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拍打擲接踢
2005/07/07 09:17:39瀏覽284|回應0|推薦1

 一般所說的「球」,都是指皮球、籃球、足球、躲避球、高爾夫球等等。但事實上,「球」的定義應該是非常廣泛的。尤其是在現代,「球」已經完全沒有材質的限制,任何一件物體只要有「球」的功能,都可以歸類為「球」。

長久以來,在人類所生活的環境中,球形的物體幾乎到處可見。從河邊圓潤的石頭、植物的果實,到食物的殘渣,只要外形類似球體,叉可轉動拋擲,都可以當成是「球」來看待。事實上,無論那一個民族,球類遊戲的歷史,都可追溯得非常遙遠,我們自然也不例外。

在西安半坡文化的遺址中,就發掘出一種做為遊戲之用的「石球」。不過,根據目前已知的記錄。殷商時代就有「蹴鞠舞」(是一種踢球遊戲,用來求雨)。由此可見有關球的遊戲,一定起源更早。因為,按常理推斷,一定是球類遊戲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以後,才會出現「蹴鞠舞」。

「蹴鞠」其實很像今天所謂的踢足球,但又不盡相同。漢代以後,甚至還列入兵家。這很可能是因為蹴鞠的運動量很大,可以發揮增強體魄功效的緣故。

到了唐代,足球由原來實心的皮球,發展成「氣球」。這種充氣的球體,無論是彈性或重量,都遠比實心的足球優越,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也促進了足球活動更蓬勃的發展。唐代徐堅所寫的《初學記》中,形容當時的「氣球」是「噓氣閉而蹴之」。意思就是說,不僅有外皮,裡面還用動物的尿泡當球膽,用嘴巴吹滿了氣,把氣口紮緊,就可以踢了。除了「蹴鞠」,還有一種「擊鞠」,類似現代的馬球。其他像「手球」、「踏球」、「竿球」等等,也都是我國傳統的球類遊戲。

球類遊戲,為什麼能有這麼多豐富的面貌、又這麼廣受歡迎?其實是可以理解的,首先,因為球有彈性,在把玩時,增添了許多變數和變化,進而能提供技巧表現的空間。特別是像「橄欖球」「多角球」,由於又增加一種反彈的變數,更需要特別的技巧,為了追求更好的技巧,深深吸引著無數喜愛球類運動的人,不斷鑽研,希望能精益求精。

 其次,從小嬰兒會抓住媽媽的手指頭不放開始,「抓握訓練」是由個人成長所必需的過程。球類運動,則幾乎可見也括所有大肌肉、小肌肉的抓握訓練,雖然不同的球類運動,所施展的動作大小不同,所得到的運動量也有差異。但是基本上,仍然可以算是一種全身運動。而特別為幼兒所設計的「張力球」,則除了活動量,還有訓練手眼協調的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像「踢沙包」、「踢鍵子」,一般也都歸類為是屬於球類遊戲。不過,由於地域不同,各地的踢法也不盡相同。(出自玩遊戲‧張世宗著‧頁32-33)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jtsai&aid=2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