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名師/大師/上師
2008/05/07 17:12:08瀏覽520|回應0|推薦1

師無大、小之分,只有一體兩面;國有良師、百年樹人教育興盛矣,國有昏師、則天下蒼生鮮矣仁紛紛誤入歧途矣,故而,千萬不要隨意以大師稱謂他人或冠稱之。


虛名如名師、大師、上師者,總是希望天下人要跟從其後,跟隨著他(大師)一個人的背後走,世人只能活在其人的陰影底下永遠不能超前,不能自行脫胎換骨,不能隨時間空間而與時俱進,只有行屍走肉的軀殼,沒有自主的思想及脫困的靈魂;希望天下人越來越完整,能自醒自覺自我還原,能知道自己這一生該怎麼走,個個都能立大志向,人人都能爭氣成為世界及社會棟材,那才算是實至名歸的傳道、授業、解惑之--- 良師;後者若為錯、前者若為對,則將完全牴觸了人文思想與科技產物之不進則退(人類進化),故而,民、商、官、聖四個進化層階之中,提供為官者千秋萬世治國方略與百年樹人教育方針之向的---師,其品其位其階高於---官,其格可為---聖。


丙非師、非官、非商,乃一介布衣、草民一個,有朋友問丙君到底修什麼來著,為何解讀之觀點、思想跟世俗眾家名師、大師有所不同?!丙君曰:聞道無須分先後、術業勿滿於專攻,解讀之道,五千年淵遠流長且世上未曾斷代之繁體多意華字內在寰化意涵是也。


華字內有數理、物理、字理邏輯義涵,能打開人腦思維慣性,能無限放大人腦之會意空間,能再生出還原之中心,朋友再問:何以見得?!丙君曰:譬如,以慣與性兩字而言,字意內涵皆有忄(心),忄乃中心,性=生中心,貫/慣/實/摜可助人邏輯聯想,貫=一以貫之=原點→終點→原點,慣有一體兩面,平時善養良好的慣性,則慣可成實也,反之,慣若無忄,人失中心思想只僅存慣知固一自我意識,則必引發周邊社會連環效應之反摜作用力群起來反撲心術不正之惡貫滿盈者,故而,忄為何?!大眾為忄,慣與性用之得宜,人人心中自我湧升明辨是非對錯之中心之向與再生力也。

再如何清高聖明的大師上師們終會自縛於門戶之私,終會受困於情緒起伏、喜好偏愛、單專主觀、得意失望之自我意識,多意華字則無得失心,祇有純、真、精、宏觀及經長期與時俱進演化而成之大我意識,屹立五千年仍不搖之繁體多意華字,可化解人之弱肉強食及潛在獸性,進而有益於人性之顯貴歸真及建向還原。

 

故而,若問21世紀新人類的新人文思想與新科技導師是什麼?!

多意繁體華字責無旁貸任重道遠矣。

 


延伸閱讀: 

成功領導者的特質與新註解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wui999&aid=184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