常民文化,期待從歡笑中去釋放觀眾的童心。凡此種種,都可窺見小棣老師關注本土題材和甘心接受挑戰的壯志豪情。

 

Take 4  歷史吸引我

 

小棣老師除了拍反映台灣社會現狀、小市民的心聲的作品外,也拍過歷史感深厚的電視電影,像早期編劇的《稻草人》、《香蕉天堂》,她的第一部電影《飛天》講述的是清末黃土高原的故事,還有1989年華視的《壯士行》、《音容劫》迷你劇集等。

 

「歷史吸引我,就像科幻吸引年輕人一樣,」小棣老師說:「很多古人的科技、創意、思考深深吸引著我。」比如打仗,唐太宗懂得堆土攻城,古人用鑿河引水攻敵,或者聽水傳波偵查敵情等,都像科幻世界一樣豐富,令人著迷。

 

當初,她就是抱持這樣的態度去拍《音容劫》系列,並且為此到日本考證古代禮儀。之後,她所有的影片,也都是秉持同樣的態度認真去做功課的。

 

Take 5  做功課對自己有益

 

    小棣老師不喜歡講高深的理論,但言簡意賅卻很深刻。在公視籌備小組時期,她拍攝紀錄片《百工圖》系列,接觸到各行各業基層百姓的生活,因而啟發了她的社會主義意識。小棣老師說:「我深刻體認到,這群基層人員才是最大的貢獻者。」所以她才覺得必須多拍這類人的故事。比如講實習醫師生態的《大醫院小醫師》,森林巡狩員和環保議題的《赴宴》,以及即將上映、描寫警察生活的《波麗士大人》。

 

當初開拍《大醫院小醫師》前,有人嘲笑說,別傻了!台灣怎能拍出像美國《急診室的春天》這樣的連續劇?就像這部《波麗士大人》,大家說,台灣警察在社會上已有刻版印象,而且,一想到警匪片只會想到好萊塢和香港電影,根本沒有發展的可能。但小棣老師不服氣:「難道台灣的警察沒有個人獨特的故事?不值得讓大家知道嗎?」

 

所以,唯一能補不足的態度就是「做功課」。她說,對一個創作者而言,做功課讓你學習、成長和進步;這也是身為創作者的責任,因為你既佔在這位置,享有發言的權力,就有義務把它拍得正確。「做功課,到頭來收穫最大的還是自己。」

 

Take 6  好的作品就像是社會運動

 

同樣是拍片、創作,但王小棣說,電視、電影媒介本質大不一樣!

 

    「電視的社會功能很強,一部好的作品就像是社會運動,透過好戲對社會產生影響力,進而改變人們的生活態度。」

小棣老師不諱言,拍攝《波麗士大人》的念頭起源於二十年前《百工圖》訪問侯友宜署長的感動(當然,那時侯友宜也僅是刑事局的小組長而已)。而後來與侯友宜陸續接觸,感受到其願景和信念,這讓她深刻去思考:「公權力是什麼?公權力的內容會隨著國民的道德素養和經濟能力而改變嗎?」,而「警察的信念和表現,有沒有可能影響社會上的精神團結?」這讓她決定拍一部以描寫警察生態為主軸的精緻戲劇。

 

這次和三立電視台合作,小棣老師其實帶著很大的期許。「我不相信三立的觀眾無法接受不同類型的戲劇,也不認為南部觀眾只喜歡看粗俗的鄉土劇。如果這樣說,反而是我們影視工作者的失職,我們其實把責任推給看似最簡單的理由,並且用地域劃限了自己的同胞!」 

 

小棣老師的另一個期待是:文化市場相當大,台灣若不能在裡面做一重要貢獻,或扮演重要角色,那將是我們的悲哀。「台灣號稱錢多到淹腳目,自豪是已開發的民主國家,但在文化產業上,若只懂得抄襲、『買剩飯』、沒有自己的創見,那未來歷史回顧起來,我們這幾代人都要感到愧疚!」

 

國片或電視節目,不只需要好的創作者,也需要好的經營者一起合作。這次,

 

三立副總蘇麗媚展現了媒體的企圖心。《波麗士大人》這樣的實驗對於兩方都有壓力,王小棣當然擔心收視或經濟面的收益,但蘇麗媚也有非成功不可的壓力,要不然她很會難說服公司,三立為什麼不專做霹靂火這類的節目就好?所以,小棣老師說:「我會希望這條路可以行得通,這才是一個好的媒體經營者該扮演的角色,因為頻道資源也是社會給予的,媒體經營者也需要做出她的貢獻!」

Take 7  公權力是什麼?

 

    歷經了一年多的拍攝,七月底,《波麗士大人》終於要播出了。這次演員上也是一個很亮麗的組合,藍正龍、林佑威、桂綸鎂、鄭有傑、馬志翔等都有很精采的表現,而且演員分屬不同國籍,平常聚在一起像聯合國,非常熱鬧。 

 

    小棣老師直言,她想拍警察生活,但呈現的不一定都是好的一面。但侯友宜前署長說很豪氣地說:「沒關係!警察人這麼多,素質本來就良誘不齊,媒體能揭發一點是好的,這督促我們改善,就像在幫警察打預防針。」小棣老師也期待,透過《波麗士大人》,讓我們思考公權力是什麼?警察的社會責任和教育責任又是什麼?希望大家可以想想:如果你對警察和自己的生活不滿意,透過這齣電視劇,你可以多了解一點,看看怎麼去改變? 

Take 8  眼裡要有別人

 

    至於創作養分的來源呢?小棣老師坦承電影很少影響她,但她很愛看小說。她覺得不論影像感、想像空間和細節描繪上,小說對她的影響更大。

 

    但最重要的養分來源是「眼裡要有別人」。「如果你眼裡有別人,就不會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當你看見別人生命的力量和幽默趣味時,心靈就永不枯竭。」對於有心從事創作的朋友,小棣老師說,這是條孤獨而漫長的道路,但是「多做功課,你會收穫更多,走得比別人快樂!」

 

    多做功課!」簡單的人生哲學,聽起來卻是無比的深刻。

 

 

【本文同時刊登於2008.七月號《聯合文學》雜誌】

 

  《波麗士大人》,三立都會台、台視二家,預定九月起開始播映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saaclee&aid=2106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