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筆、譯筆與彩筆--專訪林文月教授
2007/07/02 18:13:12瀏覽1589|回應0|推薦8

哈找到一個38D的網站....."崇敬"之下進去瞧ㄌ一下~還有在架新的聊天室...不錯.有銀再去ㄋㄟ...

文中林女士非常有氣質....又有一個藝術老公...這些真令偶深深欣羨.....願泥和偶生命中都~所求遂願囉!!!BYE...

文筆、譯筆與彩筆--專訪林文月教授林麗如

 

 

 

林文月的城市生活體驗,
從上海、日本、台北、美國加州中獲得,
她在文章裡追憶的似水年華,
幾乎都是美好的一面,
並不斷挑戰新的寫作形式。

林文月,台灣彰化縣人,民國二十二年生於上海。
國立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
曾任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講師、副教授、教授,美國華盛頓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
現為美國史丹福大學客座教授。
曾獲中興文藝獎章、時報文學獎、國家文藝獎等。
著有散文集《京都一年》、《午後書房》、《擬古》、《飲膳札記》;評論集《山水與古典》、《中古文學論叢》;譯作《源氏物語》、《枕草子》等。

 

上海與台北的雙城體驗

 

今年四月,林文月終於去了上海。出生於上海的她,童年主要空間在江灣路及虹口公園,從兩岸交流以來,一直到方興未艾的上海熱,她都沒有回過出生地,林文月說:「就是近鄉情怯吧!」在妹妹們的邀約下,她終於踏出了第一步。甫到上海,天色還亮,姊妹們一下飛機便趨車前往兒時的住處,果如預料:物,多半已不是;人,當然是全非了。

雖然早就聽過太多朋友談論上海的變遷,出門前還拜讀了李歐梵寫的《上海摩登》,可說是做足心理建設才回故居,但林文月還是難掩失落。離開上海時,她還是小學生,徒步上學行經的路,人、車、房子變多了,曾居住的虹口一帶也是如此,而當年的房子如今去掉了三分之一,院子則成了馬路。當被問到:第一次重返上海的印象如何?林文月說,那是相當令人幻滅的地方。

如何看待吹了好一陣子的上海風?林文月認為是:「流行,過一陣子應該會褪,城市的硬體設備容易完成,但人民想法、生活習慣,還是落後廿、三十年,軟體諸如守法精神,還是需要時間來改善。」

對上海和台北的雙城印象,林文月當年的觀察頗一語中的,她說住上海時沒有看過山,坐船來台在基隆上岸舉目是山,還有大王椰樹相襯,心中頓時湧起異國的味道;時節上,離開上海時冰天雪地,到了台灣二月底、三月初的氣候,基隆岸上叫賣枝仔冰的風景她記憶猶新;最有趣的是,在上海住日本租界,見過很多洋樓,就是沒見過日式房舍,來台之後,反倒看到、接觸到很多的日本房子。

雖然是戰火迫人遷移,林文月說,不管是那兒的人,小孩子的想法都一樣,不會有太大的不同。盡管如此,她在小小的年紀就深刻體驗到國族認同的問題,更面臨了語言轉換的現實困境,她強調這是當時台灣人的普遍經驗,她自己因為生在上海,法律上是日本公民,抗戰後回台,回到自己族類裡反倒被視為日本人,尤其她的母語是日語和上海話,難免引起台灣同學好奇,小六時,她才同時學起台語和國語,這種雙重複雜的關係,對當時小小年紀的她的確有些混淆,現在想來,自己長大後對各種事情的看法可以比較公正,慣從各種角度觀察正是由此經驗而來。

雙城或多城經驗是否影響寫作?林文月搖搖頭。不少人以為她的文學啟發很多來自於日本文學,她個人並不如此認為:「翻譯是另一回事,我的中文創作是不太受影響,就好像,在歐美長大的人,不見得就受歐美文學影響,道理是一樣的。」在整個地球村的生活概念裡,她認為讀書、寫作不可能只受到單一影響,更不可能完全不受影響。

