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太平社區的百合 1000429旅遊紀錄
春夏期間的半天休假行程 跑林口太平濱海步道找百合 對我來說 是最省時的計畫
利用台64線與台61線快速道路 下八里垃圾焚化廠引道 接台15線西濱公路 15分鐘便可從五股交流道抵達西濱公路八里垃圾焚化廠附近的林口太平社區
開車記得要走台15線平面段 從瑞平國小(北79鄉道)路口迴轉 可在瑞平國小 南灣頭文史工作室 太平社區停下
用眼遠觀 便可發現面海的歷時山頭草堆中 有點點白花 那就是春夏期間的台灣野百合
今天發現林口太平社區還有野百合的春天 收穫滿滿 特此紀錄
南灣頭文史工作室
民國82年5月間 村民張新福因反對垃圾場設置 抗爭期間無意中在山上海邊發現各種玉石 雅石 化石及早期文物 其中這些文物以時間序列方式說明與一般教科書上不同觀點的台灣史 不僅成為博物館邀展主角 及國內外人士參觀 及考古學術界研究及教學重要場所 更成為串聯地方千年驕傲的文化資產
野百合,屬於太平村原有的植物,可能因為土地開發改變了環境而大量消失,為了重現往日滿山遍野百合之美,原擔任掩埋場場長現任八里垃圾焚化廠廠長顏旭明結合太平村民張新福先生自民國89年開始嘗試培植,兩年後在掩埋場內試種有了初步結果,隨後將試種地點轉至焚化廠區大量播種,種植超過10萬株,3000株已綻放花朵,現在張新福先生田裡還有800株培育種苗,可收成的種子估計超過2百萬粒。
--SORRY 以上是八里焚化廠官方歷史訊息
瑞平國小 http://www.nra.org.tw/nra/modules/tinyd4/index.php?id=3
在林口鄉鄰近八里的交界處,也就是省道15(西濱公路)16公里處,一所幾乎不太引人注意到的小學:(瑞平國小)在海岸與山丘凹處建立一處平台地,這座小學從一開始就是很不簡單地誕生出來的,民國四十四年為嘉寶國小瑞平分班,到民國四十九年為嘉寶國小瑞平分校,而在民國五十二年八月正式獨立為瑞平國小。
野百合,台灣百合之俗名,屬於百合科植物,分布範圍極廣,全島海濱至海拔三千公尺的高山地帶都可發現它的蹤跡,常群生或散生於向陽地帶分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白色或淡黃色的肉質性鱗莖,莖直立,細長而少有分枝,密集排列,線狀披針形。四至九月開花,單頂花序或數朵在莖頂排列成總狀花序。花冠喇叭狀,通常水平開出,有香味,白色而有紫褐色條紋,長約十至十八公分,寬約五至七公分。雄蕊有六枚,花藥很大,柱頭三裂,果圓柱形,成熟自動自頂端開裂,種子扁而薄,數量極多。
^ 太平社區村子裡路旁花園有些百合 沒有春天 花瓣畸形
http://www.tari.gov.tw/techcd/%E8%8A%B1%E5%8D%89/%E5%88%87%E8%8A%B1/%E7%99%BE%E5%90%88/百合簡介.htm
百合生長過程中除病害以外也容易受到昆蟲之危害,有紀錄之害蟲種類包括臺灣花薊馬 (Frankliniella intonsa)、棉蚜 (Aphis gossypii)、桃蚜 (Myzus persicae)、鳳梨嫡粉介殼蟲 (Dysmicoccus brevipes) 及小稻蝗 (Oxya intricata) 等五種,此五種昆蟲以前三者在臺灣發生較為普遍,臺灣花薊馬常於開花期大量發生而危害花朵品質,棉蚜及桃蚜則喜乾旱缺雨環境,因此在秋冬與早春季節容易大量發生,此二昆蟲除聚集於葉背處吸食汁液,快速繁衍而造成植株生長不良外,也會引來螞蟻及真菌繁殖造成煤煙病,而更影響植株生長與外觀品質,另外二者更是傳播病毒之主要媒介昆蟲,對種球生產者而言蚜蟲為首要防治對象。