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菜根譚》徹見真性,自達聖境(知哀破俗,知樂臻聖)
2009/10/28 23:58:37瀏覽1432|回應0|推薦8

徹見真性,自達聖境

羈鎖於物欲,覺吾生之可哀;

夷猶於性真,覺吾生之可樂。

知其可哀,則塵情立破;

知其可樂,則聖境自臻。

 人被外物的欲念所囚繫,自然感到人生是可悲的。反之,如果能徹見自己的真性,則心不為外物所累而悠遊自適,這時候就會感到人生是快樂無比的。孟子說:「役物而不役於物。」老子說:「人之大患在吾有身,及吾無身,則吾有何患?」道理在此。

 佛陀的精義,在於袪除煩惱,圓證無生。怎樣能夠袪除煩惱呢?那就要從徹見自己的真性上下工夫。真性就是天理,人能去人欲、存天理,即能照見真性,即見如來,然後達到圓證無生的地步。

 佛陀嘗說人生無常,又說人身難得。佛陀是在人中成佛,且在人中說教,足見佛並未否定人生,佛所以這樣做,乃是欲在人生當中以圓覺來證道,使人生達於無生的地步。吾人切不可以無生為否定人生。再者,人受了物欲的束縛,認為人生是可悲,唯其能悟得生的可悲,便可以消除妄想與我執。唯其知道人生的可樂,聖人的境地自然就可以現前。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manconcern&aid=3446505