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黃花,剛膽柔情。
含笑的帶血人頭 蕭之華
想不起,曾在哪裡讀過〈含笑的帶血人頭〉這一篇短文。
文章寫說,滿清末年,政治腐敗,列強橫行,民不聊生,全中國各地的有志之士,拋頭顱,灑熱血,紛紛投身推翻滿清的革命運動。
這事情就發生在廣州,在「黃花崗起義」事件之前。
某一天,兩廣總督張鳴岐在咨議局前的空地,處决一名革命志士,劊子手揮起大刀,一刀砍向志士。剎那,志士血淋淋的人頭翻滾在地,圍觀民眾上前,一看都大驚失色。原來,志士帶血的人頭,竟然面帶動人的微笑。
一時之間,「含笑的帶血人頭」成為了新聞話題,大家議論,各自猜測,為甚麼?志士帶血的人頭,會笑得那麼動人?難道只是求仁得仁,含笑九泉?
◇ ◇
終於,有一位記者,查得了內情。
原來,志士被捕,消息傳到海外,他失散多年的情人,一位容顏清麗的俠義女子,知道了,忙兼程回國,趕到廣州。終於,在被處决的前一晚,在死牢裡,二人相見,二人訣別。
志士自然十分感激也十分安慰,在淚眼中敘完舊情,在淚眼中相許來生之後,他要情人明日,千萬不要去刑場,怕的是情人從未見過血腥肅殺。可是,為救國救民犧牲,這位清麗的俠女,堅持要送他志士情人悲壯的最後一程,再血腥肅殺,她也無所畏懼。
次日,刑場,她盛粧趕到,在肅殺的氣氛中,遠隔人群,她揮手,他點頭,二人相見了。就在二人最後深情相對的目光中,劊子手大刀揮起,志士含笑人頭落地。
◇ ◇
如鳳毛麟角,這類美麗俠義女子,在人世間,自是不多見。不過,很幸運,我就曾遇見過一位,她叫家安。只是,當時太年青,太不懂事,太不懂得珍惜。
就因她對我用情太深,管我嚴苛,我居然就悄悄離開了她,說是逃亡。
多年後,我讀到了「含笑的帶血人頭」,讀到了「就在二人最後深情相對的目光中,志士含笑人頭落地」的句子,就情不自禁會想到家安,想到她那「靈光瀲灧的眼波」,想到我曾經對她說過的話。
家安的眼眸清麗深沉,她喜歡喝點小酒,每微醺半醉,她用她那深沉而迷離的眼眸對我, 脈脈含情,每使我難以自持。我曾對她說,我臨死之時,如果還能與她如此眸光相對,我將含笑而逝,了無遺憾。但說歸說,以後再沒有下文。
今夜,不知何故?我心緒茫然,胡亂想到了這些。
二0一0年九月十三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