百合種球收穫後於儲藏期間也可能受到真菌之危害,常見之病菌包括根黴菌 (Rhizopus sp.)、毛黴菌 (Mucor sp.)、青黴菌(Penicillium cyclopium、P. corymbiferum)、曲黴菌 (Aspergillus sp.)、立枯絲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鏈格孢菌 (Alternaria sp.)、葡萄座腔菌 (Botryosphaeria sp.) 及鐮孢菌 (Fusarium sp.)。
除上述生物性因子外,百合栽培過程中也會發生非傳染性之生理性失調或障礙 (Physiological disorder),而造成生長或開花之不正常。此類病害中發生最普遍的是葉燒病 (Leaf scorch),另外盲芽 (Blindness)、消蕾 (Blasting)、落蕾 (Bud droping) 及微量元素缺乏症 (Microelement deficiency) 亦屬常見之現象。此外栽培過程中管理失當所導致之肥害、鹽害、藥害、日燒、頂燒及灌溉不良也會導致植株之生理失常。(動植物防疫檢疫局,2000,植物保護圖鑑系列5,第8-14頁)
^ 蘆蜂與百合 http://gaga.biodiv.tw/9912bx/398.htm
收藏家-撿石頭撿到寶 張新福改寫考古史 2011-03-14 01:26 中國時報 蘇瑋璇/新北市報導
「我怕被當瘋子,撿石頭見人還要躲!」新北市林口區太平里文史工作者張新福,十多年來在林口、八里交界的海岸潮間帶撿拾上千動物化石、石器、陶片,加以珍藏紀錄;尤其他在林口拾獲大量舊石器時代的石器,獲得知名學者重視,也可能讓台灣的考古史重新編寫。
張新福的收藏生涯因八十年代初的環保抗爭而起,他聽說當地有玉石,開始埋首找,連帶發現許多造形特殊的石頭,不像是海浪拍打撞擊而裂開的片狀石塊,而類似鋤頭形,張新福想:「這可能是史前文物的石器!」
因此,無論天氣好壞,只要退潮,他就到潮間帶,親友看不下去,勸他:「螺仔能吃,石頭不能吃,改撿螺仔吧!」但張新福不聽勸,買書自修,心中原先模糊的假設,也因有許多佐證而更明朗,從此一頭栽進考古收藏世界,無法自拔。
多年來,知名學者開始重視林口、八里沿海地區文物的價值,包括中研院士宋文薰、研究員劉益昌、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主任何傳坤、台大教授陳有貝、板井隆、師大台灣史研究所前所長溫振華等人都曾到張家拜訪並觀察其收藏。
國內化石權威之一何傳坤表示,張新福的收藏從舊石器到新石器都有,舊石器的種類和數量特多,和台東長濱文化屬同一類型。而全台舊石器在台東長濱文化最多,但台北芝山岩、屏東墾丁都有出土,數量卻不多,林口潮間帶數量多、器型大,很值得考究。
張新福說,他只有國中學歷,全靠買書自學歷史學與考古學,以及四處請益,一點一滴摸索出史前文化的樣貌;因為不懂,起初只能憑空猜想,若撿到的石頭和書中比對吻合,就會高興老半天,像中獎一樣。
二年前,有鑒於當地蘊藏豐富的文化遺產,台北港特地進行水下考古作業,張新福說:「這可是頭一遭!」
他說,林口、八里海濱出土文物從史前時代到唐宋元明清皆有,但當地的文化面貌至今仍是謎,他盼望更多學者專家進行系統性調查探勘,他也不吝分享收藏,只要有人在當地提供場館,他樂意拿出收藏展示。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