這次上海行之前,她去了一趟香港,因為由劉紹銘主編的當代散文典藏系列之一《林文月散文自選集——生活可以如此美好》出版,(此系列書系收錄兩岸三地名家散文作品,目前已出版有林行止、白先勇、董橋、林文月、黃永玉選集),此趟行程她去嶺南大學演講,並與董橋、李歐梵座談,一到香港,選集恰好熱騰騰出爐,出版社的用心可見一班。

 

文人不相輕,美好友誼的典範

 

去年底齊邦媛教授以〈失散〉一文送別林海音,文中寫道:「蘭熙、海音、文月和我曾經四人持續地聚會十多年,四個人相聚談文章,談手頭的工作,談前面的計畫,談生活中許多色彩美好的事,分手時到了門口還有沒說完的話。」夏祖麗所著《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由林文月〈兩代友情〉一文代序,林文月在文中亦提及她們四人於台北的各餐館、咖啡廳,忙中偷閒聚敘的情景。

林文月回想這一段美好的時光,四人都是以文學寫作為執著,難得是也都同時兼顧家庭,出來談的話題都是最感興趣的文學、翻譯或出版的問題,她記得有一次,她和齊先生在和平東路某咖啡館內,攤開滿桌的資料在討論,全然不知落地窗外有人正注視著她們,窗外經過的正是《中央日報副刊》主編梅新,看了一陣子,頗好奇兩人在談什麼,遂進入店內瞧瞧,當他發現兩位女子談的不是印象中女子們談論的話題,梅新是既肯定又失望。那一段快樂的日子偶有琦君的參與,林文月是聚會成員中年紀最小的,可是因著共同興趣,欲罷不能的談話讓她們的友誼持續加溫,誰說自古文人都相輕呢?聽林文月神采飛揚訴說四個女子的美好友誼時,我頓時覺得尋得另一種典範。

類似這樣的聚會,更早之前是在甫成婚的林文月家中,成員多數是先生郭豫倫師大美術系的同學,還有林文月台大中文系的朋友,年輕朋友們聚在一起就各自所學領域分享文學、藝術、音樂,甚至請外文系同學先讀外文原著前來討論,不經刻意安排也非嚴肅的讀書會,有點藝文沙龍的味道,那時固定在每隔周五聚一次,她私下定名為「星期五會」,大伙常常一談就是到天亮,想起那種生活簡單、朋友間談的都是有意義的事、為了藝術而爭辯的日子,她知道,很多感受早在心底發了酵。

 

深情淺說,追憶是寫作動力

 

前些年,飲食文學正要流行,林文月適時端出《飲膳札記》。做菜和記憶交會的光芒隨《飲膳札記》散發,說是食譜,是真實用;說是散文,也真令人銘感,兩者合一,正是作者札記之所衷。林文月說,正如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很多事情都可從吃追憶,對她自己而言,對宴會的回憶,除了做過什麼菜肴之外,與何人共享、發生什麼事、說過什麼話都成了回憶的軸心,當年只道是尋常,如今想來,這些朋友中許多人已不在,更是令她感慨、亟欲寫下來的主要原因。

一九九三年自台大退休後,林文月移居美國,家居生活還是以閱讀、寫作、翻譯為重心,今年三月師大美術系四十四級同學以畫展舉辦畢業五十周年同學會,林文月為去年過世的先生整理畫作及書法參加展出,她自己則以「淡水風景」畫作參展。說起學畫,其實她差點讀了師大美術系,中學時代她參加課外活動,向一位楊老師習畫,高中畢業後,她同時考上台大中文系及師大美術系,楊老師以自己的經驗建議她念中文系,就這樣與美術系擦身過,但與美術淵源卻重未斷過,先生是五月畫會草創成員之一,他們建立了結合文學和美術氣息的家庭,林文月的部分出版品也是夫妻兩人自己著手插畫。

先生過世後,林文月的傷逝淡淡在筆下透露,收錄在九歌出版社《九十年散文選》(張曉風主編)的〈J〉就是一例,文章看似著墨丈夫的看護J與家人的情誼,但「我的心底,驟然遂生一種抽動的感覺。

【詳文請看《文訊》201期】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lovemimic&aid=106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