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要親手培養啃老族
2018/05/16 08:36:40瀏覽2729|回應3|推薦44

    啃老族就是身體上已成年,但心理上還是嬰兒的一群人。因為父母長期以來無微不至的照顧或溺愛,讓他們成了「超齡嬰兒」,精神上一直還沒有「斷奶」。因為他們的父母一味滿足孩子,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

    不得不說,啃老族的養成,父母要負很大一部分的責任。現在很多父母從小對孩子百般呵護,不讓孩子受任何委屈,導致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較差。大多數父母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更關心的是孩子的生理健康,比如衣服是否避寒保暖、飲食是否營養可口,卻忽略去關注孩子的人格是否成熟、精神是否健康,不注重孩子的獨立性、生存力和家庭責任感的培養。

    也正是這種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造成了孩子「在父母面前永遠是孩子」的依附心理,使得孩子在精神上無法「斷奶」、經濟上難以獨立。

此外,隨著社會物質條件越來越豐富,人們消費能力越來越高,有條件的家庭都盡量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即使家庭困難,也會想盡辦法滿足孩子,甚至全家人節衣縮食給孩子買名牌衣物,名副其實的「寒門養貴子」。在就業時,因為社會上工作職缺有限,再加之對學歷、專業能力的要求較高,那些從小在父母的庇護下長大的孩子,每當遇到困難與挫折,就希望回到父母的羽翼下擋風避雨。

    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找工作的時候,當父母聽到一個月工資才兩萬多,就慫恿孩子不要去,在家等待更好的機會。可是,經常遇到的情況是,經過長久的等待卻沒有更好的機會出現。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守株待兔往往沒有好結果。就這樣,孩子在家蹉跎成了啃老族。

    父母往往認為好不容易培養了一個大學生、碩士生,孩子的工資理所當然要高—完全以自己培養孩子時的成本作為回報標準,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大學畢業了就應該有四、五萬的工資。大學畢業生啃老族的出現,有一定程度是由於他們的經歷太少,不懂勞動的光榮,沒有工作的經歷,家長也沒有創造讓他勞動的環境。等到環境好不容易出現了,家長又扯後腿。

    大學畢業生是社會的一員,當國家發達進步時,大學畢業生的比例會越來越高,等到那時候,勞動力又由誰承擔呢?大學生的人數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文化水平,卻跟工資毫無關聯。很多家長認為我的孩子大學畢業,工資太少不如不去。

    我要在這裡提醒家長:「孩子啃老,你也有責任。」你沒有給他鼓勵,沒告訴他一萬多也好,兩萬多也好,只要工作,都是光榮的;沒有告訴他如果真有才華,他可以在工作中脫穎而出,得到升職加薪的機會;之後若實在不喜歡這份工作,還可以跳槽。但孩子就是不能不工作,家長更不能縱容孩子長期窩在家裡。

    父母們,請及時給你的孩子精神「斷奶」,不要親手培養啃老族,等孩子大了還在一味向你索取。如果不想讓孩子成為啃老族,不希望自己到了退休年齡還在為了孩子拚命工作,從現在開始請改變你的教育觀。正如我一直強調的,要注重孩子的生存教育、人格教育,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ng6015&aid=112027319

 回應文章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16 19:09
「啃老族」好像是台灣特色,在國外幾十年從未見過,應該正如大作的分析所指:父母自己要負最大的責任!
企鵝王子(hung6015) 於 2018-05-16 20:59 回覆:
啃老足不是只有台灣有~國外也有~日本也不在少數~歐美可能因教育的關係~啃老族不常見~~~

雪霏兒_Sapphire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16 11:57

這篇說得真好。

一味的寵溺,只會教出為害自的於社會無益的人。他們本該投入社會,卻因為父母不捨,反而害了他們。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雪霏兒
企鵝王子(hung6015) 於 2018-05-16 12:40 回覆:
現在很多父母對孩子的寵愛真的太過了~~~

安歐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16 10:25

所有啃老族的產生,「都是」父母的責任,

成年人絕不會是嬰兒,有錢拿為何不拿?他們精得很。

死要面子的虛榮父母,當然會養育出啃老族,

台灣啃老族已經邁入四十歲了,國家社會的最大危機。

企鵝王子(hung6015) 於 2018-05-16 10:26 回覆:
孩子成為肯老族~父母真的要負很大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