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慢性拖拉症?!
2007/06/24 01:05:09瀏覽284|回應1|推薦3
健康新聞

做事拖拉是种病可尋方法根治

(1/13/2006)


  据最新一期《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報道,美國德寶大學的心理學家發現,做事拖拖拉拉也是一种病,而且有方法根治。

  約瑟夫· R· 法拉利是美國德寶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人做事拖拉的傾向。他將那些喜歡把該做的事情盡量往后拖的人,稱為患有“慢性拖拉症”。

  做事喜歡拖拖拉拉的人全世界都有,遠比人們想象的复雜和普遍。根据最新研究,約20%的美國成年人是慢性拖拉症患者。拖拉症最常發生的地方是學校。尤其在大學,交作業的時間跨度很長,不少學生總喜歡熬到要交作業的前夕才動筆,其實這樣做大大降低了學習效率。法拉利等心理學家認為,這是“慢性拖拉症”的一种典型表現。

  法拉利教授將慢性拖拉症分成兩類。一類是“激進型”拖拉症患者,其特征是有自信能在壓力下工作,喜歡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以尋求刺激。另一种是 “逃避型”拖拉症患者,這類人通常對自己缺乏自信,害怕做不好事情而遲遲不肯動手,或害怕成功后得到別人的關注。去年夏天在英國羅翰普頓大學召開的國際拖拉症專家會議上,法拉利教授和其他几位專家公布了一份關于拖拉症的調查報告。這份報告總結了拖拉症患病率在澳大利亞、英國、秘魯、西班牙、美國和委內瑞拉六國的比較。結果顯示,“激進型”和“逃避型”拖拉症的比例在6個國家的比例相當,其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也差不多。

  當拖拉成為社會文化的一部分,改變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比如在秘魯,准時赴約被認為是一种不禮貌的行為,而遲交作業被認為是情理之中的事。拖拉已經成為秘魯的社會准則。

  法拉利教授等人認為,治療拖拉症要趁早,在學校期間就改掉拖拉的習慣,是最好的選擇。“成功大學生活攻略”正是這樣一套培訓課程。該課程已經開辦了5年,主要采用心理學方法,幫助學生改正不良的學習習慣。學生每兩周上一次課,首先是听導師簡單講解學習技巧,然后再運用一個特殊的軟件系統在電腦上實踐各种剛學到的知識。在期限范圍內,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操作進度,但卻被規定一定不能超過期限提交作業,完成任何作業的期限都是嚴格固定的。“成功大學生活攻略”的創立人布魯斯· W· 塔克曼教授認為,做事拖拉的學生實際上是自己給自己設立障礙,“就像背著一包磚頭跑長跑一樣”。

  培訓課程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很多接受過培訓的學生都徹底擺脫了拖拉的毛病,畢業以后也很少有恢复惡習。

來源: 生命周刊

  哪小許可能是“激進型”;而我是“逃避型”吧~~
哇......我怎麼現在才看到這篇啊~我的學校期間快過了耶......
不過畢業典禮結束了,學期卻還沒結束,難道這是給我一個機會嗎??!
我要把磚頭丟掉啊!!!!!!!!很重耶~討厭~~>///////<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amtingyo&aid=1045482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深有同感
2007/06/24 13:42

哈哈 我看到文中時

我也正想回應你說 痾 那我應該是屬於激進型的

嗚 好可怕

原來這是種病阿

我們一起去就醫好ㄌ

那可以用這個病因跟老師說

我們真的交不出作業嗎

 

Charo(iamtingyo) 於 2007-06-25 21:24 回覆:
好啊!!
一起去就醫好了~酷唷~
我超困擾的啦~哈哈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