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略論Molly和她〈水裡的魚〉(之三) 蕭之華
2011/04/29 12:37:40瀏覽292|回應0|推薦5

略論Molly和她〈水裡的魚〉(之三    蕭之華

 

所謂「文學即人學」,文學所面對的,是人。文學作品所描寫的,是深邃複雜的人情人性。凡是描寫人情人性深刻精到,能感動人的文學作品,就是一篇好的文學作品。

這還不夠,重要的是在作品裡,要有作者歷經的人間煙火,要有作者感受的人世溫情,要有愛。

這是以文學大師梁實秋的文學觀為主導的,《新人文主義》的文學理論。

若據此檢視Molly的〈水裡的魚〉,可以發現,〈水裡的魚〉正和這一理論遙相呼應,暗相契合。

Molly把小說定名為〈水裡的魚〉,本身就是一種象徵,也是一種寓意。魚,生活在水中,離不開氧氣。正如同人,生活在社會,需要新鮮的空氣。在〈水裡的魚〉的文本裡,魚,其實就是人。而人,無異也就是魚。

小說裡的魚與水,就是現實世界的人與社會。然則,甚麼是魚的氧氣?甚麼是人的新鮮空氣?Molly告訴讀者,那就是愛。

小說〈水裡的魚〉的男主角,二十四歲的季飛,之所以會愛上沈容顏,說是「我看過妳好幾次了,妳讓我覺得很順眼」,如果只是如此,那最多也只不過是著迷於美色,迷惑於色相,很難認定這就是愛。

〈水裡的魚〉著墨,重點不在此。誠如女主角有自知之明,「我知道自己是個十足平凡,穿著亦不奇特的人,走在街上只是個活道具,絕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甚至是想結識我的慾望」。而當季飛向她示愛時,她的反應是,「天哪!我簡直要大笑出聲,他才24歲,居然找上我這個29歲的大女人?!」當然,這是女主角的自謙之詞,不必深究。

然則,〈水裡的魚〉著墨重點何在?

〈水裡的魚〉寫二人首次約會,二人心靈初次磨擦,季飛對沈容顏說,「妳好像心情一直都不太好」,「感覺妳像個悶在水族箱裡的魚游著,我急於給妳充足的氧,讓妳好過」。

這一番話,透露了季飛曾對沈容顏有過深入的觀察,不只是用肉眼,更是用心眼。這一番話,流露了季飛對沈容顏的關切心疼,流露了季飛要讓沈容顏快樂的使命感。

小說〈水裡的魚〉的女主角,二十九歲的沈容顏,之所以會接受季飛的追求,除了「稚氣的臉龐配著畢挺的西裝,長相可打九十分」,也就是「外貿協會」通過以外,主要還是「從來沒有人對我說過這種話(見前引),心裡似乎溫暖得將溢滿傾瀉一地」,「只覺得淚水在眼眶裡打轉」,以至於毫無招架之力,柔順地任由「季飛執起我的手,輕輕印上一吻」。

就是這「輕輕印上一吻」,他們相惜,他們相知。

不是在愛情的拍賣會場競標,沈容顏沒有拍賣自己。不是出高價得標,季飛甚至沒材料舉牌。不是一加一等於黃金鑽石,名車豪宅。雙方都沒有計算過,到底值與不值?雙方都沒盤算過,今後是否天色常藍?花香常滿?更沒理會「明天過後」的地震和海嘯。

就這樣,前世的約定,今世的無可規避,他們發生了不倫的「姐弟戀」。

這就是〈水裡的魚〉所呈現的愛。

當然,既是不倫之戀,自有其詛咒,自有其罪與罰。

而〈水裡的魚〉所表逹的,也只是《新人文主義》人世之愛拼圖,屬於情愛的一小塊,並非《新人文主義》人世之愛拼圖的全部。

 

 

                               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九日

 

 

    (〈水裡的魚〉評論之三,待續,不定期)

 

 

Molly 網站網址:

 

http://tw.myblog.yahoo.com/goodmorning-molly/article?mid=17560&prev=17600&next=17521&l=a&fid=44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yc66&aid=515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