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推薦:【我,活!】系列四本書
2009/06/02 02:06:24瀏覽481|回應0|推薦2

【我,活!】這套書,雖然是分成四本,其實是一本書,

是一本書,也是一趟修煉的旅程。

四本書分別是:

只是成為別人的需要

只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只是成為無為的環境

只是成為老天的工具

每本書分成十堂課,每堂課12單元。所謂12單元,其實是12篇短到不滿一整頁的短文。

當我在讀這些短文的時候,感覺像是個很信任的朋友在跟我聊天,在聊天中收到指引(coaching)。像一個很和藹但很睿智的senior在coaching call。一般心靈書或心理勵志的書,讀起來的感覺則像大師在開示,或講師在演講。說一些別人的故事,能領悟到自己生命裡有類似情況的就領悟到,更多的可能是覺得這終究是別人的故事。這位作者的語氣是分享的,在分享中提出一些問題直接就問你了,想不面對都難。

每篇短文之後有一個「討論與分享」的問題,問題之後留了很大的空白,讓讀者可以寫下讀這篇短文,面對這個問題的想法、感受。這個空白會讓我想到IN、SN時都畫過的曼陀羅。不一定要很上腦的去用文字回答這些問題,用畫的也是很棒的紀錄。當然,既然是「討論與分享」,能約三五好友一起讀,開個讀書會來分享會是很棒的,有點像SN的小組會「錦囊」。

在討論與分享那一頁的空白底下,是2至4個從短文中摘錄出來的短句,題為「生命的做到」。是啊!心靈成長、修煉,不是「知道」,而是要願意去「做到」。就像上過心靈成長課程,如果只是「醒覺」到自己有些什麼自動化模式、有些什麼框框限制著自己,卻不願意去突破,終究是白搭,甚至反而過得更痛苦。這幾句「生命的做到」,可以像奧修禪卡那樣,做為提醒自己的指引。

只是成為別人的需要,主題是自我覺察,是我跟自己的關係。醒覺自己,不能只看自己,要能放下我執,願意從「只是成為別人的需要」這個出發點來修煉。

只是成為更好的自己,主題卻是人我的覺醒,是我與人的關係。當我們在修煉自己的時候,身邊總會有人是不醒覺的、不修煉的,在修人我關係的時候,最容易出現的「魔考」就是「別人」。我已經很提升了,是因為「別人」怎樣怎樣,所以跟他的關係有問題。書名就先點出來了:只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只是成為無為的環境,主題是群我的覺知。這本開始有到SN的範疇了。如果說IN是要讓我們「站到領袖的位置」,這本書講的是從英雄式的「領袖」到智慧者的「領導」。從英雄退到幕後,讓自己成為使人成長的環境。我會想到幾位卓越的CO-NA,在帶領一班IN時,自己並不常出面,卻能支持到SENIOR們帶出卓越的小組,成就出一班卓越的IN。

只是成為老天的工具,主題是大我的覺悟,就是SN的「覺悟於萬物」了。個人與宇宙的能量是相連的,心念與身體的健康與病痛是相關的。修煉到最後,就是讓自己成為老天的工具~~佛、菩薩、天使、先知聖者們,不都是老天的工具嗎?熟紅的果實,不是為了展現自己的美麗色澤,而是讓自己能成為鳥禽人獸的食物呀。修煉過第三本的「無為」,才能領受成為老天工具的真諦。這本書講念頭、觀照、轉念,這也就是「秘密」這本書裡說的「吸引力法則」的真諦。沒有修煉到這裡,以為用心理層面中10%的意識層面去「想」,就能產生「念力」,引發出不同的結果嗎?雖然「秘密」這本書熱賣,但讀過之後心想事成的人並不多。我在網路書房中看到有人給這本書的評語是「這是本騙錢的書」。這套書,不騙錢,從書名的「只是成為...」就低調到不行,老實告訴你:人生是要做功課的。

我覺得這套書是很特別的心靈成長書,讀者不只是「閱讀」這套書。在閱讀中,透過討論與分享問題去紀錄閱讀時的體驗和醒覺,讀完之後,這四本紀錄著自己閱讀體驗的書,也紀錄著自己心靈成長的足跡,讀完第十堂課再回頭看自己在第一堂課所寫、所畫的,會發現自己在心靈的修煉上走了多大的一步。讀完第四本再回頭看自己的第一本,那真是有點像上完SN之後回頭看自己的基本課程報讀問卷吧。

正如同我們上完IN之後回去基本課程當小組長,會發現對講師講的內容有新的體悟,讀完四本再重頭讀一遍也會有不同的領受。不過那時原先買的四本已經寫滿了,怎辦?重新再買一套吧!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an514&aid=300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