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器官捐贈 大愛社盼你響應
2010/11/23 23:33:06瀏覽1159|回應0|推薦2

「請問你願意在健保IC卡,登錄器官捐贈同意書嗎?」「你是在觸我霉頭嗎?」國內少見的器捐勸募公益社團大愛社,平均每勸募十人,就會被九人拒絕,但他們仍抱定要讓一萬人簽署捐贈的決心。

國人習俗諱談身後事,由旺宏電子組成的大愛社,明知勸募器官捐贈吃力不討好,往往招人白眼,但兩年來和新竹醫院的志工隊,在每月最後一個周六,風雨無阻到新竹車站勸募,並已獲近兩千人簽署。

大愛社社長李道霖說,三年前一位等待換心小朋友荀荀的新聞,讓他們發現國人器官捐贈意願不高,一年只有一百多人捐贈器官,促使他們投入此一志業。

乍聞有人問將來願不願意捐贈器官?不少人第一反應會覺得觸霉頭,還有人反問勸募志工:「你是在詛咒我嗎?」李道霖說,所以志工常自我解嘲:「如果這輩子註定被人家拒絕一萬次,希望都是在勸募器官時。」

但在被拒絕的過程中,也有讓志工「足感心」的時刻。志工就碰到一位經營瓦斯業的蔡董事長,卅歲兒子意外過世,後來捐出眼球和眼角膜給長庚醫院,讓多位患者重現光明,蔡家女兒每當到長庚醫院,「就感覺弟弟還活在人間。」蔡董後來不僅來幫忙,也捐贈便當給志工補充體力。

還有一位八十七歲、從高雄港務局退休的老先生,騎著機車到新竹車站,主動說要簽同意書,希望能將小愛化為大愛。

也有一位大學生,流著淚簽同意書,志工細問下才知道,大學生家中有長輩急需更換器官,在病床上煎熬很長一段時間,最後還是沒等到器官,帶著遺憾離開人世。

衛生署和器捐登錄中心11月22日表揚器捐勸募有功人員,大愛社也是其中之一,李道霖表示,每個人不見得都能做偉大的事,但德蕾莎修女說過:「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做小事!」讓勸募人員有繼續做下去的動力。


新聞內容來自聯合晚報

被拒絕的滋味不好受,但有一群來自科技業的員工組成「大愛社」,每月至少一次,自發性的在新竹火車站向往來人群,遊說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經常得面臨路人的冷眼相對。但志工們希望撒下一個種子,讓國內器官捐贈的觀念更普及。

礙於器官捐贈風氣不盛,國內有7000多人正排隊苦等,患者等不到器官過世的憾事一再發生。衛生署訂今年為器捐宣導年,今天衛生署與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也表揚器官捐贈優良勸募暨宣導的醫院、人員。大愛社社長李道霖也是獲獎人員之一。

大愛社成員是一群旺宏電子的員工。他們不管晴雨,每個月至少一次,利用周六的休假日,到新竹火車站前,向往來路人宣傳器官捐贈的觀念。兩年多來,在他們的努力下,超過1900人同意在登錄器官捐贈。

李道霖說,台灣人對生死沒那麼豁達,每次宣導,十個人大概有九個拒絕,目前簽下同意書的60%是年輕人。有時更會遇到路人惡言相向,因為有人會覺得大清早「在詛咒他們」,或是一看見大愛社,就遠遠的就繞開攤位。

雖然吃力不討好,但李道霖也自嘲說,「反正沒有業績壓力」,而且每次宣導都會有收穫,這也是身為科技人能為社會做的一點事。他也說,捐血運動50年前也受到排斥,後來接受度漸漸提高,也越來越普遍,因此他們希望撒下一顆種子,讓國內器捐的風氣更盛行。

【2010/11/22 聯合晚報】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get&aid=4629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