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獻給所有在異鄉的人子
2007/06/05 11:45:54瀏覽1991|回應0|推薦11
獻給所有在異鄉的人子
《台北客》後記─ 獻給所有在異鄉的人子


1989年,我初到台北,見識了這個集台灣所有資源於一身的大城。站在火車站前,車輛與人潮密密挨擠著,一些地標和重要的工程正在進行,民主與各式街頭抗爭的呼聲洶湧地響在天邊,我像個無知的鄉下小孩,感覺自己有點格格不入。

那是一個被稱為社會能量「蓬勃」卻異常混亂的時代。

從我以學生的身分在台北落腳,戰戰兢兢去探索這座陌生的城市,至今算來,已十六年有餘。十六年來,我四處遊走,腳步從輕盈變得顛躓,我變老了,異鄉客意外成了台北人;而十六年來,這座城市也翻了幾轉,從傳統的討賺謀生到莘莘學子,更多的外籍族群和抱著新理由的人們陸續湧入,台北,成了這群異鄉客的新故鄉。

我原初的想法,是想以台北為背景,描述在二十、二十一世紀交替之際,一群寄居台北「異鄉客」的故事,藉以反映一個時代的精神和整體面貌。書的編排,原本是以族群人物為經、社會和歷史事件為緯,依年代順序排列。

1990 野百合學運 《地下社會》
1997 廢公娼事件 《心音》
1999 全台大停電 《夏夜的螢火蟲》
2000 總統大選,飆車族 《焚》
2001 外籍新娘 《阮靜》
2002 全台大缺水 《貓眼》
2003 獨居老人(榮民) 《15號出入口》
2005 學運與社運 《你現在在哪?》
1980 大家樂,原住民 《人蔘賭坊》
1947 二二八事件 《奔跑的少年》

篇目從1990年至2005年當下,正是代跋《青春》中,我客居台北的十五年。那是一段充滿夢想熱情、卻又顛沛流離的日子,對我個人而言,有著相當特殊的意義。末二篇又回溯至1980,及1947 兩年代,以展現歷史之縱深。《奔跑的少年》乃我父祖之真實故事,我把他視為近代移民(或階級流動)的開端,上承白先勇《台北人》的年代,訴說的,卻是屬於台灣這邊人民的歷史命運。

然而出版社對於順序編排有不同的考量,幾經商議,我也覺得這樣的安排很好,遂調整成目前的面貌。但其精神並未改變,小說中並沒什麼大人物,亦沒什麼驚天動地的大故事,有的只是這些小人物的悲喜心境,還有,我對這群異鄉人子誠摯的祝福。


2005.7月
( 創作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saaclee&aid=1005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